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結局 » 紅樓夢林黛玉蔣夢婕大結局
擴展閱讀
小說免費下txt全文下載 2021-09-14 12:13:28
小說重生追美記百度雲 2021-09-14 12:11:58

紅樓夢林黛玉蔣夢婕大結局

發布時間: 2021-06-17 13:29:41

① 林黛玉最後的結局到底是什麼

林黛玉的結局是:在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禮當天淚盡而死。

林黛玉十七歲那年的正月,王子騰在距離京城的二百多里處被要死,賈府一個月裡面接連失去了兩座靠山,再加上賈寶玉瘋癲,家政又被任命為江西糧道,上任在即,賈府不得不趕緊籌辦賈寶玉的婚事。

二月初二的時候,賈母為了給賈寶玉沖喜,又想起來了金玉的說法,所以和家政商量決定讓賈寶玉和薛寶釵結婚,同時為了隱瞞賈寶玉,鳳姐給賈母和王夫人出了一個掉包計的主意。

初四,賈寶玉和薛寶釵要結婚的消息被傻大姐不小心說漏了最,林黛玉急火攻心,去賈母的院子里找到了賈寶玉,兩個人最後一次坐在一起參禪。

林黛玉問賈寶玉為何生病,賈寶玉笑了笑說是為林黛玉生的病,十一日,林黛玉焚燒了稿子,十二日也就是林黛玉生日的當天,賈寶玉和薛寶釵進行大婚典禮,林黛玉淚盡而亡。

(1)紅樓夢林黛玉蔣夢婕大結局擴展閱讀:

林黛玉是在《紅樓夢》的第三回進入賈府的,在這一回中,主要人物集體大登場,包括賈母、王夫人、賈寶玉、王熙鳳、花襲人等等,使讀者透過黛玉的眼睛,看到了賈府的富貴氣象,以及與眾不同的生活排場。

這一回里,很細膩地鋪陳了黛玉來到賈府的過程,以及整個過程的所見所聞,林黛玉始終是以貴客、寵兒的地位而備受禮遇,她之所以拋父進京都,是來自雙方家長的主張,以及愛與教育這兩方面的考慮。

首先,是外祖母賈母心疼這個六七歲的小女孩沒有母親照顧,所以堅持要接過來照料,而父親林如海也非常贊成這樣的做法,因此即使小黛玉萬般不舍,也還是含淚登船上京。至於賈母、林如海的安排,都是基於依傍教育的考慮,也就是補充母親所給予的母愛與母教。

這都是一個人成長時最需要的要素,也是林黛玉來到北京賈府的兩個目的。黛玉動身以後,走的是京杭大運河,她從揚州出發,一到達終點站北京郊區的通州,就有賈府派來的轎子等著迎接。

轎子從明朝開始就是權力地位的象徵,賈府這樣的安排便顯示出對黛玉的重視,至於那位跟著黛玉一起上京的賈雨村,當然就沒有這樣的禮遇了。當黛玉乘轎抵達賈府的時候,便依照清朝王府的規矩,從角門進榮府。

事實上,王府的正門終年緊閉,人來人往都走角門,曹雪芹也只有在第五十三回寫到賈府在除夕那一天正門大開,可見這是很特殊的貴族階級生活形態,不同於一般。

黛玉進府後,接著與賈府上下各等的人物相見,反映出她在在受到禮遇,賈家同輩的三春可以不去上學,穿上正式的隆重禮服出見,尤其是她直接坐在賈母的身邊,還被摟在懷里。

這就等於與最高權威平起平坐,後來拜見兩個舅母時,也都獲得很親昵的表示,例如大舅母邢夫人牽著黛玉的手,又苦苦留她留下來用飯,後來親自送她到儀門前,還足足看著車駕遠去了以後才轉身回去。

② 紅樓夢大結局中各個人的下場

賈寶玉:出家當和尚。

(2)紅樓夢林黛玉蔣夢婕大結局擴展閱讀:

紅樓夢中主要人物介紹:

(1)賈寶玉——榮國府銜玉而誕的公子,前世真身為赤霞宮神瑛侍者,現世賈政與王夫人之次子。他作為榮國府的嫡派子孫,出身不凡,聰明靈秀,闔府捧為掌上明珠,對他寄予厚望,他卻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學,給那些讀書做官的人起名「國賊祿蠹」。他不喜歡「正經書」,卻偏愛《牡丹亭》《西廂記》之類的「雜書」。他終日與家裡的女孩們廝混,愛她們美麗純潔,傷悼她們的薄命悲劇。

