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推薦幾本關於漢朝歷史的書籍
1、《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4、《漢武帝傳》
本書是漢武帝劉徹的歷史傳記,以詳實的史料、生動的筆法,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漢武帝傳奇的一生。書中對於漢武帝在政治、經濟、外交、民族關繫上的歷史功績做了中肯的評價。學術價值很高,可讀性強。
5、《後漢書》
《後漢書》是一部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
《後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後漢書》的進步性還體現在勇於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頌正義的行為方面,一方面揭露魚肉人民的權貴,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剛強正直、不畏強暴的中下層人士。
B. 求所有記載漢朝以前歷史的史書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包括虞、夏、商、周。上起原始社會末期的唐堯,下至春秋時的秦穆公。大部分是帝王的號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文字。大體上說,平時的叫「誥」,戰時的叫「誓」,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叫「謨」。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30卷。《左傳》的體例是編年紀事體,內容大部分是傳注史事,敘述《春秋》經文重要史事的過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於魯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17年。《左傳》補充並豐富了《春秋》的內容,不但記魯國一國的史實,而且還兼記各國歷史;不但記政治大事,還廣泛涉及社會各個領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帳式的記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統、有組織的史書編纂方法;不但記春秋時史實,而且引征了許多古代史實。
《國語》,記言體國別史,二十一篇,大致成書於戰國楚年,相傳為左丘明所作。又稱之為《春秋外傳》,和作為《春秋內傳》的左傳並列,兩書互為表裡,互相參證。《國語》是一部歷史文集匯編,關於春秋八個國家史事的記載詳略不同,文風迥異,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為當時各國史官所記載,再經整理潤色而成,至西漢劉向考校最後定型。《國語》以國分類,各自成章,其所記史事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韓、趙、魏三家滅智伯,約五百年的歷史,以記言為主,兼以記事,通過上層統治階級士大夫的言論、辯論來反映歷史事件,探討興衰治亂之根源,史論結合,在史學思想上是一個進步,且其記敘涉及到邊遠地區,也記載了諸如經濟、制度、風俗等方面的內容,可補《左傳》之闕。
《戰國策》,戰國時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初有《國策》、《國事》、《事語》、《短長》、《長書》、《修書》等名稱和本子,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宋時已有缺佚,由曾鞏作了訂補。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西漢帛書,記述戰國時事,定名《戰國縱橫家書》,與本書內容相似。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共33卷,約12萬字。《戰國策》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公羊傳》又稱《春秋公羊傳》、《公羊春秋》,儒家經典之一。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與《春秋》起訖時間相同。相傳其作者為子夏的弟子,戰國時齊人公羊高。《公羊傳》的主要精神是宣揚儒家思想中撥亂反正、大義滅親,對亂臣賊子要無情鎮壓的一面,為強化中央專制集權和「大一統」服務。
《穀梁傳》亦稱《春秋穀梁傳》、《穀梁春秋》,為儒家經典之一。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十四年。體裁與《公羊傳》相似。其作者相傳是子夏的弟子,戰國時魯人穀梁赤。《穀梁傳》則著重宣揚儒家思想的另一方面:重禮義教化和宗法情誼,為緩和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穩定封建統治的長遠利益服務,因而也受到統治階級的極大重視。
《史記》130卷,漢·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大約卒於漢武帝征和三年。漢武帝太初元年,司馬遷開始編寫《史記》。大約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編撰工作。《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漢書》100卷,漢·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父親班彪是一個史學家,曾作《後傳》六十五篇來續補《史記》。《漢書》就是在《後傳》的基礎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隨從車騎將軍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那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絕無僅有的女作者。《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它的記事始於漢高帝劉邦元年,終於王莽地皇四年。
《漢書》的體例與《史記》相比,已經發生了變化。《史記》是一部通史,《漢書》則是一部斷代史。《漢書》把《史記》的「本紀」省稱「紀」,「列傳」省稱「傳」,「書」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漢代勛臣世家一律編入傳。這些變化,被後來的一些史書沿襲下來。
《後漢書》120卷,南朝宋·范曄(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今河南淅川)人。《後漢書》井井有條地敘述了東漢一代的歷史興亡大勢,錯落有致地描畫出東漢一代的社會、民情與人物百態。劉知幾稱贊《後漢書》「簡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補注》),王應麟則說:「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幾人?」(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引)都充分肯定了他這方面的成就。
《三國志》65卷,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生於漢後主劉禪建興十一年,死於晉惠帝元康七年。他在蜀漢做過官,三十歲時,蜀漢政權滅亡,入晉後做過晉平令、著作郎。陳壽寫《三國志》以前,已出現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換)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三國志》中的《魏書》、《吳書》,主要取材於這些史書。蜀政權沒有設置史官,無專人負責搜集材料,編寫蜀史。《蜀書》的材料是由陳壽採集和編次的。陳壽寫書的時代靠近三國,可資利用的他人成果並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沒有條件獲得大量的文獻檔案。我們閱讀《三國志》時,就會發現陳壽有史料不足的困難,內容顯得不夠充實。陳壽沒有編寫志。我們要了解三國時代的典章制度,只好藉助於《晉書》。《三國志》,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
《越絕書》是記載我國早期吳越歷史的重要典籍。它所記載的內容,以春秋末年至戰國初期吳、越爭霸的歷史事實為主幹,上溯夏禹,下迄兩漢,旁及諸侯列國,對這一歷史時期吳越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歷法、語言等多有所涉及。其中有些記述,不見於現存其他典籍文獻,而為此書所獨詳;有些記述,則可與其他典籍文獻互為發明,彼此印證,因而向為學者所重視。
