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結局 » 佛教歷史上的三次大結局
擴展閱讀
小說免費下txt全文下載 2021-09-14 12:13:28
小說重生追美記百度雲 2021-09-14 12:11:58

佛教歷史上的三次大結局

發布時間: 2021-09-13 11:10:14

① 求中國歷史上道教和佛教的幾次大辯論時間及結果

如果樓主指的是公開的由皇帝主持的辯論的話.

能查到的就這些了.

公元574年,周武帝親自召集沙門道士進行辯論,辯論十分激烈,智炫甚至當場頂撞周武帝。於是周武帝作出將佛、道一並禁毀的決定。周武帝為此多次召集百官、儒生、道士上殿,讓三教充分發表意見。可是佛教徒卻頗有些「只要主義真」的味道而頻頻進擊,還用阿鼻地獄恐嚇周武帝。周武帝索性答道:只要百姓得樂,我情願去受那地獄諸般苫。話既已說到這一步,閡武帝的滅佛便不可避免了。他一下子毀掉了4萬所以上的寺廟,讓300萬和尚還俗作平民。周齊境內的和尚們這才追悔莫及。這次事件該算是沒有輸贏吧_-|||都是受害者.

唐中宗神龍元年( 705)下詔僧道集於內殿辯論《老子化胡經》真偽,定為偽經,敕令禁毀。

1255年,元憲宗蒙哥命福裕與當時全真教「掌教」李志常展開「御前辯論」,全真輸理,蒙哥下令清查《道藏》偽經,後來,還把佛教排在全真之上。1256年,李志常被氣死。

1258年,新繼位的忽必烈下令舉行第二次佛道「御前辯論」。全真教首席代表為張志敬,佛門仍為福裕,藏傳佛教大師八思巴被命裁定是非。此次全真敗得很慘,參加辯論的道士17人被迫削發為僧,全真《道藏》大皆被毀,200多處道觀改為佛寺。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令佛道二家辯論,裁決權在皇帝手中,終判道家為輸,以此為借口,下詔除(道德經)之外所有的道藏經文印板全部焚毀,這就是歷史上發生的「至元毀藏」事件。

