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分類 » 浪漫主義文學短篇小說
擴展閱讀
小說免費下txt全文下載 2021-09-14 12:13:28
小說重生追美記百度雲 2021-09-14 12:11:58

浪漫主義文學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9-06 07:01:10

⑴ 開創中國現代文學浪漫抒情小說的代表作家是

郁達夫 (1896— 194 5 ) ,是中國新文學史上重要的小說家 ,同時 ,也是中國現代浪漫主義主觀抒情小說的重要開拓者。 192 1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沉淪》是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 ,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現代白話短篇小說集。該短篇小說集出版之後 ,立即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其中同名短篇小說《沉淪》以「驚人的取材和大膽的描寫」影響最大 ,也最足以代表郁達夫早期小說思想藝術特色。佐藤春夫 (1892— 1964) ,日本大正時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創作初期以充滿古典的情緒和唯美的浪漫主義詩歌為文壇所推崇 ,後轉寫小說。

⑵ 芬蘭新浪漫主義文學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作品

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浪漫主義在芬蘭文壇上曾風行一時,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多是一些愛國青年作家,他們或緬懷遠祖的功績,企圖以此振奮國民的意志,或憧憬未來的國度,以寄託自己的理想。新浪漫主義當時雖不佔主導地位,卻給芬蘭文學輸入了外國文學的積極影響。新浪漫主義在詩歌方面的代表作家是基爾皮(1874—1939),他認為只有表現人物內心強烈的感情才能使人物具有真正價值。這種觀點至今對芬蘭文學創作仍有很大影響。另一代表是埃伊諾·雷諾(1878—1926),他早期的作品受魯內貝格的影響,但隨後發表的敘事詩《降靈節的聖歌》卻成了新浪漫主義的代表作。他的詩對死氣沉沉的社會表示憤懣,對新時代、新人物寄予無限的希望。在雷諾短暫的一生里,留下詩集30部,戲劇20部,小說和短篇故事20部,被尊為芬蘭的詩聖。新浪漫主義在小說方面的代表是林南科斯基(1869—1913),他的作品取材於歷史傳說或神話故事,但又具有現實意義。代表作《火紅的小花之歌》是一部強調倫理道德的訓誨小說。

⑶ 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是什麼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是《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⑷ 19世紀歐美浪漫主義文學

第六章 19世紀文學 (一) (浪漫主義文學)
理解後簡答題
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1 強烈的主觀色彩,偏愛表現主觀思想,注重抒發個人的感受和體驗。重主觀,輕客觀和重自我表現,輕客觀模仿。
2 喜歡描寫和歌頌大自然。(尤為突出)
作者們喜歡將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於純朴寧靜的大自然中,襯托現實社會的丑惡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視中世紀民間文學。想像比較豐富、感情真摯、表達自由、語言樸素自然。
4注重藝術效果:異國青島情調、對比、誇張、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狀況:
一 德國文學
耶拿派:
1 德國最早的一個浪漫主義文學流派。以施萊格爾兄弟為代表。
2 19世紀他們在耶拿創辦的雜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義這個名稱,並且系統地闡述了他們的浪漫主義文學主張:強調想像與情感,強調文學創作的絕對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徵感。
海德堡浪漫派:
1 19世紀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創辦《隱士報》,形成了海德堡派。
2功績:收集和整理德國民間文學。阿爾尼姆和布倫塔諾收集編寫的民歌集《兒童的奇異號角》,格林兄弟《兒童與家庭童話集》都是對德國民族文學的重要貢獻。
主要作家及作品:
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創作充滿了神秘和怪誕的色彩。
海涅:在浪漫主義影響下開始走上創作道路。
《論浪漫派》的發表,結束了浪漫主義在德國文學的統治地位。
早期代表作:《西里西亞紡織工人》
後期代表作:《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抒情長詩)抒發了對德國封建制度和停滯的社會現實的仇恨與憎惡。
二 英國文學
湖畔派(英國第一代浪漫主義詩人)
1英國最早出現的浪漫主義作家是「湖畔派」三詩人: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
2他們遠離城市隱居湖區,都喜歡歌頌大自然,描寫宗法制農村生活,以此來抵制資本主義的城市文明。
華茲華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
《抒情歌謠集?序》稱為英國浪漫主義劃時代的宣言。
《抒情歌謠》與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歡描寫超自然的人與事。代表作《古舟子詠》
英國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拜倫、雪萊):
雪萊(恩格斯稱他為「天才的預言家」):
《麥布女王》:(長詩)雪萊的「預言」首先體現。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理解社會」。
自然山水詩:《雲雀》、《西風頌》名句「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
齊慈《夜鶯頌》(頌詩):以精巧著稱。
司各特:(以歷史小說著稱)「威弗利小說」 代表作《艾凡赫》
司各特的去世標志著英國浪漫主義的結束。
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愛瑪》

