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傻大鬧寶萊塢最後講了什麼
後來法汗,萊據,皮亞和反面角色查圖爾來到蘭徹的小島上,皮亞生氣的給了蘭徹一巴掌,又接吻了,法汗.萊據把蘭徹打了一頓,有相擁在一起,查圖爾不知道蘭徹是大發明家王度於是便說蘭徹是失敗者,後來知道蘭徹是王度,拍著自己的內褲說自己不行
總之自己看吧,非常好看,我看了2便不要啊
2. 三傻大鬧寶萊塢里蘭徹的兩個朋友去他家之後為什麼蘭徹不認識他們了最後的結局是啥
真名叫馮查·旺度,他是印度一個富人家的已故園丁的孩子,從小學習很好,六年級可以做出十年級的題,這個富人約定讓小傭人用自己兒子的名字「蘭徹」去讀書,富人出錢,條件是冒名頂替拿到畢業證書後,小傭人就得消失。畢業典禮之後蘭徹按照最初的約定消失並且成為擁有400項專利的大科學家,是「」——查爾圖乃至全世界爭著要合作的對象。同時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學校當老師,用自己的理念去教導學生。
3. 三傻大鬧寶萊塢 結局是什麼
主人公蘭徹憑借他的想像力和創新力成為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並兼任一所小學的校長;另外兩位好朋友也都分別找到了工作,並在多年後幫助「病毒」校長的女兒成功逃離「價標」的婚姻,幫助她與蘭徹再次見面;而那個立下誓約只會背書的查爾圖雖然成為了某知名公司的副總裁,但是無論在什麼方面,他都輸給了蘭徹,最後為了事業合作還脫下褲子請求蘭徹的原諒他的嘲笑,故事在查爾圖追逐蘭徹的滑稽一幕中落下帷幕。
4. 三傻大鬧寶萊塢1結局是什麼意思
結局是蘭徹是個大發明家,查圖爾是與蘭徹簽合同賺錢。
蘭徹才是贏家。
5.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結局
你看完就是知道了嗎??別墅里的蘭徹不是學校的那個!學校那個本名叫旺度。是蘭徹家丁的兒子。替他考學位的。。。最後他的朋友在一個小學校找到了蘭徹,他本名叫旺度。。大團圓結局
6. 三傻大鬧寶萊塢結尾什麼意思啊,為什麼蘭徹不認兩個兄弟了,還有畢業照上也換人了怎麼回事呀
你看的還不是最後,你只是看到兩兄弟以及逃婚的Pia隨著MM去蘭徹家找蘭徹時,發現這個蘭徹不是跟他們一起學習生活的那個蘭徹,而且畢業照上的人也換成這個陌生的蘭徹了。於是他們利用這個陌生的蘭徹的父親的骨灰盒逼他說出了原因:
蘭徹其實不是他們那個兄弟的真名,他也不是富家子弟,他只不過是真正的蘭徹家的園丁的孩子。
由於他從小好學,而且具有理工科的天分,並且並不在乎學歷學籍等,只是想學習知識。
於是真正的蘭徹的父親,一個富貴之家的一家之主,決定所有學費、資助,讓他冒用蘭徹的名字代替蘭徹參加各種學習直到大學畢業拿到證書。然後所有學籍、學位以及獲獎證書等都歸真正蘭徹所有,而這個園丁的兒子自動離開蘭徹家消失。
那個畢業照也是重新將園丁兒子PS成了真正的蘭徹。
故事的結尾是大家通過真正蘭徹給出的聯系方式找到了在貧民區做教師的假蘭徹,受到MM的笑話後,才發現他就是MM苦苦尋覓的發明家……
7. 三傻大鬧寶萊塢結局的地方在那裡啊
拉達克——位於克什米爾東南部,屬於印度控制區。面積45110平方公里。官方語言為藏語(拉達克方言)和烏爾都語。拉達克地居世界屋脊之上,位於喜馬拉雅山南沿與克什米爾山谷的東北面。拉達克全境,介於海拔3,000~6,000米之間,但大部分的居民住在3,000公尺的印度河上源的山谷里。曾是古「絲綢之路」必經的重鎮,首府列城(Leh).