自《老子化胡經》問世以後,其真偽好象一直是佛道之爭的焦點。至於辯論結果如何,看皇帝站在那邊了-_—

② 歷史上的3次滅佛事件都是什麼時候

「三武滅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事件的合稱。這些在位者的謚號或廟號都帶有個武字。
魏太武帝
背景
北魏為了統一北方,鞏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為兵。那時,由於沙門歷來可以免除租稅、徭役,所以銳志武功的魏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四三八)下詔,凡是五十歲以下的沙門一律還俗服兵役。在宰相崔浩的勸諫下,改信寇謙之的天師道,排斥佛教,並漸次發展為滅佛的行動。
北魏太武帝
崔浩出身於著名世族,博覽經史,善於陰陽五行及術數之學,歷仕魏道武帝、魏明元帝、魏太武帝三帝,官至司徒,經常參與軍政機要,深受太武帝的信任;結識寇謙之之後,信奉道教,受其法術。寇謙之早年就熱衷仙道,修持漢末張陵、張衡、張魯創立傳承的五斗米道,隨方士入華山、嵩山學道修煉,自詡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師之位及《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在明元帝末年,寇謙之從嵩山入平城,結交崔浩,常通宵達旦聽崔浩談論古代治亂史,為之嘆美。後來,寇謙之把儒家學說和佛教經律論及齋戒祭祀儀式吸收到道教中來,重新改造五斗米道,以期使後魏帝王容易接納。
魏太武帝始光初年,寇謙之獻上道書,但當時朝野信奉者很少,崔浩於是上書勸諫太武帝,使太武帝因而信奉道教,並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太武帝又在平城東南建立天師道場,自稱太平真君,並親受符籙,興建靜輪天宮,奉祀太平真君,改年號為太平真君,從此篤信道教。
寇謙之的新天師道得到太武帝崇奉之後,自然影響到佛教的發展,但當時太武帝對佛教並無惡意。後來,太武帝發現僧尼不守清規,幹些傷風敗俗的事,遭到太武帝的怨恨,才下令禁僧俗來往。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發現長安佛寺僧人與起兵反魏的胡人蓋吳有關,下令誅殺長安沙門。第二年,下詔各州殺僧人,毀佛像,禁民信佛。一時,北魏佛教受到摧毀性打擊而衰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滅佛事件的「太武滅佛」。
然而,寇謙之對太武帝滅佛活動,不太熱心,甚至反對。他認為道教已處於國教地位,佛教已無力相爭,沒必要排佛;道佛互相融合,可以共處,根本沒有發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而且老子化胡,釋迦牟尼是老子的化身,三教在周朝才開始分家立派,畢竟還是一家。他更認識到以太子晃為首的鮮卑貴族崇佛抑道;排佛過於激烈,勢必影響政局不穩,不利道教。所以,對於執意滅佛的崔浩,多次爭辯利害得失,崔浩不聽。崔浩想施展用儒家思想來治國,削弱貴族勢力。
時間
魏太武帝的廢佛行動,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彈壓沙門,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養沙門,並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門,若有隱瞞,誅滅全門。翌年,盧水的胡人蓋吳在杏城(陝西黃陵)起義,有眾十餘萬人。七年,太武帝親自率兵前去鎮壓,到達長安時,在一所寺院發現兵器,懷疑沙門與蓋吳通謀,大為震怒,下令誅殺全寺僧眾。崔浩趁機勸魏太武帝滅佛,於是太武帝進一步推行苛虐的廢佛政策:誅戮長安的沙門,焚毀天下一切經像。一時之間,舉國上下,風聲鶴唳。
影響
當時太子拓跋晃監國秉政,一向篤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太武帝勸阻,雖然都不被採納,但也由於如此,廢佛的詔書得以緩宣,而使遠近的沙門聞訊逃匿獲免,佛像、經論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國境內的寺院塔廟卻無一倖免於難,史稱太武法難。廢佛後不久,寇謙之病死,崔浩後來也因撰《魏史》,書中蔑視胡族而遭腰斬,其族人被誅者百餘人。廢佛後六年,魏太武帝駕崩,魏文成帝即位,下詔復興佛教,佛教才又逐漸恢復發展。
北周武帝
背景
宇文邕(543—578),字禰羅突,是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他當了十八年皇帝,死時僅三十五歲,史稱北周武帝,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這樣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為什麼滅佛呢?其中的原因是復雜的。首先我們要回顧一下周武帝的出身。宇文護,又名薩保,是宇文泰的侄兒。西魏時,曾任大將軍、司空。556年,宇文泰病重臨終之際,曾要求宇文護輔佐少主,宇文護表面許諾。第二年,他立宇文覺為帝,建北周。宇文覺「性剛果,惡晉公護之專權」。宇文護見他不服,不久將他毒死,另立宇文毓為帝,為北周明帝。北周明帝在位四年後,宇文護又將他毒死,改立北周武帝——宇文邕。在武帝掌權之前,大權為宇文護掌握。宇文護大力推行佛道,因此當時的武帝也對佛道極力的推崇,這可能也是明哲保身迫不得已之舉。
宇文邕