(2)林黛玉——金陵十二釵之冠。林如海與賈敏之女,寶玉的姑表妹,寄居榮國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與寶玉真心相愛,是寶玉反抗封建禮教的同盟,是自由戀愛的堅定追求者。她是書中一位富有詩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劇形象。她美得讓人由衷地心疼和愛憐,更具藝術魅力的是她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她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還閃耀著追求個性解放、爭取婚姻自由的樸素的民主主義思想的光輝。

(3)薛寶釵——金陵十二釵之冠(與黛玉並列),來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媽之女,寶玉的姨表姐。她是一個復雜的矛盾糾葛體。她大方典雅,舉止雍容,既有大家閨秀卓越的氣質,沉靜淡泊、溫柔平和的性格,又有心靈深處隱藏的豪放大度。她對官場黑暗深惡痛絕,但仍規諫寶玉讀書做官。

(4)王熙鳳——來自四大家族之王家,王夫人的內侄女,賈璉之妻,即寶玉表姐及堂嫂。她年輕美麗中透出尊貴,苗條的身段,風騷的體格,不露的威風,貌似可喜,實則可畏。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在榮國府中處於要位,是實際的管家奶奶。她為人處事圓滑周到,圖財害命的事也干過不少。

(5)賈母——來自四大家族之史家,賈府老太太,寶玉祖母。在賈家從重孫媳婦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孫媳婦。她憑著自己的精明能幹,才坐穩了賈家大家長的位置。

(6)晴雯——榮國府的丫鬟。長得風流靈巧,口齒伶俐,針線活猶好。她的反抗性最強,蔑視王夫人為籠絡小丫頭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諷向主子討好邀寵的襲人,抄檢大觀園時當眾把王善保家的痛罵一頓。她的反抗遭到了殘酷報復,病重時被攆出賈府。寶玉偷偷地去探望,她深為感動,當夜悲慘地死去。

③ 紅樓夢續集林黛玉的結局是什麼啊

沒有那個版本是這樣說的吧(我也希望黛玉和寶玉在一起啊)樓上幾位說的「黛玉是在寶玉結婚那幾天,沉湖而死,前面書中,曹雪芹就有埋下伏筆,黛玉和湘雲在凹晶館聯詩時就有湖,暗示黛玉將死在湖裡。
湘雲最後和寶玉的確成為夫妻了,但這已經很後面了,那時賈家完全淪陷,家裡就剩這兩個人,他們也就變成了乞丐,上街乞討,最後湘雲死在了紅樓夢一開始出現的那個二丫家裡」是劉心武解讀的(我不喜歡)
續集有幾個版本,最多的應該是程高版,他說王熙鳳等人策劃了調包計後,本不準任何人泄露,卻被個丫鬟傻大姐無意告訴了黛玉,然後黛玉就有意糟蹋自己,只求速死,免得看見寶玉娶別人,後來正好在寶玉成親那刻病死。之後寶玉中了舉人後做了和尚。

④ 紅樓夢中林黛玉的結局。要詳細的。

紅樓夢中的林妹妹,其結局毫無疑問只有一種,那就是淚盡而亡,但是通向這一結局的途徑有多少,根據前八十回線索,卻是有無數可能性。

首先北靜王的存在不容忽視: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曹雪芹筆下的林妹妹與北靜王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第一次的寶玉將北靜王贈的藿菱念珠轉送林妹妹被拒到後邊秋雨天寶玉穿著北靜王送的漁公雨服被黛玉戲謔,誤開玩笑說自己是畫里的漁婆,再到後邊的寶玉外出祭劉姥姥故事裡的死去的林妹妹,回家後卻告別人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沒了,我覺得這在每個人的命運都藏在某處線索里的小說紅樓夢中,絕對不是巧合,而是蓄意寫之,也可以斷定,林妹妹與北靜王絕對有關系,對這種關系我有幾種猜測:

1.一種是紅樓夢中的林妹妹因為某個巧合無奈嫁給北靜王,卻始終牽掛著寶玉,最終因婚姻不遂而淚盡而亡,

2.一種是假如紅樓夢這部小說中人物確實有原型,那麼很可能是現實中林妹妹的原型與北靜王的原型存在著關系,卻因為某些原因,不一定如實的反映到小說中,卻免不了終有折射。

除了北靜王之外,尚有脂硯齋批語的菖菱伏線一種可能,該說法認為作為賈家草字輩的菖菱負責著賈府的配葯工作,在賈環等人的配合下,為林妹妹配了有害的葯,導致林妹妹與寶哥哥終究無緣。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如舊版電視所編,寶玉隨軍外出,林妹妹每日牽掛,身體衰憊,及至寶玉將歸,林妹妹卻又聞得金玉之姻,一腔期望化為烏有,遂一心求死而亡。

當然這些說法最終都得符合前80回鋪墊:紅樓夢前八十回作者對林妹妹的身體狀況做了很多鋪墊,總寫疾病在慢慢加重,眼淚也在逐漸減少,後文無論那種可能都得與此銜接方為可信。

至於到底是怎樣的經過,版本太多,各有己見,我只能用。。。。。。。等來表示,但是我覺得無論曹公筆下的林妹妹有著怎樣的結局,曹公心中的林妹妹都絕對與北靜王有關聯。

⑤ 新版紅樓夢大結局是什麼

新版紅樓夢大結局是:賈環王仁等人密謀把巧姐賣給番王。寶釵刺激寶玉讀書應考。寶玉和賈蘭離家赴考,邢夫人與賈環要把巧姐嫁給番王,劉姥姥營救巧姐。寶玉走失,襲人嫁人,賈政看見穿著大紅猩猩氈的寶玉,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紅樓夢》是韓三平擔任總製片人,李少紅執導,由蔣夢婕、於小彤、楊洋、白冰、李沁、王龍華、姚笛等主演的古裝愛情劇。

該劇取材自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該劇的故事情節由主次兩條矛盾線索構成的:一條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為中心,另一條線索則是以寧、榮二府及其社會關系為中心,由一些彼此獨立而又互相關聯的情節組成的副線。



(5)紅樓夢林黛玉蔣夢婕大結局擴展閱讀:

從《大明宮詞》到《橘子紅了》,李少紅的作品始終離不開「唯美」二字,為了營造《紅樓夢》亦真亦幻的情景氛圍,李少紅在這方面顯然沒少下工夫。

有幾個片段有點夢幻過頭變陰森的味道。比如寶玉挨打後夢到琪官和金釧兒的場景,琪官背光以剪影方式出現在寶玉床前,投井而死的金釧兒也面目模糊地站在幽暗的角落,兩人都對著寶玉怨懟地說話,此情此景與一些驚悚片橋段著實有些相近,讓不少觀眾不由得心頭一緊。

⑥ 《紅樓夢》里林黛玉的真正結局

林黛玉因故被迫嫁人,賈寶玉因此無耐迎娶薛寶釵,婚後林黛玉因思念賈寶玉淚盡而逝。

林十七歲,正月,王子騰在離京二百多里的地方被葯死,賈府一個月內連失兩大靠山。加之賈寶玉瘋癲,賈政放了江西糧道,赴任在即,賈府不得不加緊籌辦賈寶玉婚事。二月初二,賈母為了給賈寶玉沖喜,又想到金玉之說,遂與賈政議定賈寶玉、薛寶釵婚事;

同時,為了矇混賈寶玉,鳳姐向賈母、王夫人獻掉包計。初四,金玉婚事意外被傻大姐泄密,林黛玉急痛攻心,去賈母院見賈寶玉,二人最後一次參禪。林黛玉問:「寶玉,你為什麼病了?」賈寶玉笑道:「我為林姑娘病了。」

十一日,林黛玉焚稿。十二日,即林黛玉生日當天,賈寶玉、薛寶釵大婚,林黛玉淚盡而逝。林黛玉逝世第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薛寶釵生日,賈寶玉復往瀟湘館,對景悼顰兒 。四月,賈寶玉夢入真如福地(即太虛幻境變形),見到絳珠仙草和瀟湘妃子的幻象 。