三 法國文學
雨果《(克倫威爾)序言》的發表,樹起浪漫主義的旗幟,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書。
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的先驅:
夏多布里昂:
《基督教的真諦》:包括兩部中篇:
《阿達拉》:寫了一個發生在北美原森林的故事。是法國第一部浪漫主義小說。主人公:印第安人:夏克塔斯、部落酋長之女:阿達拉。
《勒內》:寫的是一個貴族青年的懺悔。
理解後簡答題
簡述夏多布里昂筆下的「世紀病」形象:
1 19世紀初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先驅夏多布里昂的作品《勒內》中的主人公勒內生性孤僻,憂郁與周圍人格格不入,整日在冥思遐想中派遣他的憂郁,在孤獨的漂泊中度日。這是文學史上第一個「世紀病」形象。
2小說中的主人公是在大革命浪潮的沖擊下,喪失了一切的貴族青年。表現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地位那種悲觀絕望的精神狀態,陰暗的心理和鬱郁寡歡的情懷。
史達爾夫人:
主要作品:《黛爾菲娜》、《柯麗娜》;理論著作《論文學》、《論德國》
拉馬丁:詩集《沉思集》
繆塞(被稱為法國的「莎士比亞」):
《世紀兒的懺悔》(自傳體小說):塑造了一個「世紀病」患者「阿克達夫」的形象。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
喬治?桑:
《安蒂亞娜》:成名作
《康素埃洛》《安吉堡的磨工》:具有空想社會主義傾向的小說。
《魔沼》:田園小說
小仲馬:《茶花女》通過妓女瑪格麗特同阿爾芒斯的愛情悲劇揭露虛偽的社會道德和門第觀念。

四 俄國文學(19世紀俄國是個沙皇專制的農奴制國家)
對自由的歌頌,對民主的嚮往是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主旋律(反專制、爭自由)。
茹科夫斯基:俄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被譽為「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抒情詩人」。
普希金和雷列耶夫(十二月黨人)的創作形成了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高潮。
萊蒙托夫:(詩歌基本的主題:對自由的渴望)
《惡魔》:代表了萊蒙托夫浪漫主義創作的最高成就。
《當代英雄》:俄國早期小說的傑作:主人公畢巧林是繼「奧涅金」之後又一個「多餘人」的典型。主人公的自我剖析和日記形式,被譽為「俄國第一部社會心理小說」。

五 美國文學
歐文(美國文學之父):代表作《見聞札記》
庫伯(被稱為「美國的華爾特? 司各特」):
《水手》被譽為「美國第一部海上冒險小說。」
「邊疆系列小說」包括:《最後一個莫希幹人》《草原》《探路者》等。
愛倫?坡:美國文學史上具有唯美傾向的作家,被譽為「西方現代派的遠祖」
推理小說:《毛格街的謀殺案》《失竊的信》
恐怖小說:《厄舍古屋的倒塌》《黑貓》
愛默生:《散文集》
霍桑:《紅字》(長篇小說) 主人公:海絲特?白蘭、牧師:丁梅斯代爾。
表現了宗教對人性的摧殘,揭露了宗教的虛偽性,被稱為是一部「心理羅曼史。」
惠特曼(美國浪漫主義最偉大的詩人):
《草葉集》:是美國浪漫主義文學發展頂峰的產物。包括:
《聽到美洲在歌唱》《我歌唱帶電的肉體》《自我之歌》作者摒棄了傳統詩歌的格律,創造了「自由詩體」。

其它國家文學:
密茨凱維奇:19世紀波蘭最偉大的詩人。代表作:詩劇《先人祭》、長詩《塔杜施先生》。
裴多菲:19世紀匈牙利最偉大的詩人。代表作:《自由與愛情》
拜倫(英國)
術語解釋
東方敘事詩:
1 1813—1816年拜倫完成了一組以東方故事為題材的故事,稱《東方敘事詩》。
2 敘事詩中的主人公被稱作「拜倫式英雄」,這些敘事詩又叫「叛逆者敘事詩」。
拜倫式英雄:
1這些英雄大多出自於拜倫的《東方敘事詩》里。
2他們個個熱情勇敢、意志堅強、驕傲孤獨、心懷人間悲哀而不惜同命運抗爭,最後還是以失敗、死亡告終
第一部詩集:《懶散的時刻》
諷刺詩:《英國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 》
《曼弗雷德》:表達了拜倫「世界悲哀」的哲學。主人公曼弗雷德則成為「拜倫式英雄」最
成熟的形象。
《該隱》(詩劇):取材《聖經》主人公:該隱是敢於懷疑思考,有自己的慾望與要求的年輕人類的代表。
《唐?璜》:(一部未完成的長篇諷刺敘事詩或稱詩體小說):通過主人公唐?璜這位「古代朋友」幾乎遍及全歐洲的冒險經歷,展示出18世紀至19世紀歐洲廣闊的社會現實。
基本結構是由唐?璜的兩次旅行構成。

理解後簡答題
簡析《唐?璜》的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要藝術成就。
人物形象:1 英國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創作的長篇諷刺詩《唐?璜》中的主人公在拜倫所有的主人公形象中獨一無二,他熱情、玩世不恭、但不絕望、憂郁。
2 他隨波逐流、聽天由命,沒有反抗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消極)。
3 他不為道德教條束縛的自然天性,在曲折戀愛冒險中起著諷刺虛偽道德的重要作用。
藝術成就:1最顯著的藝術特點是辛辣的諷刺,鋒芒指向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廣闊的社會人生,成為一部「諷刺網路全書」。
2 插話:在敘事過程中不時地和大規模地插入議論。
3 題材和風格的無窮變換,以悲壯、詼諧、揶揄、熱情等各異的風格雜糅並置。
4 以口語體取得最高成就。(八行詩體)
簡析《恰爾德?哈羅德游記》的主要思想內容。(自傳色彩的長篇敘事詩)
拜倫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敘事詩《恰爾德?哈羅德游記》主要歌頌了歐洲民族民主解放運動。(反暴政、反侵略)
第一章 主要寫主人公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見聞,反映了拿破崙鐵蹄下當地人民的苦難,反抗和對自由的渴望。
第二章 主要興趣忍是景色和冒險。作者緬懷希臘光榮的過去,哀嘆現在的懦弱,希望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擺脫土耳其的統治。
第三章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超過並在最後遮住了游歷主人公的形象。憑吊滑鐵盧戰場,詠嘆拿破崙的命運,抨擊神聖同盟,追憶啟蒙主義者伏爾泰和盧梭。
第四章 他的信心和希望變得最為明朗有力,以高昂的自由信念號召義大利人民起來斗爭,爭取獨立。
雨果 (法國浪漫主義的主將和領袖)

