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凝神靜氣的解釋
凝神靜氣釋義:使精神凝聚,使心氣平和。
拼音:ning shen jing qi。
凝神靜氣是道家養生的靈魂,即使精神凝聚,使心氣平和。 要求放鬆肢體,使氣息順暢,緩緩達到凝聚精神的地步。追求思想的空靈境界。道家講究性命雙修,凝神靜氣實質是強身養命的靈魂所在。
用法:白石努力凝神靜氣,黑夜中,忽然生出恐懼,心跳的更厲害,彷彿要喉嚨上蹦了出來,他右手死死的抓著胸口,不片刻便即面容扭曲,喉頭一甜,壓仰不住的咳了一聲。
反義詞:神不守舍、心不在焉。
1、神不守舍,拼音shén bù shǒu shè,釋義:是神魂離開了身體,比喻喪魂失魄,心神不安定。
出處: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八十七回:「怎奈神不守舍,一時如萬馬賓士,覺得神床便恍盪起來,身子已不在菴中。」
2、心不在焉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xīn bù zài yān,意思是心思不在這里,指思想不集中。
出處:柔石《二月》 講話時裝腔做勢,而又帶著心不在焉的樣子,這似乎都是紈絝子弟的特徵,普遍而一律的。
(1)明居湖聽書讀音擴展閱讀:
近義詞:屏氣凝神、心平氣和、聚精會神
1、屏氣凝神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ǐng qì níng shén,意思是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明湖居聽書》: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
2、心平氣和,拼音xīn píng qì hé,謂思想或精神平靜沒有不安或壓抑的感情;也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靜下來。心裡平和,不急躁,不生氣。
出處: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荊公與先生雖道不同,而嘗謂先生忠信。先生每與論事,心平氣和。」
3、聚精會神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ù jīng huì shén,意思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形容專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樣子。
出處: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 「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彰。」
⑵ "觀"字有幾種發音
觀 【guan】
觀
look at; sight; view; watch;
觀1
(1)
觀
guān
(2)
(形聲。從見,雚(guàn)聲。本義:仔細看)
(3)
同本義[observe;watch]
觀,諦視也。――《說文》
觀,視也。――《廣雅·釋詁一》
觀者如市。――《莊子·人間世》
觀於大海。――《莊子·秋水》
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易·系辭下》
吳王從台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史記·滑稽列傳》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明·魏學洢《核舟記》
因得觀所謂石鍾山中者。――宋·蘇軾《石鍾山記》
(4)
又如:觀覷(觀看);觀占(觀瞻,觀看);觀玩(觀看賞玩);觀濤(觀賞浪潮);觀成(觀看成果)
(5)
觀察,審察 [observe]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戰國策·秦策》
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6)
又如:參觀(實地觀察);綜觀(綜合觀察);坐井觀天;觀過知仁(觀察一個人所犯錯誤的性質,就可了解他的為人);觀時(察看時機)
(7)
示範;顯示 [display;show]
諸侯之師觀兵於鄭東門。――《左傳·哀公十一年》
嘉量既成,以觀四國。――《周禮·冬官》
饗賜單於,觀以珍寶。――《漢書·宣帝紀》
(8)
又如:觀治(顯示治績);觀民(顯示於民);觀世(向世人顯示);觀示(示範)
(9)
游覽 [go sightseeing;visit]。如:觀游(觀賞游覽);觀池(供游觀的池沼);觀山玩水(遊山玩水)
(10)
玩賞;觀賞 [play]
公將如棠觀魚。――《左傳·隱公元年》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11)
又如:觀風(亦作「關風」。觀賞風光;望風);觀樂(觀賞玩樂;欣賞音樂);觀玩(觀賞玩味)
(12)
佛家語 [study]。如:觀心(佛家語。指內觀自己的心性);觀法(佛家語。指探究真理於一心);觀照(佛家語。用智慧來照明真理)
(13)
通「勸」 [advise]。如:觀王(勸說帝王)
(14)
閱讀 [read]
余因得遍觀群書。――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姑俟異目觀。――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觀
(1)
觀
guān
(2)
容飾,外觀 [appearance;looks]。如:觀美(外觀美好)
(3)
景象,情景 [sight;view]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4)
又如:奇觀(雄偉美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或出奇少見的事情);舊觀(原來的樣子);改觀(改變原來的樣子);壯觀(壯麗的景象);大觀(氣勢宏大的景象)
(5)
對事物的認識,看法 [concept;outlook]。如:世界觀;人生觀;樂觀;悲觀;觀化聽風(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另見guàn
觀測
guāncè
[observation;observe;monitor] 觀察並測量
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時間留意觀測日、月以及各行星的運動。――《哥白尼》
觀察
guānchá
(1)
[observe;survey]∶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
我曾細心地觀察我的孩子們
(2)
[examine;inspect]∶考查或調查
在電子顯微鏡的觀察下顯示出一個周期性結構
觀察力
guānchálì
[eye;visual awareness] 物質上或思想上的觀察能力
對事物本質的深刻觀察力
觀察哨
guāncháshào
[observation post] 觀察當面敵情的哨兵。為彌補觀察所的不足或根據部隊作戰的需要派出。通常由一至數人擔任
觀察員
guāncháyuán
(1)
[observer]
(2)
為了在飛行中進行觀察與飛機駕駛員伴隨一起飛行的人
(3)
在會議時派往觀察和聽取情況的代表,但不作為正式參加者
(4)
擔負觀察任務的人員。如戰斗中專門擔負觀察任務的戰士
觀點
guāndiǎn
(1)
[viewpoint;standpoint]∶觀察事物時所處的立場或出發點
不可能理解另外一個人的觀點
從植物學的觀點看,它不是果肉,而是果子外面的一層膜發育而成的,應稱做假種皮。――《南州六月荔枝丹》
(2)
[opinion]∶從一定的階級利益出發所形成的對事物或問題的看法
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即階級分析的方法,作幾次周密的調查,乃是了解情況的最基本的方法。――《農村調查序言》
觀風
guānfēng
[be on the lookout;serve as a lookout] 替人守望,以便報告
派小王去觀風
觀感
guāngǎn
[impressions] 觀看某事物後的感情體會
卧談觀感
觀光
guānguāng
[visit;go sightseeing] 去參觀名勝
在上海各處觀光了一下
觀光
guānguāng
[sightseeing] 現在稱游覽觀賞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教、文物、習俗、風光等為觀光
到這里來的所謂香客,很多是游覽觀光的,不全是真正燒香拜佛的香客。――《聽潮》
觀光代表團
觀火
guānhuǒ
[penetrating] 比喻見事明白透徹
予若觀火。――《書·盤庚》
觀看
guānkàn
(1)
[watch;look at]∶做觀眾