實際是中國領土,這也是為什麼這部影片無法在中國上映的原因。
中國從未承認拉達克屬於英屬印度
1842年8月29日,中英簽署《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主戰場的戰事宣告結束。1842年9月17日,西藏地方政府噶倫(總辦西藏行政事務,受駐藏大臣及達賴喇嘛管轄)索康、藏軍代本比喜與道格拉代表在列城達成停戰協議。協議要點為:1.雙方停戰,各自維持舊有邊界,承諾不使用武力改變;2.雙方按戰前辦法進行貿易;3.拉達克王的王後和兩個王兄弟從西藏回到拉達克,拉達克照舊向西藏朝貢。這一協議,使得西藏地方政府未能將道格拉人逐出拉達克,失去了對拉達克的實際控制,僅維持了拉達克照舊「年貢」的虛名,為以後英國直接侵略拉達克留下可乘之機。但西藏地方政府也未正式承認拉達克歸道格拉人管轄。需要指出的是,該協議簽字的雙方代表僅是各自國家地方當局的代表,而且沒有得到各自中央政府的批准,因此,它只是表示互不侵犯的停戰協定,而不是劃分邊界的條約。而且,所謂維持舊有邊界,指的是西藏地方政府直接管轄的阿里地區,與作為中國西藏藩屬的拉達克王轄區之間的中國內部的行政邊界。道格拉與錫克人的軍事力量在侵略拉達克和阿里的過程中受到削弱。英國利用這一機會,於1845發動對錫克王國的戰爭,古拉伯·辛格統治的克什米爾,在1846年被劃為英屬印度的土邦。接下來,英國就想繼承道格拉的侵略遺產,通過與中國簽署正式條約的形式,把對拉達克的「保護關系」合法化,並廢除拉達克向中國西藏的朝貢制度。1846年,英屬印度總督哈定通過第二任香港總督德庇時,向清朝兩廣總督耆英轉呈了要求劃界通商談判的提議。同時,當時的駐藏大臣琦善也收到了哈定通過邊境頭人和西藏地方政府轉交的內容相同的信件。哈定在信中說,他希望中國西藏地方當局派遣官員,一起劃定英國所屬克什米爾與西藏的邊界。1847年2月11日,道光帝降旨,指示琦善:與英國的關系,以現有條約(即《南京條約》)為准,其餘一切拒絕,維持西藏、拉達克舊界,不與英方劃界;對英交涉由耆英在廣東統一辦理。耆英隨即以「西藏本有定界,毋庸再勘」,駁回英國要求。但英國竟然單方面組織了劃界委員會,在沒有徵得中國西藏和克什米爾土邦同意的情況下,以「分水嶺原則」,劃出了若干點,就草草收場,這條所謂邊界線是非法的、無效的。清廷拒絕與英國劃界,避免了中國領土主權的損失。幾十年後,英國在藏南地區故伎重演,以「分水嶺原則」拋出了「麥克馬洪線」。此後的歷屆中國政府,從未正式承認過拉達克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後,雙方就克什米爾歸屬問題爆發戰爭,戰後印度控制了拉達克。印方曾聲稱,中印邊界西段早在19世紀40年代就已劃定,遭到中國方面的駁斥。直到今天,中印邊界西段問題仍懸而未決。
8. 三傻大鬧寶來島的結局是什麼 蘭徹為什麼會變成另一個人
蘭切只是一個管家的兒子,主人看他喜歡讀書,於是贊助他讀完大學。
條件是畢業證必須是主人的兒子,所以畢業照換了。畢業證也換了。
9. 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最後的結局是怎麼回事兒啊,有點沒看明白。
團聚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