術語解釋
美醜對照原則:
一 在《克倫威爾序言》中,雨果提出了著名的「美醜對照原則」。
二 主要內容:
1大自然中美醜並存。
2藝術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應該通過強烈的美醜對照,同時採取藝術的誇
張。
3於是「渺小變成了偉大,畸形變成了美好」。
雨果在小說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人道主義為主線):
《海上勞工》:歌頌勞動者的高尚品德。
《笑面人》:具有浪漫主義風格。
晚年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九三年》:描寫法國大革命的作品(1793)。
作者在小說中提出了「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觀點。
主要人物:朗德納克侯爵是叛軍的首領、革命軍郭文。
代表作《巴黎聖母院》(第一部長篇小說):
愛斯梅拉爾達是作者理想中「美」的化身。
伽西莫多是作者理想中「惡」的化身(外表令人恐怖、滑稽)。作者根據「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後,惡與善並存」的美學原則創造的人物形象。
副主教克洛德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他道貌岸然,內心陰險毒辣。
藝術特色:運用對照方法:1人物自身(外表,內心)伽西莫多、克洛德。
2人物之間:伽西莫多、克洛德。
3兩個階級、兩種朝廷:路易十一、平民王國。
《悲慘世界》:人道主義思想 主要人物:冉阿讓、芳汀、小柯塞特。

綜合論述題
以《悲慘世界》為例,分析雨果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
雨果代表作《悲慘世界》,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
1 對貧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對當時社會的控訴。
如:冉阿讓被監禁19年的罪行「只不過是偷了一塊麵包」;芳汀從一個天真善良的姑娘,被迫害成流落街頭,終因貧病交加而死的妓女。
2 以滿腔熱情歌頌了共和黨人的英勇斗爭精神,表達了他的人道主義理想。
小說通過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讓宣揚了以「仁愛」、「慈善」為中心的人道主義。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收留冉阿讓以仁慈感化他,使一心要報復社會的冉阿讓變成了一個樂善好施、廣施濟貧的市長。
3譴責了資產階級的法律。現存法律是低級法律,使罪犯重復犯罪,而人道主義才是高級法律,使罪棄惡從善、終止犯罪。
4塑造了人道主義最高理想「冉阿讓」。
如冉阿讓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後,也像主教一樣以德報怨,終使沙威「人性」復活,最後精神崩潰而投河自殺。
5人道主義的局限性:借人道主義感化統治階級的矛盾,這是不可能的、是腐蝕劑。
論述《悲慘世界》的藝術成就。
1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有機結合。
現實主義:冉阿讓被迫的經歷、芳汀的悲慘遭遇、滑鐵盧戰役等。
浪漫主義:冉阿讓超人的體力和驚人的自我犧牲精神。
2浪漫主義色彩表現在情節的安排上。
冉阿讓攀上橫桿救水手而自己卻落入海中;抱著柯塞特被警察追得翻入修道院,碰到的第一個人恰恰是他曾救過的割風爺爺等情節都是離奇的。
3政論性。
4語言高昂、激烈、熱情、敘述有史詩的風格。

普希金 (俄)
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 出生:沒落貴族的家庭。
主要作品:
《致恰阿達耶夫》:參加十二月黨人的綠燈社後,詩句被刻在黨徽後。
《強盜》:抨擊暴政,歌頌自由的詩篇。
《短劍》:公然號召以行動來反抗暴政,歌頌了不畏強暴的刺客。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熱情鼓勵服苦役的十二月黨人。
《茨岡人》:普希金的創作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過渡的標志。
《鮑利斯?戈都諾夫》:最負盛名的歷史悲劇。
《別爾金小說集》(5個短篇組成):其中《驛站長》是最優秀的短篇,開了俄國文學抒寫小人物命運之先河。
被譽為「俄羅斯生活的網路全書」的是:
《上尉的女兒》:農民題材的小說(長篇),是一部反映普加喬夫起義的作品。和
《葉甫蓋尼?奧涅金》:(詩體小說、俄國現實主義的奠基作)

理解後簡答題
簡析奧涅金的形象:
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奧涅金是俄國貴族革命時期開始覺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貴族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
1他受到西歐民主思想的啟蒙,具有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思想,品格和氣質都高於周圍的貴族子弟。
2他沒有明確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現實社會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苦悶、彷徨、憂郁、痛苦對生活極端的冷漠。
3他希望改變現狀,但又不可能與社會決裂,所以他不會與社會反抗,對生活態度是消極的逃避。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餘人」典型。
《葉甫蓋尼?奧涅金》中達吉亞娜是作者最喜歡的人物,稱她為「我可愛的理想」。
此作品是作者「幻想的寵兒」,採用四音步揚格十四行詩節稱為「奧涅金詩體」。