觀看球賽
(2)
[view]∶特意地看
觀看遊行
(3)
[gaze]∶觀察;凝視…
孩子從一個安全的地方觀看這一奇觀
觀客
guānkè
[audience] [方]∶觀眾
觀覽
guānlǎn
[look at] 觀看;閱覽
宜於觀覽
觀禮
guānlǐ
[attend a celebration or ceremony] 參觀慶典或典禮
觀摩
guānmó
[inspect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s work;study and emulate;view and fondle] 互相學習,交流經驗
觀摩教學
觀摩演出
觀念
guānniàn
(1)
[idea;concept;sense]
(2)
思想意識
傳統觀念
(3)
客觀事物在人腦里留下的概括形象
(4)
關於某方面的認識和覺悟
我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要在觀念上,把黨外凡是能夠爭取的、能夠和我們合作的人士,當成黨內幹部一樣來看待。――《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前進》
觀賞
guānshǎng
[view and admire;enjoy the sight of] 觀看欣賞
場長還特別拿出一枝中式鋼槍給大家觀賞。――吳伯蕭《獵戶》
觀世音
guānshìyīn
[Avalokitesvara; Guanyin] 佛教的菩薩之一,佛教徒認為是慈悲的化身,救苦救難之神。也叫「觀自在」、「觀音大士」。簡稱「觀音」
觀望
guānwàng
(1)
[wait and see;look on]∶置身事外靜觀事態發展
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史記·魏公子列傳》
(2)
[look around]∶張望
四下觀望
觀象台
guānxiàngtái
[observatory] 用以觀測或裝備起來以觀測自然現象(如在天文學、磁學、氣象學、鳥類學中的現象)的建築物或地方
觀音
guānyīn
見「觀世音」
觀瞻
guānzhān
[the appearance of a place and the impressionsit leaves] 具體的景象和景象給人的印象;外觀和對外觀發生的反應
雲車風馬,從衛觀瞻。――《宋史·樂志》
以壯觀瞻
有礙觀瞻
觀戰
guānzhàn
[witness a battle;be a mere spectator in the war] 從旁觀看戰爭、戰斗、體育競賽,自己不參加
觀者如堵
guānzhě-rúdǔ
[spectators formed a solid wall of humanity;be a mere spectator in the war] 極言圍觀者甚多,里三層外三層如牆壁一樣,水泄不通
語猶未終,已騰身在樓上矣。異香流溢,奇去散漫,一郡之內,觀者如堵。――《雲笈七簽》
觀陣
guānzhèn
[witness a battle] 不參與而從旁觀看戰斗、斗毆或游戲等的場面
觀止
guānzhǐ
[to the end] 看到這里就可以休止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覺一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明居湖居聽書》
《古文觀止》
觀眾
guānzhòng
[audience;viewer;spectator] 觀看節目或比賽、表演等的人
觀眾席
guānzhòngxí
(1)
[auditorium]∶公用建築(如劇院)中指定供觀眾用的部分;旁聽席。指旁觀者和旁聽者集合的地方
(2)
[spectatory]∶建築中劃作觀眾坐位的部分
觀2
(1)
觀
guàn
(2)
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張示法令的地方。同「闕」 [watchtower on either side of a palace gate]
觀謂之闕。――《爾雅·釋宮》郭璞注:「孫炎曰:『宮門雙闕,舊章懸焉,使民觀之,因謂之觀。』」。
出遊於觀之上。――《禮記·禮運》
是以鳳凰來信,集羽族於觀闕,肉角馴毛宗於外囿。――《後漢書·班固傳·典引》
(3)
又如:觀闕(古代帝王宮門前的兩座樓台);觀魏(即觀闕)
(4)
台榭 [platform]
宮室不觀,舟車不飾。――《左傳·哀公元年》
大王見臣列觀。――《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若稍飾以樓觀亭榭,與江山相發揮,自當高出金山之上矣。――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5)
又如:觀台(台榭);觀榭(亭台樓榭);觀閣(亭台樓閣)
(6)
鳥名。通「鸛」 [stork]。如:觀雀(鸛和雀);觀諱(鳥名)
(7)
京觀 [temple]。如:築觀(建築京觀)
(8)
道教建築 [Taoist temple]
觀 《釋名》雲:「觀者,於上觀望也」。觀就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觀察台」。史載漢武帝在甘泉造「延壽觀」,以後,建「觀」迎仙蔚然成風。據傳,最早住進皇家「觀」中的道士是漢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漢元帝頑疾而被引進皇宮內的「昆明觀」。從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築稱之為「觀」。
(9)
又如:白雲觀;觀寺(寺觀);觀宇(道觀佛寺);觀闕(指廟宇)
(10)
古國名 [Guan state]。如:觀國(在今頓丘衛縣)
(11)
通「鸛」。雚雀鳥 [a kind of bird]
彼視三釜三千鍾,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莊子·寓言》
(12)
姓。春秋楚有觀射父
另見guān
觀1
(觀)
guān ㄍㄨㄢˉ
(1)
看,察看:~看。~止(贊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無以復加)。~風(a.暗中察看動靜,以定行止;b.觀察民間風俗習慣,生活狀態)。~陣。~賞。~察。~感。參~。
(2)
看到的景象或樣子:~瞻(a.事物的外觀、景象及其留給人們的印象;b.注視,瞻望)。大~。奇~。
(3)
對事物的看法、認識:~點。~念。主~。客~。世界~。
鄭碼:XSLR,U:89C2,GBK:B9DB
筆畫數:6,部首:見,筆順編號:542535
look at;sight;view;watch;
瞅;顧;看;瞥;瞧;視;望;瞻;
觀2
(觀)
guàn ㄍㄨㄢˋ
(1)
道教建築
觀 《釋名》雲:「觀者,於上觀望也」。觀就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觀察台」。史載漢武帝在甘泉造「延壽觀」,以後,建「觀」迎仙蔚然成風。據傳,最早住進皇家「觀」中的道士是漢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漢元帝頑疾而被引進皇宮內的「昆明觀」。從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築稱之為「觀」。
(2)
古代宮門前的雙闕。
(3)
樓台:樓~。台~。
(4)
姓。
鄭碼:XSLR,U:89C2,GBK:B9DB
筆畫數:6,部首:見,筆順編號:542535
⑶ 形容"拋開一切雜念"的詞語有哪些
全神貫注
山棲谷隱
聚精會神
一心一意
凝神專注
專心致志
聚精會神
一絲不苟
目不轉睛
屏氣凝神
⑷ 關於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的教案。。。。。。
《竹影》教案
安徽省廣德縣獨山中學 吳昊
教學目標: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2、初步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教學難點:體會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
教學方法:
採用「感知一品讀一遷移—小結」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板書:
童真童趣
畫竹影
藝術體驗
讀——品——想——結
一、 導語
有些同學看到我,可能會在心裡說,這個老師怎麼長得這么小巧啊?我的回答是:因為我還保留了一顆童心,一顆熱愛自然熱愛藝術熱愛孩子的童心。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自然有關孩子有關藝術的課文《竹影》。
二、 、初讀課文
a) 有多少同學閱讀過這篇文章?請這位沒有讀過的同學猜想一下,這篇文章到底是寫什麼的,是寫景的嗎?是寫人的嗎?還是寫事的?為什麼要以竹影為題呢?