天和二年(567),有一個叫衛元嵩的人給周武帝上書,認為「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因此,他建議周武帝滅佛。公元572年,周武帝誅殺宇文護,把大權收歸己有後,於次年十二月,又召集道士、僧侶、百官再次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這一次,「帝升高坐,辨釋三教先後,以儒為先,道教為次,佛教為後」。把佛教抑為最末,事實上已是滅佛的前奏。當時有些佛教徒不知周武帝用意所在,還一個勁地爭辯不休,說明佛教當在道教之上,心裡很不服氣。而另一些明眼人卻看透了周武帝的心事,指出:「若他方異國,遠近聞知,疑謂求兵於僧眾之間,取地於塔廟之下,深誠可怪。」他們認為周武帝這樣做並不能達到預期目的,因為「但頑僧任役,未足加兵;寺地給民,豈能富國」。
時間
建德三年(574)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一時間,北周境內「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剎伽蘭皆為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後,針對繼續發展的佛教實體,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十分之一的人重新成為國家編戶,這對急需兵源和財力的封建朝廷來講,其意義之重要不言而喻。
影響
周武帝滅佛,時間較長,涉及面廣,觸動深,成績可觀,這一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此當時有人稱贊說:「帝獨運遠略罷之(指滅佛),強國富民之上策」。滅佛事實上也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調年增,兵師日盛。東平齊國,西定妖戎,國安民樂」的作用。正因為北周成功的滅佛運動,才使它國力大大增強,為北周滅齊乃至北周統一北方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佛道二教極度興盛的南北朝時期,周武帝獨樹一幟,毀佛斷道,但並不屠殺僧侶,顯示了其統治的高度靈活性。縱然周武帝個人十分認可甚至是推崇宗教思想,但當宗教的發展與國家機器的運作發生沖突時,他能清醒認識,挈重量輕,果斷抉擇而不拘泥於傳統,實為難能可貴。對比同一時期,即北齊、江左政權的各位封建君主,大多不能正視宗教特別是佛教過度發展給國家帶來之不利而盲目推動,更可襯托周武帝統治政策之靈活。
唐武宗
背景
唐武宗會昌(841~846)年間之排佛事件。世稱會昌法難。
元和十四年(819),唐憲宗敕迎佛骨(即所謂舍利)於鳳翔法門寺。先在宮中供養三天,然後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禮敬,從而再次掀起全國性的宗教狂熱。是時,「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產充施者,有燃香臂頂供養者」(《資治通鑒》卷二四○)。
唐武宗
對此,韓愈從儒家立場出發,予以堅決反對。他上表認為,佛教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國所固有,因而不合先王之道。又說,佛教的流行使「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對封建統治有害而無益。他著重指出:「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義,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於是他斷然提出:「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世之惑。」(《諫迎佛骨表》,《韓昌黎全集》卷三九)並表示,「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此表正與憲宗的奉佛心意相抵觸,且歷數前代奉佛之君運祚不長,因而招致憲宗的盛怒,欲處韓愈以極刑。後經裴度、崔群等人的說情,最後被貶為潮州刺史。
韓愈反佛是在佛教勢力達於鼎盛的情況下進行的,具有比唐初傅奕反佛更為深刻的影響。史稱韓愈「素不喜佛」,信奉孔孟之道。他有感於安史之亂後藩鎮力量強大,中央政權削弱,又有感於儒學的衰微和佛、道的蔓延,曾寫下《原道》、《原性》、《原人》等論文。他在這些論文中認為,只有大力扶植名教,提倡忠君孝親的孔孟之道,限制佛、道的傳播,才能有效地鞏固中央集權的統治。他在《原道》中指出:「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凈寂滅者」;「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今也舉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幾何其不胥而為夷也」。意思是說,佛教背棄綱常名教,有礙國計民生,不合文化傳統,務必予以排斥。
韓愈反佛的出發點和立論根據,是為了強化中央政權的政治經濟利益,確立儒家文化的正統地位,比傅奕涉及的社會和思想問題要深刻得多。為了實現他的儒家政治理想,他在《原道》中提出「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的口號,試圖以行政手段徹底廢除佛教。這一思想為此後唐武宗的滅佛提供了重要依據。而他所提出的儒學獨尊和儒家「道統」,則對宋代理學的形成有明顯影響。