術語解釋
多餘人(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貴族知識青年的典型)
1俄國貴族革命時期的產物,封建農奴制社會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
2他們開始覺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看不慣貴族庸俗的生活,又擺脫不了自身的資產階級利己思想。即不願與貴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農民一邊,成了一事無成的「多餘人」。「多餘人」的弱點是脫離人民群眾。
「多餘人」系列形象:
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奧涅金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餘人」形象。
萊蒙托夫《當代英雄》:畢巧林
赫爾岑《誰之罪》:別爾托夫
屠格涅夫《羅亭》:羅亭 《貴族之家》:拉夫列茨基。
岡察洛夫《奧勃洛摩夫》:奧勃洛摩夫

⑸ 雨果是 國浪漫主義文學代表,長篇小說有 , 。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代表,長篇小說有有《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

⑹ 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

1、雨果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 運動的代表作家。

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

在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

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等,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

2、雪萊

珀西·比希·雪萊(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英國浪漫主義民主詩人、第一位社會主義詩人、小說家、哲學家。

散文隨筆和政論作家,改革家,柏拉圖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William Wordsworth曾稱其為「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

同時期的拜倫稱其為「Withoutexceptionthe best and least selfish man I ever knew」,更被譽為詩人中的詩人。代表作有《麥布女王》、《伊斯蘭的起義》、《致英國人民》。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雲》、《致雲雀》、《西風頌》等,其一生見識廣泛,不僅是柏拉圖主義者,更是個偉大的理想主義者。

創作的詩歌節奏明快,積極向上。雪萊短暫的一生也正像他的詩歌展現的那樣,雖然屢遭挫折,身處逆境,卻仍能正直剛強,勇敢前行。

3、海涅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德國著名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

1797年12月13日生於德國萊茵河畔杜塞爾多夫一個猶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拿破崙戰爭。學過金融和法律。

1795年,拿破崙的軍隊曾開進萊茵河流域,對德國的封建制度進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崙「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殘人」。

法軍的這些改革,使備受歧視的猶太人的社會地位得到了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從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

4、盧梭

盧梭被稱為「浪漫主義運動之父」,他發明了與傳統君主專制對立的偽民主獨裁的政治哲學,還開創了從人的情感角度出發推斷人類范圍以外事實的思想體系。

盧梭之後,自稱改革家的人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追隨洛克,另一派就一直追隨盧梭。生於日內瓦的盧梭,全名為讓- 雅克·盧梭,父親是一個鍾表匠,母親在他出生後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之後,父親也被放逐,離開了日內瓦。孤苦伶仃的盧梭是跟著姑母長大的,從小受的是正統加爾文派教育。12歲時,盧梭停止了在學校的學習生活,開始在很多行業當學徒。

但對於這些行業,他沒有不憎恨的。16歲時,他離家出走,獨自一人到了薩瓦。當時,他沒有經濟來源,衣食無著,只好來到一個天主教神甫家裡,撒謊說他要改宗。

5、拜倫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1788年1月22日出生於倫敦,父母皆出自沒落貴族家庭。

他天生跛一足,並對此很敏感。1805-1808年在劍橋大學學文學及歷史,他是個不刻苦的學生,很少聽課,卻廣泛閱讀了歐洲和英國的文學、哲學和歷史著作。

同時也從事射擊、賭博、飲酒、打獵、游泳、拳擊等各種活動。1809年3月,他作為世襲貴族進入了貴族院,他出席議院和發言的次數不多,但這些發言都鮮明地表示了拜倫的自由主義的進步立場。