b) 由於這是篇自讀課文,需要同學們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這一課文學習。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閱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掃讀等,只要是自己喜歡,怎樣的閱讀方式都可以。
不動筆墨不讀書,請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詞可以做下標記,並把自己認為寫的好的地方,或是和你產生了共鳴的地方,作下標記,可以劃線,可以作批註,簡要地記錄下你讀書時的情感體驗。讀完了,我還想請同學們對這篇文章進行簡單的概括。
c) 同學們讀得很仔細,現在請你們中說話最精練最簡短的同學來概括這篇文章。
他概括得好不好呢?你來評價一下吧,你認為怎麼概括才又簡短又深刻呢。可不可以用更簡練的詞語來概括呢?
(這篇文章以幾個少年描描畫畫的游戲,,及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三、 品味文章
一個蘋果兩個人分,一個蘋果只剩下半個。而一種思想兩個人分,一種思想會變成兩種。現在請同學們將你讀到的記下的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學生們讀一讀自己劃的好句子,或是自己作的批註。他們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1、 文章對孩子們的活動寫得很有童趣很真實:
如:弟弟發現一個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問題:………成年人也許不會注意這樣的事情,誰又有這樣的細心這樣的時間去注意月光下的人影頭上冒出煙氣?這樣的問題成年人聽了,也許不以為然地一笑了之,而孩子們卻會追根究底的。大家爭論了一會兒,沒有解決。
如果成年人爭論一個問題,一定會水落石出的。華明的注意略去了轉向了別處,水門汀上熱心地描寫自己的影。如果是成年人一定挨批評,做事三分鍾熱情,但是孩子的天性如此,他們對世界如此好奇,不可能要求他們像成年人那樣專注某件事。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吸引他們的事多著呢。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寫得真實恰當。
作者並沒有一味地寫孩子新一輪的熱情,他們用木炭描這些天然的國畫,並聯想到平時見到的畫圖。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藝術的殿堂門口。於是領路人——爸爸出現了,他給孩子們講了一番中國畫的藝術特徵,因勢利導地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藝術入門課。
2、 一些句子很生動,也是用孩子的眼光用藝術的眼光來看待景物。
略見教參.
3、 爸爸很會引導。經過爸爸的引導,你了解了哪些繪畫的知識?
(1)爸爸沒有批評他們在水門汀上畫畫,而是引導他們走進藝術的殿堂。爸爸和他們一起畫畫。
(2)爸爸在講中國畫和西洋畫的時候,打了個比方,「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講授二者的區別:西洋畫注重寫實,畫人則要按解剖學來畫,畫景要畫出立體感,而中國畫則不講究這些,畫人,則張揚人物的特點,畫景則山水重重疊疊,象是飛機中所見的,而且又不是一時所見,卻是飛來飛去,飛上飛下,幾次所看見的。想到哪畫到哪。而且很多中國畫只有寥寥數筆,卻傳達出畫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西洋畫更講究形式,畫出的畫和照片一模一樣,而中國畫講究神似,如做文章一樣,只突出主題)
(1) 爸爸在講中國畫時,沒有用專業的術語,也沒有長篇大論,只是用了幾句話就概括了竹畫也是中國畫的要點:講究畫意(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等)表現著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
(2) 請繪畫最好的同學上黑板畫一幅竹影,大家按課文中的標准評價。
4、你還在文中讀到了什麼?為什麼以竹影呢?