(6)紅樓夢林黛玉蔣夢婕大結局擴展閱讀

林黛玉是一個美麗而才華橫溢的少女,她出身於清貧但具有書香風氣之家,早年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賈府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一無所有的她進入了賈府這樣一個富貴繁榮的大家族中,造就了她敏感自卑、小心戒備的性格。外祖母賈史氏因幺女賈敏早亡,憐惜外孫女林黛玉沒有母親,從而格外關照,十歲接到身邊撫養教育。

林黛玉與薛寶釵在太虛幻境才女榜上並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爭,婚姻上的金木之爭,又因同屬正邪兩賦的稟性而惺惺相惜。

⑦ 紅樓夢的大結局

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紅樓夢》的結局,這是毫無疑問的。無生只談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周汝昌先生自然是紅學耆老,如果按周先生的分析,以他偏愛湘雲的程度,一定要把她和寶玉撮合在一起;但是,這個觀點並沒有得到多數「紅迷」和專家們的認可 劉心武先生最近十分活躍,他的觀點也非常多;可是坦率地說,他的很多分析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列舉的部分文獻也有點捕風捉影;真正的「紅迷」和專家們恐怕只是因為他提出了各種新鮮的猜測而禮貌地傾聽,然後為了他曾如此辛苦地整理資料而評價他「這是一種看法」等等,僅此而已。想要真正地了解《紅樓夢》和其中隱諱的內容,建議不要參照劉先生的演說,只把它當野史或外傳來聽,還比較有娛樂性 曹雪芹在後四十回中到底寫了什麼結局,因版本的遺失,今天已經難以考證;不過當年拍攝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集眾多紅學權威之觀點,不但演員陣容空前絕後,情節演繹的結果也應該比較符合曹老的原著: 一、黛玉確實夭亡了,但不是在寶玉娶妻的當天,而是因寶玉出海未歸,擔憂成疾,在夢到寶玉溺水而死的心灰意冷之下,舊病纏身而逝。著名的黛玉焚稿也已經有各大劇種來體現過了。無生最喜歡陳曉旭版的黛玉,形神兼備,楚楚動人。另外,越劇里的王文娟也很有黛玉的風骨 二、寶釵確實是在黛玉死後嫁給寶玉的,而不是因為什麼「調包計」。首先從鳳姐的角度來說,如果她真想給寶玉找一位夫人,她絕對不會挑選能幹到可以分享她的權勢的寶釵,反倒是不通世事的黛玉才是上佳之選;何況從前八十回來看,鳳姐也是一直在想方設法地把寶黛二人相提並論的。黛玉死後,寶玉回來了,萬念俱灰之時產生了自暴自棄的想法,任家人擺布地娶了寶釵(有可能是為了給家族留下一個後代),但是他那時應該就已經看破了紅塵,對家族的興衰不抱什麼期望了 三、寶玉最後的結局應該是潦倒後出家為僧。榮寧二府被查抄後,不可能像續書所寫的,後來獲得了什麼特赦;應該是像電視劇演的那樣,整個家族分崩離析,重要人物或者死去(包括鴛鴦等人的自盡)或者被賣。寶玉是被賈芸和小紅(就是紅玉)設法從獄中救出的唯一一人,續寫中把賈芸寫成了惡人,毫無根據。但是寶玉沒有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而是獨自離開了,途中曾經遇到過著安穩富足的平淡日子的蔣玉涵和襲人夫妻,他只在他們家住了一夜就又不辭而別了(劇中巧妙地交待是因為蔣玉涵把寶釵接來了的緣故,寶玉是有意與寶釵失之交臂)。寶玉後來也曾遇到過被迫賣身為娼的湘雲,但是當時淪為乞丐的他並沒有能力讓湘雲脫離苦海,只能像電視中所演的那樣,他在岸上眼睜睜地看著湘雲被花船上的恩客們拖走並劃船遠離,聽她哭叫著「艾哥哥」(二哥哥),滿心凄慘。一直陪伴在寶玉身邊的,只有黛玉曾經戲謔地形容他們是漁翁漁婆時給他的玻璃綉球燈;後來被官差無賴打破,他仍然留著那些碎片,他對黛玉的深情與專情,可見一斑。最後,他的結局如果不是死去,就肯定和惜春一樣,遁入空門,逃避俗世的煩惱,從此青燈古佛,了此殘生 四、鳳姐最後的結局是貧病交加死於獄中。無生很喜歡鳳姐,也喜歡鄧婕版的鳳姐,除了她,沒人能演活那個角色。她在最後被草席拖出去的鏡頭完全吻合她個人的判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可是她實在是個厲害角色,放在今天,絕對是一流的女強人,超級白領。但是有件事她為自己留了後路,就是曾經善待過劉姥姥,因此老人感恩而從青樓的火坑中救出了鳳姐的獨女巧姐。像古人所說的那樣,太精明的人,無法留下男孩子當後代的吧!曹老在這方面還是很有點迷信色彩的,呵呵! 一部紅樓史,其實就是寶黛釵三人的情感糾葛史,也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把主要人物的結局弄懂了,也就能理解「滿紙荒唐言」,從而痛灑「一把辛酸淚」了——都雲讀者痴,各解其中味吧!