憲宗在唐中期還算是個有作為的皇帝。此後朝政腐敗,朋黨斗爭,國勢日衰,而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數繼續上升,寺院經濟持續發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實力,加重了國家的負擔。唐武宗繼位後,在整頓朝綱、收復失地、穩定邊疆的同時,決定廢除佛教。他認為,廢佛是「懲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濟人利眾」(《武宗本紀》,《舊唐書》卷十八)的唯一辦法。這是武宗決心滅佛的主要原因。
唐武宗即位後,武宗開始了對佛教的整頓。而趙歸真因曾遭京師諸僧的誚謗,常感「痛切心骨,何日忘之」(《宋高僧傳》卷十七),這時便利用武宗對道教的偏信,於宮中「每對,必排毀釋氏」(《佛祖歷代通載》)。他向武宗薦引了道士鄧元起、劉玄靖等人,以聲氣相求,同謀毀佛,加強了唐武宗滅佛的決心。
會昌三年(843)四月,朝廷「命殺天下摩尼師,剃發令著袈裟作沙門形而殺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會昌四年三月,以趙歸真為「左右街道門教授先生」,而「歸真乘寵,每對,排毀釋氏,言非中國之教,蠹耗生靈,盡宜除去。帝頗信之」(《武宗本紀》,《舊唐書》卷十八)。
時間
唐武宗滅佛,實始於會昌初年,而至會昌末年達到高潮。早在會昌二年(842),武宗已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違戒者還俗,並沒收其全部財產,「充入兩稅徭役」(《武宗本紀》,《舊唐書》卷十八)。會昌四年七月,敕令毀拆天下凡房屋不滿二百間,沒有敕額的一切寺院、蘭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還俗。
會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許天下寺院建置庄園,又令勘檢所有寺院及其所屬僧尼、奴婢、財產之數,為徹底滅佛作好准備。同年四月,即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全面毀佛運動。僧尼不論有牒或無牒,皆令還俗;一切寺廟全部摧毀;所有廢寺的銅像、鍾磬悉交鹽鐵使銷熔鑄錢,鐵交本州鑄為農具。八月,下詔宣布滅佛結果:「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余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武宗本紀》,《舊唐書》卷十八)同時還「勒大秦穆護、祆三千餘人還俗」,以使「不雜中華之風」。
影響
從會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違反佛教戒律的僧侶必須還俗,並沒收其財產。此後,武宗陸續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侶人數,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侶蓄養奴婢的數量,很多寺院被拆毀,大量的僧侶被強迫還俗。會昌四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許供養佛牙」,同時規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終南山五台寺、鳳翔府法門寺等有佛指骨之處,嚴禁供養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錢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這些地方受一錢施捨者,背杖二十。到會昌五年(845),又開始了更大規模的滅佛。他下令僧侶40歲以下者全部還俗,不久又規定為50歲以下,很快連50歲以上的如果沒有祠部的度牒也要還俗,就連天竺和日本來的求法僧人也被強迫還俗。日本圓仁和尚在他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詳細記錄了這次「法難」的情況。 根據武宗的旨意,這年秋七月裁並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是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廢毀;下州寺院全部拆廢。長安和洛陽開始允許保留10寺,每寺僧10人。後來又規定各留兩寺,每寺留僧30人。京師左街留慈恩寺和薦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嚴寺。天下各地拆廢寺院和銅像、鍾磬,所得金、銀、銅一律交付鹽鐵使鑄錢,鐵則交付本州鑄為農器,還俗僧侶各自放歸本籍充作國家的納稅戶。如是外國人,送還本處收管。武宗這次大規模的滅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廟4600餘所,拆招提、蘭若4萬余所,僧尼26萬餘人還俗成為國家的兩稅戶,沒收寺院所擁有的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沒收奴婢為兩稅戶15萬人,另外還強制大秦穆護、祆3000餘人還俗。武宗滅佛沉重打擊了寺院經濟,增加了政府的納稅人口,擴大了國家的經濟來源。在「廢佛」的過程中,對其它外來的四教:祅教、摩尼教、景教和回教,也都採取了相應的廢除手段。凡國中所有的大秦寺(景教),摩尼寺,一並撤毀;斥逐回紇教徒,多半道死;京城女摩尼七十人,無從棲身,統統自盡;景僧,祅僧二千餘人,並放還俗。 武宗滅佛的原因可能有多種。主要原因是當時佛教的勢力非常強大,唐武宗在他的旨意中說,佛教寺院的規模比皇宮還要大,十分天下財,而佛有七八,寺院不納稅,對國家財務是一個重大損失。同時僧人過多亦會影響生產活動,造成田荒民飢等後果,影響國家穩定。另一可能是唐武宗本人更加信奉道教,因此打擊佛教。 由於毀佛成功,從而擴大了唐朝政府的稅源,鞏固了中央集權。