意境很美。幾個小夥伴,借著月光畫竹影,你一筆,我一筆,參參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藝術和美就蘊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動中。
四、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五、學習語文,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善於小結。現在我們請同學們將自己在這節課中所學的所想的小結在作業中。
作業一:用一句話概括這節課的收獲。再分項寫出從內容上、思想上、寫法上的體會。
作業二:課後自己進行一次藝術上的創造,將自己的創造的過程、體驗用語言表達出來。字數300左右。
六.結全文。這節課,我們運用了:讀——品——想——結的方法,自己學習了這篇散文。以後,同學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本上的自讀課文、課外書上的美文。至於文中的一些細小的知識點如作家作品介紹,詞語解釋等,請同學們課後自己查資料,互相交流。最後,引用一下豐子愷在《藝術三昧》中的話來結束這節課:宇宙是一大藝術。人何以只知鑒賞書畫的小藝術,而不知鑒賞宇宙的大藝術呢?人何以不拿看書畫的眼來看宇宙呢?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游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准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明確: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游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後在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課程標准」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後,讀相關的語段時感情就會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夥伴們從一次無意的游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解釋,反而會「越描越黑」。藉助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借自身的審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加了語文課的容量,使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六、口語交流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語文學習要基於教材,但又不能僅局限於教材,應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戲引發的體驗,應避免圍繞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說教,而應注重對藝術發現的認識,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對學生自身修養的培養。)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獲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演示板書。)
藝術並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蘊含在孩子們童稚的游戲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擁有一顆童心,你就能擁有陽光般的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就會發現在平凡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羅丹也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贊美生活的美。
(學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就能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深的體會,教師的寄語,讓課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讓學生由課堂走入生活去進行語文學習,拓寬了語文課堂的寬度。)觀舞記(教案)
——朗讀教學中的音樂美
教學目標
I知識與能力:
1、積累字詞,以課本「讀一讀,寫一寫」中的為主。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品味文中描寫卡拉瑪姐妹優美舞姿的語句。
II過程與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品讀感悟法
III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初步培養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准備
1.預習課文,掌握「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
2.師生上網搜集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設想:
初一是學生開始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的時期,但他們的鑒賞能力還是很有限的,教師的引導很有必要。因此我在課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課堂中利用多媒體創造教學情境,以朗讀作品中最富表現力的、能引起學生共鳴的語言為「切入口」,逐步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和審美能力。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學生協作的精神,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多想、多說、多做,以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付諸實踐貫穿課堂始終。對學生多給予肯定,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對學好語文更有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舞導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印度舞蹈。)
1、請同學們用心欣賞這段舞蹈,然後說說你們的感受。(引導觀察舞蹈演員的動作、服裝等方面)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鼓勵。)
生:這種舞蹈的動作十分優美、歡快,活力四射。
生:演員的動作整齊,十分和諧。
生:手臂非常靈活。時而優柔婉轉,表現出一種柔和;時而剛勁有力,表現出一種生機。
生:身上的服飾很華麗,穿在身上顯得無比動人。
2、過渡:同學們講得都很好。但是如果我們沒有看過這段舞蹈而單憑同學們的描述,我們還是很難相象出印度舞究竟是什麼樣的,我們的語言在這樣的舞蹈面前顯得有些空洞。但大家別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冰心老人的《觀舞記》,相信通過本文的學習,大家會有許多收獲的。(能否開個好頭,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重要前提。有聲有色的畫面,能渲染氣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語的設疑,可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冰心會用怎樣的語言來描繪舞蹈藝術呢?這樣學生就能以積極主動的心態開始本課的學習。)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時以輕音樂陪襯。
2、朗讀後談初讀體會,各抒己見,教師不要作硬性評定。
3、思考問題:此文是寫給誰的?作者為何要送給他們?(由此問引出:姐妹舞蹈之「美」。)(學生對文本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本文語言質朴、明朗而優美蘊含著深厚的感情,輕聲朗讀比大聲朗讀或默讀更容易讓學生入境,獲得豐富的真實感受。各抒己見讓學生發現自我,肯定自我,激起主動說話的慾望。音樂的陪襯熏陶,如催化劑一般,渲染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三、品讀課文,賞析揣摩。
1、冰心的描繪,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們的美是一種怎樣的美呢?能否從文中找出兩個字概括?(飛動。)
2、這種美在文中哪些具體語段得到生動的描繪?(16、17、18三個自然段。)(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指導學生用怎樣的感情、語調來朗讀,然後指名一位朗讀能力強的學生示範讀16自然段,接下來男女生分角色讀17、18自然段。初一學生有很強的表現慾望,分角色朗讀能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朗讀的語感。)
3.此時此刻,讓你對這三個自然段作一個選擇,你最喜歡哪一自然段?為什麼?
生:我最喜歡文中16自然段。「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雲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在這句話中作者用簡潔的語言對卡拉瑪姐妹的外貌、衣飾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她的眉毛是修長的,眼睛非常有神、充滿靈性,加上漂亮的衣飾,非常吸引人。
生:我也喜歡文中16自然段。在這段話中,作者不僅對卡拉瑪姐妹的外貌、衣飾進行了描寫,同時還細致刻畫了她的動作,這才是舞蹈的靈魂。她優美的動作與鈴聲的完美配合,正如作者所說「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
生:我喜歡文中17自然段。因為它寫出了卡拉瑪姐妹神情的多變,舞姿的優美。如「顰蹙」「粲然」「嬌羞」「嗔視」,豐富的表情顯示出她們舞蹈技藝的精湛。同時,在句式上採用排比句的形式,使語句讀起來很有韻味。)
生:我喜歡18自然段。這一段也是一個排比句,這段話中的詞語用得非常生動貼切。如「花開瓣顫」,「疾走驚躍」,「高視闊步」。它還用比喻表現了印度舞蹈的特點,以及卡拉瑪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藝。(引導:①這段文章中哪個句子最能表現印度舞蹈的美?「我們發現她們不但是表現的神和人,就是草木禽獸: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都能形容盡致,盡態極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頸的輕搖,肩的微顫:一陣一陣的柔韌的蠕動,從右手的指尖,一直傳到左手的指尖!」②請一位同學配樂朗讀,其餘同學閉上眼睛聽同學想像舞蹈情景。③結合畫面同學口頭描述想像的情景。④齊讀第18段。)
……
(扣住文中的重點語段,引導學生由感知美、感受美到鑒賞美表達美。在師生的互動中,學生的情緒進一步高漲,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產生更多的心得,朗讀時感情就更充沛、真摯。整個過程始終將學生擺在主體地位,並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有得提升審判品味。)
4.自由朗讀課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討論。
1)生問: 「卡拉瑪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這不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嗎?
生答1:因為好的舞蹈不僅要動作美,還要心靈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渾然一體,才能達到美的境界。
生答2:卡拉瑪姐妹已經在自己的舞蹈中陶醉了,她們太專注了,以至於忘懷了觀眾,但這決不是對觀眾的不尊重;相反,正因為尊重所以才專注。
2) 生問:「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在作者觀看時,既然看不懂,為什麼會起共鳴?
生答:我們看不懂的是舞蹈背後的故事,但是卡拉瑪姐妹高超的舞技,讓人可以感受到一切悲歡離合,讓觀眾隨舞蹈的起伏而起伏,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3)生問:文中為什麼有這么多「假如」?
生答:因為作者認為自己僅為一名作家很渺小,她想嘗試所有的職業。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表現美的,作者想盡一切可能,來形容卡拉瑪姐妹舞蹈的優美.
生答:因為作者覺得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實在太美了,但自己貧乏的文字又不能描繪得那麼好,她想從多方面來描繪舞蹈的美,說明作者非常想把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美描繪得淋漓盡致。
4)生問:作者為什麼只描寫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動作,為什麼不描寫觀眾?
生答:因為作者完全被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吸引,根本沒有注意到觀眾的反應。從側面寫出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精彩。
5)生問:舞蹈是一種娛樂,為什麼這次舞台上的氣氛是靜穆庄嚴的?
生答1:卡拉瑪姐妹對於觀眾很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氣氛是靜穆庄嚴的。
生答2:因為印度舞是印度的傳統文化之一,表示著對印度古老文化的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氣氛是靜穆庄嚴的。(明確:這是一種宗教舞蹈。)
6)生問:我心中的「咿呀」指的是什麼?