⑺ 泰戈爾愛情詩精選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是泰戈爾整個著作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成就非常突出。正如孟加拉學者阿本·卡塞姆·喬杜里所說:「短篇小說是泰戈爾的第二個主要成就,僅次於詩歌。」1
短篇小說一直是泰戈爾最喜愛的文學體裁之一。16歲時,他就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女乞丐》。上個世紀90年代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短篇小說。這種興致經久不衰,直到他生命的最後幾周。60餘年他創作了90餘篇短篇小說(約百萬字)。這在短篇小說體裁剛在孟加拉文學中誕生的年代,不能不算是驚人的成果。從效果方面來看,現實主義的短篇小說,與浪漫主義的詩歌一樣,都是最受讀者歡迎的篇章。
1 阿本·卡塞姆·喬社裡《泰戈爾小說集》(AbunKasemCaudhuri,《Rabi-ndranatherGalpaguccha》)達卡,孟加拉文版,前言部分。
泰戈爾是孟加拉文學以及印度文學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開拓者。印度古典梵文文學極為發達,孟加拉民間文學也絢麗多姿。就散文文學而言,雖不乏引人入勝的民間故事、寓言、傳說、神話等等,但卻沒有現實主義的短篇小說。而中、長篇小說領域也還是19世紀中葉由泰戈爾前輩文豪般吉姆·錢德拉·查托帕代(查特吉)①等人所開拓。在泰翁大量創作短篇小說之前,這一體裁在孟加拉文學中還處於朦朧狀態。凱特羅·古普塔在《孟加拉現代文學史》一書中說得好:「孟加拉文學中的短篇小說體裁是由羅賓德拉納特開創的。」②蘇庫馬爾·森也說:「泰戈爾是孟加拉真正的短篇小說的創建者。」③
作家不只是在孟加拉文學乃至印度文學中開辟了短篇小說的新領域,而且還以自己量多質優的作品,將這一體裁推到了日臻完善的地步。正如孟加拉學者納拉揚·喬杜里說的:「羅賓德拉納特是孟加拉短篇小說的一位大師。在這方面的實際影響,直至今天,還無人能夠與之相比。」④泰翁的小說,大膽運用民間口語,給孟加拉文學語言帶來了生動活潑的氣息,促進了孟加拉現代文學語言的形成和發展。
①般吉姆·錢德拉·查托帕代(查特吉)(BankimcandrachattopādhāyCattopādhāy,1838—1894)是19世紀孟加拉乃至印度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創作了12部中、長篇小說。在孟加拉文學中為小說這一體裁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②凱特羅·古普塔《孟加拉現代文學史》(KsetraGupta《AdhunicBānlāSāhityerItihas》)加爾各答1961年孟加拉文版168頁。
③SukumārSer《HistoryofBengaliLiferatura》新德里,1979年英文版282頁。
④納拉揚·喬杜里《散文文學》(NārāyanCaudhuri《Katha-Sanitya》)加爾各答,1963年孟加拉文版,33頁。
泰戈爾的短篇小說不但在孟加拉和整個印度確立了無可爭辯的權威地位,而且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英國著名的文學家、發表過許多研究泰戈爾著作作品的E·湯普森曾說:「優秀的短篇小說使他(指泰戈爾——筆者按)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①這話毫不誇張。泰翁的短篇小說完全可以與莫泊桑、契訶夫等這些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作品相媲美。像《喀布爾人》、《莫哈瑪婭》、《烏雲和太陽》、《一個女人的信》等作品,無疑都屬世界短篇小說名篇之列。1912年泰戈爾訪問英國時,首先使英國文壇轟動的就是短篇小說《喀布爾人》和某些詩集的英譯本(由聖蒂尼克坦的教師艾吉庫瑪·查克拉瓦蒂翻譯的)。②泰戈爾短篇小說在世界各地不脛而走,大受歡迎,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其偉大成就。他的短篇,世界各大語言都有譯本。我國最早的中譯本可追溯到1917年《婦女雜志》上的《雛戀》(即《放假》)。《喀布爾·人》的中譯本至今已達八種之多。這種風起雲涌競相翻譯的盛況是很說明問題的。綜上所述,泰戈爾的短篇小說既是他眾多作品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也是孟加拉文學、印度文學以及世界文苑中的瑰麗珍寶。
①E.Thompson《RabindranathTagore,hislifeandwork》倫敦,1920年英文版,103頁。
②見《泰戈爾評傳》(印)S.C聖笈多著,董紅鉤譯,原湖南人民出版社版,20頁。
二.泰戈爾創作的90餘篇短篇小說,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主題突出,愛憎分明。作家把古往今來的故事盡收眼底,但他那生花妙筆主要還是集中描繪了他所處時代的現實生活,即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前期印度城鄉生活的各個側面,描寫了當時各階層的不同人物。每當我們閱讀這些小說時,眼前便會呈現出一幅色調深沉令人感憤的時代畫卷。