《吳越春秋》,東漢趙曄所撰。清代編四庫全書的官員為此書寫提要,稱其「所述雖稍曼衍,而詞頗豐蔚,其中如伍尚占甲子之日……未免多所附會」。然而,因書中保留了許多史料,後世將其視為史部之書,並不僅僅當作稗官小說看待。
C. 關於漢代歷史的書
易中天的 講漢代風雲人物 可能會對你胃口。
D.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怎麼記載下來的
各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史官記錄當朝歷史,有文字記載和出土文物也能夠證明朝代的存在,中國目前最早的朝代屬商朝,距今3500到3700年,說5000年有點誇大
E. 司馬遷是如何記載漢代以前的事
其他年代也會有些記載的,他走訪了很多地方的。
比如說他漫遊到汨羅江畔,在汨羅江畔,在當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聲朗誦著屈原的詩,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寫《屈原列傳》寫得那麼有感情,他是親自去考察過,他是在學習屈原的基礎上來寫屈原的。比方說,在韓信的故鄉淮陰,他也搜集了許多有關韓信的故事,你比如說他親自去問別人,說當年韓信受胯下之辱,這大家知道,這個典故,韓信為什麼能夠受胯下之辱而不發怒?而不願意去做出非法的事來,忍了。韓信那麼高的個子,從一個流氓兩個腿之間爬過去,如果按照他的個性,一刀就把他殺了。但是如果把他殺了,後來還能夠建功立業嗎?韓信後來幫助劉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漢,封王封個侯,回了故鄉,韓信自己說,如果當初我把你殺了,我就沒後來的建功立業,所以小不忍則亂大謀。
再比如說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還和孔子故鄉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攬衣挽袖、一步一揖,學騎馬、學射箭,學行古禮,以此表達他對孔子的紀念,高山仰止,對孔子的紀念。
再比如講,在孟嘗君的故鄉薛城,他走鄉串巷,考察民風,而且他考察這個地方的民風跟當年孟嘗君好客養士有什麼關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可以這樣說,司馬遷在漫遊的旅程中,不放過任何一個了解歷史的人,不放過任何一個存留於人們口碑上的故事,獲得了許許多多從古籍當中所得不到的歷史材料,同時他深入民間,廣泛地接觸了人民群眾的生活,使得他對社會,對人生的觀察、認識逐漸深入。
此外他遍歷名山大川,飽覽了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了性情,從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學的表現力。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馬遷三十八歲時,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機會閱覽漢朝宮廷所藏的一切圖書、檔案以及各種史料的機會,他一邊整理史料,一邊參加改歷。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國第一部歷書《太初歷》完成,他就動手編寫《史記》。《史記》講了許多能人的故事。
F. 求所有記載漢朝以前歷史的史書 關於漢朝的史書有哪些
《漢書》,《後漢書》,都是二十四史之中,分別是西漢和東漢的官方下史。
G. 古代歷史是怎麼記錄下來的
是通過史官記錄的。
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類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
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歷史。
(7)有聲小說漢代以前的歷史怎麼記載的擴展閱讀:
歷史上的幾位史官:
1、司馬遷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2、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 ,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
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
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後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作者把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實,依時代先後,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順序記寫;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與各方面的關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展能夠一目瞭然。
3、紀曉嵐
紀昀(1724.7.26-1805.3.14),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
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任官50餘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
他的詩文,經後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由紀曉嵐負責編撰的《四庫全書》是一部研究中國文史的重要工具書。
4、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人。漢初楚元王(劉交)四世孫。
治《春秋穀梁傳》。曾任諫大夫、宗正等。成帝時,任光祿大夫,終中壘校尉。曾校閱皇家藏書,撰成《別錄》,為我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等。
劉向校錄群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但是內容混亂,文字殘缺。於是劉向按照國別編訂了《戰國策》。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
全書按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約12萬字。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5、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史官
H. 有聲小說的歷史
1931年,美國國會建立了一個talking-book(可以說話的書)計劃,目的是幫助廣大不能閱讀傳統紙質書的盲人。此計劃被稱為「成年盲人讀書工程」,美國盲人基金會在1932年出版了第一本會說話的書,此後大量出版。到1935年,隨著美國國會向其盲人公民免費提供有聲讀物,有聲讀物的運作日益廣泛。到1992年,美國國家圖書館盲人和肢體殘障服務已為70多萬盲人及殘障人士提供了數百萬免費的有聲讀物。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攜帶型磁帶錄音機的普及,磁帶稱為有聲讀物的主要載體。一些作家注意到有聲讀物的潛在價值,陸續出版了他們的有聲作品,從此作家和出版商意識到決定銷量的並不僅僅是印刷書籍。 到了80年代中期出版音頻業務增長到每年數十億美元的零售額。隨著互聯網寬頻技術的發展、新的壓縮音頻格式和攜帶型媒體播放器的出現,有聲讀物受歡迎的程度大大增加,這預示著網路有聲讀物出版的時代已經到來。 如今,很多的電台和網路電台成為了有聲讀物的製作方,並且這個市場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關注,慢慢進入正規化運作的軌道,像51聽書網、閱耳聽書、酷聽網、幻聽網、天方聽書等都已經開始正式運營有聲小說行業了。有聲小說的發展也促進了播音員的興起,目前網路比較出名的播音員有;艾寶良,單田芳,李野默,青雪,馬路,晨誦無聲,原野,大灰狼,劉忙,高威,姍姍等等。
I. 有沒有關於中國歷史從古到今的有聲小說
中國古代文學的有聲讀物 有聲讀物網 上的有聲讀物資源非常豐富,內容涉及國學經典、成功勵志、啟蒙讀物、兒童故事、成語典故、科普知識、家庭教育、養生保健、生活網路、中外文學、世界名著、小說傳記、散文詩歌、人生哲理、優生優育、經營管理、歷史軍事、外語學習、娛樂休閑等幾十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