③ 佛教四次結集

在印度佛教史上一共有四次的結集現簡單明了的略說之。 第一次結集:第一次結集又稱五百結集或王舍城結集。起因:佛剛滅度後,就有愚痴比丘很高興的說「那老頭子死了,以後再也不會有人來管我們了。」當時大迦葉尊者聽了很悲傷,決心結集佛的遺教。時間:公元前486年(也就是佛滅度後三個月)。地點:王舍城七葉窟。人物:五百阿羅漢。主持人:大迦葉。結果:由優波離尊者誦出律,阿難尊者誦出法。第二次結集:起因:第二次的結集也是佛教的根本分裂,這有南北不同的說法。根據南傳史料的記述,佛教最初的分裂是在第二次結集之後,即釋迦牟尼佛逝世百年後。在這次結集之前,居住在印度吠舍離的許多比丘出現了放鬆散戒律,違反教規的現象。這突出的表現在他們的認為可向人收取錢幣一事上。這些現象這當時一個來自西印度的比丘耶舍所發現,他極為勸告違反的比丘改過,但沒有成功,後經他組織,在吠舍離召開了由印度各地佛教僧團參加的第二次結集。對集在少數有地位的上座長老的主持下通過宣布吠舍離比丘的行為是犯戒的決議。但吠舍離的比丘對這次結集的決議不服從,另外又舉行了一次「大結集」。此後佛教便發生了分裂。認為收受錢幣等「十事」是犯戒的教徒形成了上座部,堅持認為「十事」是合法的教徒則形成大眾部。而根據北傳史料關於佛教分裂的記述與南傳史料有很大的不同。根據《異部宗輪論》和《大毗婆沙論》,佛教最初的分裂是在釋迦佛滅度百年後,由於教徒對一個名叫「大天」的比丘所述的「五事」的看法不同而產生的。大天「五事」的這種觀點為佛教僧團少數有地位的長老所反對,認為這不符合佛教教義,但多數教徒則支持大天的觀點。這樣反對大天觀點的佛教徒形成上座部,支持大天觀點的則形成大眾部。時間:佛滅度100年時。地點:吠舍離城。人物:耶舍比丘,跋耆僧共七百人。內容:有十項稱為跋耆的十事非法。目的:審查此十事的律制非法問題。結果:上座代表一致通過,認為十事非法,但跋耆族比丘不服。影響:第二次結集之後跋耆族比丘雖然失敗,但內心不平,傳說有東方系別行結集,於是東方系的大眾部和西方系的上座部公開分裂為二。第三次結集:起因:阿肓王當時在雞園寺每天供養上萬的出家人,有六萬外道混雜在內,為了清理僧伽的混亂,因而引起了重新結集,整理三藏。主持人:目犍連子帝須。人物:一千名阿羅漢。時間:佛滅後236年,阿肓王治世時期。地點:華氏城。結果:驅逐了分別說以外的正統說論者,編纂了二部《論事》。第四次結集:起因:迦王弘護佛教,鑒於當時的部執紛紜,人各異說,便請教於脅尊者,尊者即答「如來去世,歲月逾邈,弟子部執,師資異論,各據見聞,共為矛盾」。王甚痛惜,於是在迦濕彌羅建立伽蘭,召集了五百位有名的阿羅漢,並以世友尊者為上座,從事三藏的結集。時間:佛滅度後四百年間(迦王治世時期)地點:迦濕彌羅。人物:五百大阿羅漢。主持人:世友尊者。結果:集成了200卷的《大毗婆沙論》。總之,佛教最初經典的結集是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慢慢而成的,由最初的只有經藏,律藏,而至三藏十二部的完成,使佛陀的教法流傳於世,為有緣者所受持,修行,依止。