作家所處的時代,正是英國在印度強化殖民統治的年代。祖國淪亡、民族屈辱的現實,激起作家崇高的愛國情感。他曾拋棄英王賜予的爵位,公開怒斥英國殖民者對人民進行的屠殺,並通過藝術形象宣揚愛國主義,揭露殖民主義。《烏雲和太陽》描寫一個與世無爭、愛好和平的大學生紹什普松,親眼看到一位洋大人尋歡作樂開槍擊沉鄉民小船淹死人時,滿腔仇恨地上告官府。然而官官相護,洋人逍遙法外。作家在小說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這個英國人的心目中形成了這樣一種信念:不會因為開了這樣一個小小玩笑而受到某種懲罰。」後來,這位主持正義的大學生,反而被投入監牢。
作家不但譴責英國殖民者,而且還把筆鋒指向其附屬機構和他們的奴才。通過一個鄉村醫生的見聞,揭發了警察當局敲詐勒索、欺壓村民、橫行鄉里的暴行(《過失》)。透過一寡婦失身淪落的經過和其自殺事件的處理,暴露了法官道貌岸然的虛假面目(《法官》)。
隨著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在印度的發展,追求金錢牟取暴利的惡念與日俱增,並且腐蝕著人們的靈魂。因而,金錢拜物教也逃脫不了泰翁的抨擊。在《藝術家》一篇中,寡嫂冒著傾盆大雨把兒子送到身為藝術家的侄子家裡。請他把兒子「從貪求金錢的欲惑中拯救出來」。因為滿身沾滿銅臭的監護人——孩子的堂叔的教導是「首要的事情,是全力以赴地撈錢」。
泰戈爾對封建勢力和陳規陋習嫉惡如仇。他反對種姓制度和宗教糾紛。《偏見》中一清道夫老頭,只因在公用水龍頭下洗衣服,後來又不知怎麼碰了一下他人,結果被打得頭破血流。而那些口頭上激烈的「愛國者」卻在圍觀,成了舊習俗的衛道士。《棄絕》描寫了種姓制度造成的鴻溝。一對彼此傾心相愛的男女,終於棄絕了種姓,堅持了愛情。《原來如此》是一篇嘲弄虔誠信神的好作品。查比平聽到虔誠修行的父親承認一穆斯林是自己的兒子時,他感慨萬端地說:「老一輩人虔誠就是這么一回事!」而書中另一角色講得更直截了當:「世上聖人和凡人的區別,就在於聖人會裝模作樣,而凡人則開誠布公。」《偷來的財寶》通過兩輩兩對戀人結合的故事,駁斥了「本命星」、「生辰八字」等迷信思想。《贖罪》則撻伐了因循守舊的贖罪儀式。作家不但嘲諷宗教的腐朽殘忍的習俗,而且還戳穿它的代表人物的虛假面孔。
泰戈爾之前,印度農村的情況在文學作品中極少反映。作家本人也說:「有一時期,我月復一月地創作有關農村生活題材的短篇小說。我相信,這之前在孟加拉文學中對農村生活的圖景還從來沒有過如此規模的描寫。①作家豐產期的短篇小說就主要是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家對貧苦農民傾注了無限的同情。在《原來如此》中,我們看到佃戶阿奇姆丁傾家盪產,背一身債。在《判決》中,作家告訴我們,農民在收獲大忙季節,哪怕是自己的莊稼泡在水裡,也得去給地主修理公事房。「有時他們不得不站在雨水裡淋著,可是卻沒有拿到應得的工錢,相反,倒聽到了不少無禮的責罵。」泰翁既寫了農民貧困受壓迫的處境,也描述了農民的反抗。在《難以避免的災禍》里寫道:「地主總管想要大幅度增加地租,激起了佃戶們奮起反抗。」佃戶阿奇姆丁被逼得走投無路時,也終於舉刀向地主頭上砍去。
①轉引自《泰戈爾文集》莫斯科,1961年,俄文版,第一卷563頁。
印度婦女的低下地位和悲慘處境是政、族、神、夫四權束縛的結果,是封建殘余和資本主義人吃人社會造成種種弊端的反映。這些最低層的人們,是泰翁短篇小說中寫得最多的題材。作家描寫了許多不幸的婦女被封建婚姻制度無情地吞噬了。《莫哈瑪婭》是控訴寡婦殉葬的佳作。美麗多情的莫哈瑪婭與情人約會時,被兄長撞見。她兄長為保持種姓的純潔竟將其妹嫁給一個垂死的老頭。婚後的第二天她便當了寡婦。狠心的哥哥又強迫她給丈夫殉葬。後來雖死裡逃生,但烈焰已舔掉了她那俊俏的面容。作品以奇巧的構思和細膩的描寫,鞭笞了這種封建制度的罪惡。
泰戈爾對童婚惡習也進行了猛烈抨擊。這種落後的風俗既有害於少女的身體,也有損於她們的心靈。《筆記本》中的烏瑪年僅9歲就出嫁了。她不但失去了父母的寵愛,而且連學慣用的筆記本也被沒收。這是多麼殘忍的現實啊!
作家在描寫印度婦女悲慘命運的時候,也塑造了一些追求光明渴望自由的女性。《一個女人的信》里的姆麗納爾,在夫家15年終於覺醒,決定離開這墨守成規嫌貧愛富的家庭,以反抗吃人的禮教。吉麗芭拉也是一個感人的形象。這位「為自己周身漫溢著的青春所陶醉。的美人,受盡丈夫冷落欺凌後,毅然決然地投身於藝術舞台(《打掉傲氣》)。
印巴分治,使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由來以久的沖突愈演愈烈。1941年6月下旬,泰戈爾卧床不起之時,還專門構思了他最後一個短篇——《穆斯林的故事》。該篇雖未來得及進一步加工,泰翁就與世長辭了。泰翁早在上個世紀末就寫過一位穆斯林公主苦苦追求一婆羅門30餘年的故事(《泡影》)。可見大力宣揚兩教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創作主題是十分鮮明的。
泰戈爾短篇小說涉及的面極為廣泛。幾乎每一篇都閃耀著作者人道主義精神的光輝。作品中,到處可見真與假的搏擊,善與惡的斗爭,美與丑的對立,愛與恨的抗衡。作家總是旗幟鮮明地同情弱者,反對強權;褒獎真善美,貶斥假惡丑。他愈是較完美地把愛和恨有機地結合起來,把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寫得愈真摯和深刻,就愈能激起人們去增恨那些破壞友愛的勢力。《喀布爾人》是作家以人道主義為主題的作品中最突出的篇章。一個窮苦的喀布爾小販結識了一位富裕的孟加拉作家5歲的小女兒米妮。小販把對遙遠故鄉獨生女兒的愛,全部傾注在米妮身上。這種愛使他們跨越了年齡的鴻溝,成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並持續了多年。這種真摯之愛也感動了米妮的父親。他緊縮米妮的婚禮開支,資助喀布爾人回家,盡力使這久出不歸的父親能與自己親生女兒重逢。在這篇作品裡,泰戈爾把父女的感情和對窮人的同情完美地揉搓在一起,挖掘和表現極為深刻。愛與情的力量,消除了喀布爾和孟加拉之間迢遙萬里的距離,也消滅了富有的作家和貧窮的小販之間地位懸殊的差別,因為他們都是鍾愛自己女兒的父親!這怎麼能不「在人們心靈中喚起善良的感情」(高爾基語)。