生答1:作者想要用語言來形容,但她認為太美了,想不出怎樣表達,所以變成了「咿呀」。
生答2:作者對卡拉瑪姐妹舞蹈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7)生問:為什麼開頭作者說「難以形容卡拉瑪姐妹的舞蹈」,文中也說「我實在描寫不出」,文章作者對卡拉瑪姐妹舞蹈的描寫卻又生動形象,請問矛盾嗎?
生答1: 不矛盾 ,因為作者認為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實在太美了,她認為自己貧乏的語言不能表現出她的美,只能盡力,所以不矛盾。
生答2:不矛盾,文章作者對於卡拉瑪姐妹舞蹈的描寫卻又生動形象,實指卡拉瑪姐妹的神態。而「我實在描寫不出」實指心靈的舞蹈,真正的舞蹈。
8)生問:第19小節中說:「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為什麼看了她們的舞蹈會體會到她們的文化?印度文化有什麼特點?
(這道題較難,教師要加以引導。)
首先,藝術上的交流,能增強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所以,「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
其次,所有優秀的藝術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養料,卡拉瑪姐妹也是一樣,「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它的食糧的供養」。沒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沒有印度文化歷史的內涵,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不會這樣優美動人。
(在課上,通過討論解決學生課前提出的問題,真正使課前、課堂、課後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付諸實踐,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遷移拓展,課堂延伸。
1、這篇文章的文字很優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能否結合自己的感受或學習生活體驗,說說為什麼冰心奶奶能寫出這樣一篇優美的文章,像卡拉瑪姐妹的舞蹈那樣打動人心?
我個人認為,冰心老人之所以能寫出這樣一篇優美的文章,首先可能是她從小就對文學懷有極大的興趣,觀察或寫作時能全身心地投入。
其次是她在文學以及其他方面堅持不懈的學習,從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了許多寶貴的養料。
三是由於她的勤奮。從她十幾歲開始發表文章到她逝世,一直筆耕不輟,堅持寫作近八十年。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2、如果說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響的話,那麼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是心靈之舞。只有心靈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請問同學們我們中國有這樣的舞蹈嗎?能否舉例?為什麼她們的舞蹈也是心靈之舞?(如楊麗萍的《孔雀舞》、黃豆豆的《豐收》等。明確:他們的舞蹈是整個身心的投入。楊麗萍的舞蹈不僅舞姿優美,而且還讓人能感受到中國女性的美麗和溫柔。黃豆豆的舞蹈,讓人感受到中國男兒強壯的體魄和力量,感受到中華男兒堅強不屈的精神。)
3、討論回答後,欣賞楊麗萍的舞蹈《雀之靈》。(做到隨學隨練,切實提高寫作水平)
請同學們拿起你手中的筆,學習冰心奶奶,用精緻的形容詞、生動形象的修辭手法,去描繪生活美,來表現自己所看見的和所想到的,哪怕是一個詞語、一個句子、一段文字都行。------誰先寫好,誰就優先展示他的勞動成果。
生:在柔和的燈光、柔美的音樂包圍下,舞蹈大師楊莉萍在盡情地展示她那夢幻般的舞姿。在我看來,她在舉手投足間,把孔雀的靈韻刻畫得淋漓盡致。她的每一個手勢,每一個跳步,每一個轉動都出自於對生命的喜悅。比風更輕,比夢更美,比雲更柔軟,比幻想更動人。長裙之上,星點密布,衣衫動處,飄飄欲仙。我彷彿有被攜去雀仙園之感,身體已不復存在,唯有靈魂浮游在縹緲的天空。
生:那柔美的旋律在耳邊輕盈地回盪。一隻柔美的孔雀在那兒旋轉著高雅的身軀。兩只手在那兒不斷擺動,如同一隻展翅的海鷗,在那兒與一種力量搏鬥,站起來了,手指在頭頂上靈巧地擺動著,舞者把柔韌的美帶給了我們,也把那顆信念的種子,吹進了我的心中……婀娜的舞姿,柔美的臂膀,高傲的氣勢,在我的眼前回盪。
生:像一朵白雲在人眼前緩緩飄過,高貴的氣質讓人眼睛一亮,我們立刻就被舞蹈大師楊莉萍拉入了夢幻般的舞蹈境界。優美動聽的音樂瞬間響起,一隻高貴的「孔雀」開始翩翩起舞。「孔雀」美麗的姿態,如一朵嬌嫩的蓓蕾,在陽光下綻放。一陣柔韌的蠕動,時而緩慢,時而輕快,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如風似水,修長的手指靈活的變換著。孔雀的美態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你已無法轉開目光,一隻美麗幽雅的孔雀已深深刻入了你的心裡。這就是美,自然,和諧,如微風拂過你的面龐。
(教是為了不教,學就是為了會用。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有了感悟再來動筆寫,就能真正讓知識成為自己思考的結晶。)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從卡拉瑪姐妹到美麗的孔雀舞,心靈一次次受到美的洗禮。藝術的美,讓我們心馳神往;藉助語言再現藝術,更是讓我們得到語言和舞蹈的雙重享受。美的文章,讓我們沉浸於字里行間,流連於書香文字。讓我們再次回到文章,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朗讀,並背會它。
六、課後作業。
1、 修改課堂內的這段描寫,並把它寫在綜合本上。
2、 教後感:
朗讀有助於學生更直觀地領略到文章的音樂美。我們知道音樂是以其特有的節奏旋律來打動人心,感染聽眾,從而顯示藝術魅力的。好的音樂,總給人余韻裊裊,繞梁三日的美感。好的文章也是如此。學生也只有通過恰當地朗讀,才能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
在《觀舞記》這篇散文中,冰心大量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來描寫卡拉瑪姐妹優美的舞蹈,准確的詞語,優美的文字,朗讀它們,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貫穿於文章中,有效地增強了文章的美感。
通過個別朗讀,分組朗讀,齊讀,自由朗讀,表情朗讀等多種朗讀形式,學生能夠更好地領悟到冰心散文所具有的音樂美。特別是17自然段的表情朗讀。不僅讓學生讀出音調的抑揚頓挫,同時還要表現出面部喜怒哀樂。批情人文,情隨聲出,其聲琅琅,其樂融融。
相關鏈接:
1、艾青的詩歌《給烏蘭諾娃》,這也是作者在欣賞了一場優美的舞蹈表演後的所思所感。
2、再讀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選段,看看他怎樣用語言來描繪音樂的美。
3、高爾斯華綏《觀舞》
4、劉鶚《老殘游記》中「明湖居聽書」的精彩描寫。
5、葉君健先生的《看戲》。
⑸ 2013年,初一下冊< 愉快的暑假>, 語文數學英語答案, 有的發照片給我
暑假生活,因為可以讓同學們暫時的告別學業,告別學校,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查字典語文網小編給同學們編輯整理了2013年初一下冊語文暑假作業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共18分)
☆1、探險,既是人類對未知的探尋,也是人類對自身的挑戰。當代詩人汪國真說的好: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請把這句話的上半句或下半句抄寫在田字格內,要寫得正確、規范、美觀。(2分)
☆2、下列加點字讀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驀(mò)然 窺飼(sì) 告罄(qing) 鍥(qì)而不舍
B. 踱(ó)步 粗獷(guǎng) 迸(bèng)裂 參(cēn)差不齊
C. 傾(qīng)刻 庇蔭(yìn) 闊綽 (chuò) 芸(yún)芸眾生
D. 剽(biāo)悍 彷(páng)徨 祈(qǐ)禱 叱吒(chà)風雲