④ 請詳解總過佛教歷史上三武一帝法難 及根源

【三武一宗法難】

指佛教四次法難。乃我國歷史上皇帝迫害佛教最嚴重之四次事跡:(一)北魏太武帝,聽信司徒崔浩、道士寇謙之之言而壓迫佛教。太平真君七年(446),盡誅長安沙門,破壞一切經典圖像,北魏佛教遂遭毀滅。至文成帝復興之際,始告恢復佛教地位。(二)北周武帝,信納道士張賓與衛元嵩之論,有意廢佛;其時甄鸞、道安、僧勉、靜靄等曾為佛教辯護。建德二年(573),帝即下令廢佛、道二教,毀壞經像,並令沙門、道士還俗,僅選名德者一百二十人安置於通道觀。六年,北周滅北齊,其時雖有慧遠排眾抗辯,然武宗仍對北齊之地行排佛政策。翌年,帝崩,佛道二教始告復興。(三)唐武宗時,宰相李德裕等人排佛,會昌五年(845),帝乃下敕留置若干寺及僧三十名,余皆廢棄,並令僧尼還俗。將佛像、鍾、磬改鑄為錢幣、農具等物,史稱會昌法難。翌年帝崩,宣宗時再興佛法。(四)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帝實行排佛政策,詔令廢止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所(佛祖統紀作三千三百三十六所),又下詔毀佛像,收鍾、磬、鈸、鐸之類鑄錢。其時,鎮州有觀音銅像,靈應頗驗,故雖有詔下,人莫敢近。帝聞之,親往其寺,以斧破銅像面胸,觀者為之顫栗。顯德六年,帝於北征途中,胸發瘡疽而殂。其後,宋太祖統一天下,下詔復寺立像,佛教始告復甦。
上述四次法難中,前二次主要系基於思想上之原因,後二次則系基於經濟上之理由

⑤ 歷史上出現了三次大規模滅佛,他們為什麼要滅佛

1,北魏為了一統北方,推行全民皆兵制度,然而和尚一向是免除賦稅、兵役。北魏太武帝下詔書,凡是低於五十歲以下僧眾全部還俗。並且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天師道,最後逐漸發展為「滅佛」行動。宰相崔浩奉勸北魏太武帝信奉道教,並且前去嵩山祭祀。後來北魏太武帝又自稱太平真君,並且修改年號為太平真君。直到六年後,北魏太武帝駕崩,北魏文成帝繼位,才重新恢復了佛教地位。
2,北周武帝滅殺宇文護,將大權歸攏在自己手上。然後在第二年,召集百官、僧道討論「儒、佛、道」三者地位。最後得出「以儒為先,道教次之,佛教最後」,然而這些只是滅佛的前奏。北齊滅亡後,佛教才算是迎來真的滅頂之災。摧毀四萬多座寺廟,強制命令300多萬僧侶還俗。
3,唐朝武則天作為第一個女皇帝,為了能夠名正言順的登基,曾經藉助佛教的影響穩固了局勢。從這個時候開始,佛教算是到了輝煌時刻。佛教的影響一直持續到唐穆宗、唐敬宗等人,其人數大規模上升,但是也加重了國家負擔。唐武宗即位後,為了重整國務,收復失地,決定展開「滅佛」行動。他認為廢佛是恢復國家強盛的唯一辦法,然而佛教之所以在唐朝這么盛行,其中武則天的推動作用不可被忽略。

⑥ 歷史上的三次大規模滅佛

中國佛教的發展歷程並非一帆風順,不僅有曲折,而且劫難甚多。據「中國通史」等資料記載「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和後周世宗顯德二年(公元954年)」的四次滅佛運動,即稱為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難。

首次法難是在北魏滅掉北涼後,北魏統治者面對錯綜復雜的各種社會矛盾,道武帝為鞏固其統治地位,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屯田、發展農業、注意改善民族關系等,對佛教也較為寬松,故使佛教在較短的五六十年間,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好景不長,後因太武帝聽信了道教的片面言詞,說佛教是外來宗教,不可信之,不如本土道教好而真,再加上其它多種因素,他就斷然放棄了對佛教的支持而轉向道教,將年號也改為「太平真君」,並於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3月,悍然發動了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其運動之慘烈,著實令人可怕,逢寺廟就燒,見僧人不是被殘殺,就是趕出廟門,強行還俗。當然,五台山寺廟也難逃此劫,同樣被焚燒殆盡。這就是中國佛教史上的第一次法難。
太武帝的滅法,從表面上看,已完全被禁絕,但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和公民的個人信仰問題,僅靠暴力行動或是簡單的行政命令手段去打擊是根本不可能如願以償的,往往是事與願違。請看:時隔不到六年,文成帝繼位後的第三年,就將太武帝的滅法措施全部廢除,同時,推行了復興和發展佛教的舉措。他首先在北魏的都城平陽(今大同)附近,大規模地開鑿石窟,接著在五台山被燒毀寺廟的廢墟上大興土木,如對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今顯通寺)首先動工新建,特別是北魏孝文帝即位後,對靈鷲寺又進行了擴建,在該寺周圍又新建了善經院、真容院等十二個院。他不僅在台內大修寺廟,而且在台外,也新建了不少寺廟,如佛光寺、嵌岩寺等。故而佛教發展之快、規模之大、僧人之多和寺廟經濟的急劇增加,實令世人驚嘆。據史料記載,到北齊時,僅五台山寺廟就增到近二百餘處,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詔在五個台頂各建一寺,使佛教發展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高峰。