三.泰戈爾短篇小說之所以成為文藝奇葩,除了在內容方面絢麗多姿、真實可信、引人入勝之外,還應歸功於作家的高超寫作技巧和生動朴實的語言。由於泰翁體察入微地觀察生活,在創作實踐中刻苦磨煉,並批判地繼承前人的藝術經驗,他所創作的短篇小說真是熠熠閃光。而且,不論是國度的差異,還是時間的流逝,都不能磨滅其光輝。下面主要從短篇小說的結構、形象、語言和場景四個方面略作分析:
·結·構泰翁短篇小說的結構布局極為靈活而且變化多端。從總體上來講,大多數篇章結構比較單純,但也有少數小說較為復雜,使人有應接不暇之感。就單篇來看,大多數通篇較為平淡,但平淡中常有奇峰突起,使人覺得意境新鮮。短篇的開頭有對話、有描寫、有插白……五彩繽紛。這樣即使情節的展開如行雲流水,舒捲自如,但又不落俗套,頗具新意。如《一個古老的小故事》一開頭就是「又要我講故事?不,我再也講不了啦」。賣過關子後,還是講了一個既古老又常新的寓言式的故事。開頭不拘一格各盡其妙。結尾呢,可以說是千變萬化回味無窮。如《加冕》以三呼「萬歲」來結尾,不是妙趣橫生而又新穎別致嗎!小說情節的發展大多是按事件發生先後順序平鋪直敘的,但有時也用跌宕起伏的倒述和回顧(如《棄絕》、《法官》等篇)。前者如滔滔江水奔騰直下,一瀉千里,痛快淋漓;後者似幽幽山徑蜿蜒盤旋,千回百轉,柳岸花明。
結構的千變萬化,如以愛情為主線的《河邊台階的訴說》、《棄絕》、《素芭》、《莫哈瑪婭》、《筆記本》、《打掉傲氣》、《女鄰居》、《海蒙蒂》、《訣別之夜》、《女隱士》、《新郎和新娘》、《偷來的財寶》等20幾篇短篇小說為例,它們各有側重,寫法各異,毫無雷同之處。
總之,從結構方面來講,靈活勻稱渾然天成。既是匠心獨運,卻又看不出慘淡經營的痕跡。
·形·象塑造典型形象是文藝創作的中心問題之一。泰翁非常注意這問題,而且做得很成功。他的短篇幾乎篇篇都有鮮明的人物形象,使人過目難忘。他所塑造的人物從不圖解式臉譜化,而是各有特色。如小說中女主人公為數極多,但都找不出雷同的例證。他著力選擇和提煉典型人物。如《烏雲和太陽》中的紹什普松這個典型很深刻。他雖是法學碩士,但對打官司毫無興趣,是個十足的書獃子。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與世無爭、愛好和平的大學生,卻被迫主持正義打官司,足見壓迫之深和反抗之烈,更加突出了「官逼民反」的這層意思。人物形象一般都是以其自身的言論和行動來表現的。作家對於所同情的人物,描寫其內心感受和心裡活動一般比較詳細(如大多數女主角就是如此);對於嘲諷或抨擊的對象,常以他們的行動來表演。如《難以避免的災禍》中的地主總管,頗似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里的尤利亞·希普。作家未用任何「虛偽」之類的字眼來形容他,只是描寫他對同村一婆羅門五次行觸腳禮這個單調重復的動作,就把這個口蜜腹劍、笑裡藏刀的偽君子刻畫得淋漓盡致!作家嫻熟地運用對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極為鮮明。往往是以反面角色的卑鄙渺小,把正面人物襯托得更加高尚偉大。
·語·言鮮明的形象要靠生動的語言來塑造。泰戈爾駕馭語言的能力極強,不愧為一位大師。他的藝術語言下列幾個方面更為突出:
1.幽默諷刺尖銳詼諧。細讀泰翁的作品,常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會心的微笑或者憤怒的遣責。特別是那些略帶悲劇色彩的短篇,幽默詼諧的特點尤為明顯。
2.簡潔含蓄筆墨精煉。如《女隱士》結束部分僅用博羅達講的一句話和一個掏目錄的動作,就反映他12年來徹底變了的嘴臉。又如《海蒙蒂》結尾寥寥數語就明確透露出她的不幸命運。
3.借喻比擬浮想聯翩。這是作家經常採用的一種藝術手法。如在《法官》里有這樣一段話:「從海上看來,墨綠色森林籠罩著的海岸,像仙境一樣的可愛和美麗。然而一上了岸,就覺得不那麼迷人了。」作家以「海岸」來比擬一個15歲守寡少婦的心情和不懂人情世故而抱的幻想,既簡單具體又惜墨如金。
4.寓意象徵意味深遠。如《烏雲和太陽》,其篇名本身就寓示著光明與黑暗。
5.警句插白畫龍點睛。泰翁短篇里常夾著一些警句或警句式的插白,對前後文或主題的理解,可起畫龍點睛的作用。當描寫紹西對出門的丈夫從心靈深處激起了熱烈的愛情時,插上一句「離別的紐帶拉得越緊,溫柔的心裡的愛情結扣就系得越牢。」(《姐姐》)這是多麼形象化的高度概括!泰翁許多插白既風趣幽默又極為貼切。讀者自己去品味吧!
上述語言特點,常常是相互摻和交織在一起,大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場·景在小說中泰戈爾很講究場景的描寫。一般無大段的風景畫面,往往以廖廖數筆就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圖景。在泰翁的短篇里,我們看到了孟加拉的旖旎風光——熙攘喧嘩的城鎮,悠閑寧靜的村莊,崢嶸競艷的春日,稻麻金黃的秋天……作家的場景描寫總是與表現主題、展開情節、刻畫人物、烘托氣氛息息相關,並且達到了情景交融、意境統一的地步。試舉一例:《棄絕》開頭的場面是「月圓之夜」鳥語花香,一對新婚夫婦坐在卧室里,沉浸在愛情的幸福之中。後來他們棄絕種姓堅持愛情而被雙雙趕出家門時,那一夜是「漆黑的夜晚。沒有鳥鳴。」環境描寫與情節發展配合得多麼緊密啊!