☆3、下列每組詞語都有一個錯別字,請用橫線標出,並將正確字書寫在方格內。(2分)
A、一塵不染 悲歡離和 勇往直前 再接再厲
A B C D
B、盡態極妍 變換多姿 語無倫次 憂心忡忡
C、秩序井然 嘎然而止 石破天驚 相得益彰
D 嘆為觀止 死得其所 略勝一疇 眼花繚亂
4、下列有關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社戲》作者都是魯迅,但前者是散文,後者是小說。
B《口技》選自《虞初新志》,它是一本由清代林嗣和張潮共同編選的筆記小說。
C法布爾的《昆蟲記》,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D我國的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據統計,全國現有的戲曲劇種約有360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
☆5、古詩文和名著閱讀。(4分)
(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相信吧,
(2)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其原句是
(3)《約客》中寫詩人一個人伴著油燈,無聊地敲著棋子的詩句是
(4)《狼》一文中,作者通過敘述故事所生發的議論是
6.下面是一份分別對400名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調查表。請根據這個情況調查表,回答後面的問題。 (6分)
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調查表
類別 主動回答 被動回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小學生 354 88.5% 26 6.5%
初中生 306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1)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什麼問題?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針對這一問題請你提出一條建議。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評卷人
二、文言文閱讀(14分)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7-10題。
[甲]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乙] 約有兩三分鍾之久,彷彿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一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這時台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選自《明湖居聽書》)
☆7、解釋選文中加點詞的含義。(2分)
(1)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2)不能名其一處也
(3)即有無限聲音倶來並發
(4)這時台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8、翻譯選文中畫「___________」的句子。(4分)
(1)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
☆9、兩文都對聲音進行了生動細致的描寫,從修辭上看,甲文主要運用 的寫法,十分有氣勢,乙文則主要運用 的寫法;從內容上看,兩文都寫了主要表演者同時表演多種聲音的情形,其中乙文中與甲文「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相照應的句子是
。(4分)
☆10、從甲乙兩文各選一例,談談運用側面描寫的好處。(4分)
得分 評卷人
三、現代文閱讀(共42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題(17分)
①試跳成功。緊接著,一對對斑羚凌空躍起,在山澗上空畫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每一隻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有一隻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②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橋,那就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駕駛起來的橋。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渡。我十分注意盯著那群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許個別滑頭的老斑羚會從註定死亡的那撥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但讓我震驚的是,從頭至尾沒有一隻老斑羚調換位置。
③它們心甘情願用生命為下一代搭起一條生存的道路。
④絕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躍技藝,幫助年輕斑羚平安地飛渡到對岸的山峰。只有一頭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隻小斑羚空中銜接時,大概力不從心,沒能讓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墜進深淵。
⑤我沒有想到,在面臨種群滅絕的關鍵時刻,斑羚群竟然想出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辦法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我更沒想到,老斑羚們會那麼從容地走向死亡。
⑥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獵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連狗也驚訝地張大嘴,伸出了長長的舌頭叫。
⑦最後傷心崖上只剩下那隻成功指揮了這群斑羚集體飛渡的鐮刀頭羊。這群斑羚不是偶數,恰恰是奇數。鐮刀頭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沒有年輕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墊腳石飛到對岸去,也沒有誰來幫它飛渡。只見它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彎彎的彩虹一頭連著傷心崖,一頭連著對岸的山峰,像一座美麗的橋。
⑧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燦爛中。
☆11、用簡明的語言概括選文的內容,並抒發了什麼感情。(4分)
12、「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這句話中,為什麼說那座橋是「用死亡作橋墩」?(3分)
13、第⑤段中連用兩個「我沒想到」「我更沒想到」好嗎?為什麼?(4分)
☆14、選文結尾對彩虹的描寫有什麼作用?(2分)
15、本部分文字除了歌頌老斑羚拯救種群的無私奉獻精神,贊揚鐮刀頭羊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可貴精神我,還表現了斑羚們的高超技藝,可是第4段卻寫一對斑羚飛渡失敗,這是否影響文章主題的表達?為什麼?(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題(17分)
還能拿什麼來愛你
①五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了,你把我送給了大媽做兒子。
②大媽把我拉到身邊,撫摩我亂糟糟的頭發,似乎猶豫了片刻,點了點頭。
③你好像終於鬆了口氣,眼神輕鬆起來。是那樣的眼神,才讓我小小的心裡忽然充滿了怨恨,你把我拋棄了,你不要我了,你為此感到輕松。
④家裡真的很窮,哥哥和姐姐常常為爭一塊饅頭打得不可開交。寒冷的冬天,我們兄弟姐妹四個人擠在一床被子底下取暖。記憶中的夏天我們總是光著腳度過……
⑤這是你把我送出去的理由嗎?可是你知道嗎?縱然再貧窮,那也是我的家,而你,把我從家裡趕走了,不再讓我叫你媽。