第二次法難,是在周武帝建德三年,因黃帝宇文覺年幼,大權掌握在堂兄宇文護手中,次年宇文護立宇文邕為帝,即太武帝,建德元年,新帝宇文邕殺了堂兄,自己獨掌朝政,他為維護其統治,在兵制、經濟等方面進行改革後,即首先向佛教開刀,後親率六萬大軍進攻齊,齊亡後,北周統一了北方大部;周武帝(公元578年)死後,子繼位,楊堅輔政,又宣布恢復奉行佛教。次年(公元581年)逼帝禪位,楊堅自立為帝,建立隋朝。

第三次法難,盛唐時期,佛教發展很快,寺廟由政府賜田,並給以免稅、免役等特權,從而使佛教的發展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如五台山的寺廟就猛增到近三百六十餘座,僧尼人數最多時近萬人,這時的五台山就已成為我國最著名的名山之一,也是名符其實的佛教聖地。尤其武則天執政時期,更是佛教的黃金年代,佛教居其它宗教之上,此時,社會上幾乎形成了崇佛學佛熱,社會人士大多數信佛,甚至有的棄官出家當了和尚。寺廟經濟也急劇增加,據史料記載,寺院和地主財富,幾乎占天下財富的十之七八。面對寺院經濟和地方勢力的惡性膨脹,致使國家財政吃緊,正當唐武帝束手無策之際,反佛代表人物唐奕站出來,用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揭露和批判佛教宣揚的唯心史觀,並一針見血地說:人的「生死壽天」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他還把魏晉以來的反佛代表人物編為「高識傳」作為反佛斗爭的武器。唐武帝本來對佛教就很厭惡,這樣下來,就更助長了他滅佛的決心,接著於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四月,下令清查全國寺院及僧侶人數,八月又令限期拆毀全國寺廟4600座和私立僧居四萬多所,如五台山僅留下一個偏僻小廟南禪寺,命令僧尼全部還俗回家,使佛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擊。這就是佛教徒稱之為的「會昌法難」。

第四次法難,是「五代十國」末期的公元954年,後周世宗繼位後,他吸取了歷史上前三次的滅佛經驗教訓,在經濟、政治及軍事方面進行了整頓、改革後,對滅佛沒有採用暴力手段,而是通過行使政府職能下令廢除全國寺院30360所,僧居兩萬多處,迫使僧尼還俗回家,自謀出路,並令將寺廟銅佛全部熔毀鑄錢,國家鑄錢是為了利於商品交換和促進經濟發展。總之,後周世宗的這些重大舉措,對當時經濟發展和加強中央集權都有重大意義。但由於這位封建君主正處在大勢將去的「五代」末期,執政不到六年,就被(宋)趙匡胤滅亡了。
那麼我們從佛教史上的「四次」法難和其它一些相關的問題應如何看待呢。
從封建君主的滅佛看,都有因有果,並非無緣無故,也非一時心血來潮。客觀些講,也是形勢所逼。但對我國眾多文物古跡的嚴重破壞,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從這一點說,也是華夏民族的一大劫難。

⑦ 佛教歷史上著名的第3次「結集」是在什麼時候召開的

大約在公元前253年,在阿育王的支持下,在孔雀帝國的都城華須城召開了佛教歷史上著名的第3次「結集」,即是進行佛教經典的編纂。此次集會歷時9個月,使佛教經典最後成型,經律論三藏皆備。