⑻ 評價歐洲浪漫主義文學

英國:
浪漫主義時代開啟:「湖畔派三詩人」(威廉·華茲華斯, 薩繆爾·柯勒律治, 索賽)
威廉·華茲華斯
人物介紹(1770—1850)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先驅,「湖畔派」詩人中創作成就最大的一位。主要作品有《孤獨的割麥女》、《哀歌,為比爾城堡而作》,長詩《序曲》等。1798年與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謠》和1800年這部詩集再版時華茲華斯所寫的序言。這一集一序揭開了英國文學史嶄新的一頁,開創了文學的新時代,即浪漫主義時代。
英國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拜倫、雪萊):
雪萊
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主要作品有《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自然山水詩:《致雲雀》、《西風頌》,長詩《麥布女王》等。雪萊注重對未來的描繪,他試圖在創作中充分描述出他對人類遠景的看法。詩劇中普羅米修斯對暴君宙斯的最後妥協,進一步強調了不屈抗爭的精神,並預言人類社會最終將「再也沒有暴力,沒有暴君,人們彼此間,好像精靈一樣地自由。恩格斯稱他為「天才的預言家」。《西風頌》中的名句「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是雪萊理想主義的體現。
拜倫
(1788—1824)其主要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夢》、《黑暗》、《唐璜》等,創造了「拜倫式英雄」的形象。
其作品具有強烈的主觀抒情性,「詩的本身即是熱情」可謂他詩歌美學的核心。他
德國:
諾瓦利斯,迪克,「海德爾堡浪漫派」(克雷門斯·布倫塔諾,阿西姆·馮·阿爾尼姆),格林兄弟,克雷斯特,霍夫曼...等
法國:
夏多布里昂
法國詩人夏多布里昂是19 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的先驅
《基督教的真諦》:包括兩部中篇《阿達拉》和《勒內》塑造了「世紀病」患者的形象。
《阿達拉》:寫了一個發生在北美原森林的故事。歌頌了基督教的崇高偉大,贊美為天主獻身的精神。是法國第一部浪漫主義小說。主人公:印第安人夏克塔斯、部落酋長之女阿達拉。
《勒 內》:寫的是一個貴族青年的懺悔。

史達勒夫人,拉馬丹,
雨果(1802--1885)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最極出代表。 《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喬治·桑
1832年,她以第一部長篇小說《安蒂亞娜》一舉成名,從此享有廣泛的社會聲譽,成為法國當時名氣僅次於雨果的暢銷書作家。桑的田園小說描繪大自然和鄉村極為出色,她的《冬天之美》已經被收入我國中學課本。桑一生衣食無憂,晚年隱居鄉村的舉動有點像中國詩人陶淵明。桑的女權主義在兩性關繫上的反映是倡導女性的主導地位。她的個人感情生活豐富多彩,其思想和做派在今日看來依然長篇《「先鋒」莫普拉》康素愛蘿(序曲。

大仲馬(1802--1870)最著名的是《三個火槍手》舊譯《三劍客》,(1844)、《基督山伯爵》。
俄羅斯
普希金(1799—1837)被稱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按照屠格涅夫的說法,他不但創造了俄羅斯語言,還創造了俄羅斯文學。他不但是俄羅斯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同時又是俄羅斯現實主義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政治抒情詩」《自由頌》、《致察爾達耶夫》,詩體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包括《射擊》、《暴風雪》、《棺材匠》、《驛站長》以及《村姑小姐》5個短篇的《別爾金小說集》,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中篇小說《黑桃皇後》等。

⑼ 歐美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作品

歐美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作品

1、法國雨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2、英國雪萊《西風頌》、《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3、德意志海涅《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

4、法國大仲馬《基督山恩仇記》

5、英國拜倫《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唐璜》

(9)浪漫主義文學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一、歐美浪漫主義文學的背景

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的歐洲,革命和戰爭頻仍,動亂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會的不平等,使人們感到法國大革命後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遠不如啟蒙思想家描繪的那樣美好。

社會各階層,特別是知識分子,對啟蒙思想家設想的「理性王國」深感失望,努力尋找新的精神寄託。這種社會情緒反映在文學創作領域,就產生了浪漫主義文學。

二、特點

以現實為基礎——現實為文學創作的土壤,浪漫主義的創作源泉和靈感都來自於現實,並非脫離現實。

熱情奔放的語言——浪漫主義抒發感情的文字特點。浪漫主義文學的字句極其考究,力求完美,因為此特點,浪漫主義文學許多作品成為「唯美主義」的代表作。

絢麗多彩的想像——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義文學常用比喻、象徵等手法。

直白誇張的表現手法——浪漫主義文學通篇看似脫離現實,因為其塑造的形象極其誇張,但仔細品讀,會發現自己身邊就存在相似的人或事。

抒發對理想世界的追求——浪漫主義文學創作目的。「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實就是希望社會更美好,所以浪漫主義文學的創作目的和其他文學創作的目的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