⑥大媽溫和而且耐心地愛著我,愛著一個心裡充斥著屈辱和怨恨的孩子,慢慢地用她飽滿的愛將我一點點改變。我畢竟還小,容易被溫暖。我終於叫她媽的那天,她哭了。
⑦七歲,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和媽跟著父親一一也就是曾經的大伯去了城裡。
⑧興許是我的緣故,媽對你和那個家越來越照顧,走的時候,體面的房子都給了你,還有那些看起來不錯的傢具。那天你一直在看我,後來你伸手想摸摸我的頭,我躲開了。
⑨第二天,我跟著媽離開了生活了七年的鄉村,離開了你。
⑩我沒有想到你會來。秋天的季節,街上剛剛有落葉的日子。那天放學回到家,進門就看見你。
⑪我不知道那時候你多大的年紀,看起來像個老婦人,顏色黯淡的衣服,很久沒有清洗的頭發,還有粗糙的手指。看到我,你充滿著慌張和驚喜,怯怯地喚我:石頭。
⑫別叫我石頭。我粗暴地打斷你,我叫張謙。
⑬你一下不知所措起來,張了張口,沒有說出話。媽端著菜從廚房裡出來,說:張謙,不許這么跟嬸說話,嬸是來看你的。
⑭飯桌上竟然有新鮮的玉米。我不假思索地伸手拿了一個貪婪地啃。這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但那時候你總捨不得在它們正新鮮的時候摘下來煮給我們吃,總要等到熟得咬也咬不動。
⑮媽說:就知道自己吃,嬸大老遠給你背來的,你這孩子,怎麼越來越不懂事。
咯噔一下,我猛地被噎住了,手裡的玉米吃也不是放也不是。你慌忙站起來捶我的背。我咳了一聲,咳出一粒玉米。你說慢點吃慢點,嬸給你拿了好多呢……
我卻失去了吃的興趣,因為是你拿來的。我不想再接受你給我的任何東西——愛,或者其他。你將我送了人,我和你已經沒有關系。
我讀了初中,讀了高中。那些年裡姐出嫁了,哥也娶了媳婦,小妹去了廣州打工,你身體不太好……這些事是媽告訴我的。聽的時候,我一直沉默著。媽說:你考上大學回去看看嬸吧,這些年,她一直惦記你。
我沉默片刻,搖了搖頭。太久了,我不知道該怎樣和你相處,猶如陌生人,是曾經愛過也怨過然後忘記了的陌生人。
⑹ 初一下冊的暑假生活的答案
暑假生活,因為可以讓同學們暫時的告別學業,告別學校,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查字典語文網小編給同學們編輯整理了2013年初一下冊語文暑假作業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共18分)
☆1、探險,既是人類對未知的探尋,也是人類對自身的挑戰。當代詩人汪國真說的好: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請把這句話的上半句或下半句抄寫在田字格內,要寫得正確、規范、美觀。(2分)
☆2、下列加點字讀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驀(mò)然 窺飼(sì) 告罄(qing) 鍥(qì)而不舍
B. 踱(ó)步 粗獷(guǎng) 迸(bèng)裂 參(cēn)差不齊
C. 傾(qīng)刻 庇蔭(yìn) 闊綽 (chuò) 芸(yún)芸眾生
D. 剽(biāo)悍 彷(páng)徨 祈(qǐ)禱 叱吒(chà)風雲
☆3、下列每組詞語都有一個錯別字,請用橫線標出,並將正確字書寫在方格內。(2分)
A、一塵不染 悲歡離和 勇往直前 再接再厲
A B C D
B、盡態極妍 變換多姿 語無倫次 憂心忡忡
C、秩序井然 嘎然而止 石破天驚 相得益彰
D 嘆為觀止 死得其所 略勝一疇 眼花繚亂
4、下列有關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社戲》作者都是魯迅,但前者是散文,後者是小說。
B《口技》選自《虞初新志》,它是一本由清代林嗣和張潮共同編選的筆記小說。
C法布爾的《昆蟲記》,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D我國的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據統計,全國現有的戲曲劇種約有360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
☆5、古詩文和名著閱讀。(4分)
(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相信吧,
(2)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其原句是
(3)《約客》中寫詩人一個人伴著油燈,無聊地敲著棋子的詩句是
(4)《狼》一文中,作者通過敘述故事所生發的議論是
6.下面是一份分別對400名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調查表。請根據這個情況調查表,回答後面的問題。 (6分)
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調查表
類別 主動回答 被動回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小學生 354 88.5% 26 6.5%
初中生 306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1)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什麼問題?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針對這一問題請你提出一條建議。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評卷人
二、文言文閱讀(14分)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7-10題。
[甲]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乙] 約有兩三分鍾之久,彷彿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一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這時台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選自《明湖居聽書》)
☆7、解釋選文中加點詞的含義。(2分)
(1)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2)不能名其一處也
(3)即有無限聲音倶來並發
(4)這時台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8、翻譯選文中畫「___________」的句子。(4分)
(1)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
☆9、兩文都對聲音進行了生動細致的描寫,從修辭上看,甲文主要運用 的寫法,十分有氣勢,乙文則主要運用 的寫法;從內容上看,兩文都寫了主要表演者同時表演多種聲音的情形,其中乙文中與甲文「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相照應的句子是
。(4分)
☆10、從甲乙兩文各選一例,談談運用側面描寫的好處。(4分)
得分 評卷人
三、現代文閱讀(共42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題(17分)
①試跳成功。緊接著,一對對斑羚凌空躍起,在山澗上空畫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每一隻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有一隻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②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橋,那就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駕駛起來的橋。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渡。我十分注意盯著那群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許個別滑頭的老斑羚會從註定死亡的那撥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但讓我震驚的是,從頭至尾沒有一隻老斑羚調換位置。
③它們心甘情願用生命為下一代搭起一條生存的道路。
④絕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躍技藝,幫助年輕斑羚平安地飛渡到對岸的山峰。只有一頭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隻小斑羚空中銜接時,大概力不從心,沒能讓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墜進深淵。