⑧ 請問紅樓夢最後的賈寶玉,薛寶釵,林黛玉最後是什麼結局,詳細點,謝謝!

賈寶玉看破紅塵中舉之後出家為僧,林黛玉得知寶玉與寶釵將成親又誤會寶玉之後為情而死,寶釵有了寶玉的骨肉而寶玉卻離他而去在封建禮數中她只能像李紈那樣養子守寡到老,這是高鶚寫的結局,我覺得曹雪芹得將更悲劇性

⑨ 紅樓夢大結局是什麼

關於結局,眾說不一,列舉幾種,真假自辨。
其一:大膽的推測,有力證據:寶玉曾經去祭奠過金釧,托詞是「北靜王的一個愛妃沒了」,去的是水仙庵,黛玉如果嫁給北靜王後投水自盡(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應該也就是水仙庵中洛神的化身吧?不也就是北靜王的愛妾嗎?(洛神是曹植的愛妃,被當皇帝的哥哥曹丕奪走。)黛玉被寶玉的好朋友北靜王爺奪走,也是有前緣的,記得嗎:賈寶玉路謁北靜王時,把北靜王給的一串珠子給了黛玉,黛玉當時就翻臉了。這可是一個伏筆?如同寶玉把蔣玉菡的汗巾給了襲人,所不同的是,襲人被騙收下了,也就和蔣玉菡結了緣,成了夫妻;但黛玉堅決反對,沒有留下。還有,那個唱戲的小旦,貌似黛玉,湘雲為此還得罪了黛玉,所唱的《離魂》這部戲,也就是影射黛玉的結局。
其二:皆因有詩雲「白茫茫一片真干凈」。寶釵和獲罪的賈家全家老小一起流落,先是和寶玉一起入獄,後來得到襲人蔣玉函夫婦的救助,免去流落街頭之苦,混得一口飯吃。寶玉在大雪之夜離家出走,懸崖撒手,寶釵也終於不知所終。留得片白茫茫大地(雪——薛)真干凈!
其三:一日,行到陵驛地方,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個清靜去處。賈政打發眾人上岸投帖辭謝朋友,總說即刻開船,都不敢勞動。船中只留一個小廝伺候,自己在船中寫家書,先要打發人起旱到家。寫到寶玉的事,便停筆。抬頭忽見船頭上微微的雪影裡面一個人,光著頭,赤著腳,身上披著一領大紅猩猩氈的斗篷,向賈政倒身下拜。賈政尚未認清,急忙出船,欲待扶住問他是誰。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來打了個問訊。賈政才要還揖,迎面一看,不是別人,卻是寶玉。賈政吃一大驚,忙問道:「可是寶玉么?」那人只不言語,似喜似悲。賈政又問道:「你若是寶玉,如何這樣打扮,跑到這里?」寶玉未及回言,只見舡頭上來了兩人,一僧一道,夾住寶玉說道:「俗緣已畢,還不快走。」說著,三個人飄然登岸而去。賈政不顧地滑,疾忙來趕。見那三人在前,那裡趕得上。只聽見他們三人口中不知是那個作歌曰: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誰與我游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賈政一面聽著,一面趕去,轉過一小坡,倏然不見。賈政已趕得心虛氣喘,驚疑不定,回過頭來,見自己的小廝也是隨後趕來。賈政問道:「你看見方才那三個人么?」小廝道:「看見的。奴才為老爺追趕,故也趕來。後來只見老爺,不見那三個人了。」賈政還欲前走,只見白茫茫一片曠野,並無一人。賈政知是古怪,只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