⑤我沒有想到,在面臨種群滅絕的關鍵時刻,斑羚群竟然想出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辦法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我更沒想到,老斑羚們會那麼從容地走向死亡。
⑥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獵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連狗也驚訝地張大嘴,伸出了長長的舌頭叫。
⑦最後傷心崖上只剩下那隻成功指揮了這群斑羚集體飛渡的鐮刀頭羊。這群斑羚不是偶數,恰恰是奇數。鐮刀頭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沒有年輕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墊腳石飛到對岸去,也沒有誰來幫它飛渡。只見它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彎彎的彩虹一頭連著傷心崖,一頭連著對岸的山峰,像一座美麗的橋。
⑧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燦爛中。
☆11、用簡明的語言概括選文的內容,並抒發了什麼感情。(4分)
12、「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這句話中,為什麼說那座橋是「用死亡作橋墩」?(3分)
13、第⑤段中連用兩個「我沒想到」「我更沒想到」好嗎?為什麼?(4分)
☆14、選文結尾對彩虹的描寫有什麼作用?(2分)
15、本部分文字除了歌頌老斑羚拯救種群的無私奉獻精神,贊揚鐮刀頭羊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可貴精神我,還表現了斑羚們的高超技藝,可是第4段卻寫一對斑羚飛渡失敗,這是否影響文章主題的表達?為什麼?(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題(17分)
還能拿什麼來愛你
①五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了,你把我送給了大媽做兒子。
②大媽把我拉到身邊,撫摩我亂糟糟的頭發,似乎猶豫了片刻,點了點頭。
③你好像終於鬆了口氣,眼神輕鬆起來。是那樣的眼神,才讓我小小的心裡忽然充滿了怨恨,你把我拋棄了,你不要我了,你為此感到輕松。
④家裡真的很窮,哥哥和姐姐常常為爭一塊饅頭打得不可開交。寒冷的冬天,我們兄弟姐妹四個人擠在一床被子底下取暖。記憶中的夏天我們總是光著腳度過……
⑤這是你把我送出去的理由嗎?可是你知道嗎?縱然再貧窮,那也是我的家,而你,把我從家裡趕走了,不再讓我叫你媽。
⑥大媽溫和而且耐心地愛著我,愛著一個心裡充斥著屈辱和怨恨的孩子,慢慢地用她飽滿的愛將我一點點改變。我畢竟還小,容易被溫暖。我終於叫她媽的那天,她哭了。
⑦七歲,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和媽跟著父親一一也就是曾經的大伯去了城裡。
⑧興許是我的緣故,媽對你和那個家越來越照顧,走的時候,體面的房子都給了你,還有那些看起來不錯的傢具。那天你一直在看我,後來你伸手想摸摸我的頭,我躲開了。
⑨第二天,我跟著媽離開了生活了七年的鄉村,離開了你。
⑩我沒有想到你會來。秋天的季節,街上剛剛有落葉的日子。那天放學回到家,進門就看見你。
⑪我不知道那時候你多大的年紀,看起來像個老婦人,顏色黯淡的衣服,很久沒有清洗的頭發,還有粗糙的手指。看到我,你充滿著慌張和驚喜,怯怯地喚我:石頭。
⑫別叫我石頭。我粗暴地打斷你,我叫張謙。
⑬你一下不知所措起來,張了張口,沒有說出話。媽端著菜從廚房裡出來,說:張謙,不許這么跟嬸說話,嬸是來看你的。
⑭飯桌上竟然有新鮮的玉米。我不假思索地伸手拿了一個貪婪地啃。這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但那時候你總捨不得在它們正新鮮的時候摘下來煮給我們吃,總要等到熟得咬也咬不動。
⑮媽說:就知道自己吃,嬸大老遠給你背來的,你這孩子,怎麼越來越不懂事。
咯噔一下,我猛地被噎住了,手裡的玉米吃也不是放也不是。你慌忙站起來捶我的背。我咳了一聲,咳出一粒玉米。你說慢點吃慢點,嬸給你拿了好多呢……
我卻失去了吃的興趣,因為是你拿來的。我不想再接受你給我的任何東西——愛,或者其他。你將我送了人,我和你已經沒有關系。
我讀了初中,讀了高中。那些年裡姐出嫁了,哥也娶了媳婦,小妹去了廣州打工,你身體不太好……這些事是媽告訴我的。聽的時候,我一直沉默著。媽說:你考上大學回去看看嬸吧,這些年,她一直惦記你。
我沉默片刻,搖了搖頭。太久了,我不知道該怎樣和你相處,猶如陌生人,是曾經愛過也怨過然後忘記了的陌生人。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⑺ 形容聚精會神地看是什麼詞語
1、目不轉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
【翻譯】:指眼珠子一動不動地注視。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處】:清·吳偉業《張南垣傳》:「某樹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轉視,手不再指。」譯文:在某個樹下某個石頭是可以置身的地方,眼珠子一動不動地注視,手指不懂。
2、目不轉視 [ mù bù zhuǎn shì ]
【翻譯】: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出處】: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陳大郎抬頭,望見樓上一個年少的美婦人,目不轉睛的,只道心上歡喜了他,也對著樓上丟個眼色。」
3、全神貫注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翻譯】: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出處】:近代.葉聖陶《伊和他》:「他指著球里嵌著的花紋,相著伊又相著花紋,全神貫注的,十分喜悅的告訴伊。」
4、屏氣凝神 [ bǐng qì níng shén ]
【翻譯】:指聚精會神,專心致志。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明湖居聽書》: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
5、聚精會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翻譯】:原指君臣協力,集思廣益。後用來形容集中精神,專心一意。
【出處】: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彰)。」譯文:君主大臣們齊心協力,集思廣益。
⑻ ( )息凝神的成語
屏息凝神。
⑼ 觀有哪些讀音
兩個
guān ㄍㄨㄢˉ
(1)
看,察看:~看。~止(贊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無以復加)。~風(a.暗中察看動靜,以定行止;b.觀察民間風俗習慣,生活狀態)。~陣。~賞。~察。~感。參~。
(2)
看到的景象或樣子:~瞻(a.事物的外觀、景象及其留給人們的印象;b.注視,瞻望)。大~。奇~。
(3)
對事物的看法、認識:~點。~念。主~。客~。世界~。
鄭碼:XSLR,U:89C2,GBK:B9DB
筆畫數:6,部首:見,筆順編號:542535
look at;sight;view;watch;
瞅;顧;看;瞥;瞧;視;望;瞻;
觀2
(觀)
guàn ㄍㄨㄢˋ
(1)
道教建築
觀 《釋名》雲:「觀者,於上觀望也」。觀就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觀察台」。史載漢武帝在甘泉造「延壽觀」,以後,建「觀」迎仙蔚然成風。據傳,最早住進皇家「觀」中的道士是漢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漢元帝頑疾而被引進皇宮內的「昆明觀」。從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築稱之為「觀」。
(2)
古代宮門前的雙闕。
(3)
樓台:樓~。台~。
(4)
姓。
鄭碼:XSLR,U:89C2,GBK:B9DB
筆畫數:6,部首:見,筆順編號:54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