⑧ 歷史上的3次滅佛事件都是什麼時候啊

佛教自漢明帝傳入中土以來,曾幾度輝煌。佛教最興盛的時候是在南北朝時期和中唐、晚唐時期。當時人們對佛教的狂熱毫不亞於一場全國范圍內對某些人的極端崇拜。如有人當著大眾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鳥,遍體流血卻顏色不變,又有僧人自以鐵鉤掛體,燃點千燈,一日一夜,端坐不動。在這樣的狂熱下,那時的僧尼道眾、廟宇寺院也是遠多於現在,而且那時的僧尼還享有很多的特權。然而盛極必反,宗教也一樣,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反佛運動,其中有三次規模較大,而發起這場運動的皇帝的謚號里都有個武字,所以就稱為「三武滅佛」。
「三武滅佛」又稱「三武之禍」,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事件的合稱。這些在位者的謚號或廟號都帶有個武字。若加上後周世宗時的滅佛則合稱為「三武一宗」。

【北魏太武帝滅佛】
北魏為了統一北方,鞏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為兵。那時,由於沙門歷來可以免除租稅、徭役,所以銳志武功的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四三八)下詔,凡是五十歲以下的沙門一律還俗服兵役。他還聽信宰相崔浩的讒言勸諫,改信寇謙之的天師道,排斥佛教,並漸次發展為滅佛的行動。
崔浩出身於著名世族,博覽經史,善於陰陽五行及術數之學,歷仕北魏道武帝、北魏明元帝、太武帝三帝,官至司徒,經常參與軍政機要,深受太武帝的信任;結識寇謙之之後,信奉道教,受其法術。寇謙之早年就熱中仙道,修持漢末張陵、張衡、張魯創立傳承的五斗米道,隨方士入華山、嵩山學道修煉,自詡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師之位及《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在明元帝末年,寇謙之從嵩山入平城,結交崔浩,常通宵達旦聽崔浩談論古代治亂史,為之嘆美。後來,寇謙之把儒家學說和佛教經律論及齋戒祭祀儀式吸收到道教中來,重新改造五斗米道,期使北魏帝王容易接納。
太武帝始光初年,寇謙之獻上道書,但當時朝野信奉者很少,崔浩於是上書勸諫太武帝,使太武帝因而信奉道教,並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太武帝又在平城東南建立天師道場,自稱太平真君,並親受符籙,興建靜輪天宮,奉祀太平真君,改年號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徒。
太武帝的廢佛行動,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彈壓沙門,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養沙門,並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門,若有隱瞞,誅滅全門。翌年,盧水的胡人蓋吳在杏城(陝西黃陵)起義,有眾十餘萬人。七年,太武帝親自率兵前去鎮壓,到達長安時,在一所寺院發現兵器,懷疑沙門與蓋吳通謀,大為震怒,下令誅殺全寺僧眾。崔浩趁機勸帝滅佛,於是太武帝進一步推行苛虐的廢佛政策:誅戮長安的沙門,焚毀天下一切經像。一時之間,舉國上下,風聲鶴唳。

⑨ 佛教經典共分幾次結集的,具體的時間是佛滅度後的多少年

關於共有幾次集結,時間,集結地和起因在趙朴初所編的《佛學問答》中已經有非常詳細的介紹,我在此就不多說了,請樓主自行查找,很方便的。我在此著重介紹一下第一次經書集結的過程。
第一次集結經典,確實是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也就是靈鷲山。但是共有兩部分人進行了集結。一部分是有大迦葉尊者組織,地點在七葉窟,選取五百名證四果的阿羅漢參加經書集結。據漢傳經典說在世尊滅度後百天開始集結,共耗時三個月,然而南傳經典則說是在次年結夏安居開始集結,共耗時七個多月。由阿難頌出經藏,有優波利頌出律藏。最後集結出三藏:修多羅、毗奈耶和阿毗達摩,也就是經律論。
而另一部分是有另一大弟子富蘭那(不是富樓那,請參考池田大作《我的佛教觀續》)組織的,因大迦葉不同意他們參加集會,所以他們在距離七葉窟70里遠的地方也進行集結,人數更多。他們共集結出經、律、論、雜和密五藏經典。
迦葉所集結的經書,根本上體現了迦葉派重視苦行的思想,正是因為他不選擇有不同意見的人加入集結,才確保了經書集結迅速的完成。後來這一派被稱為上座派。
富蘭那等集結的經書,包容性更廣,代表了更廣泛的人的思想要求,這一派被稱為大眾派。後來的大乘思想便是從這一派別中發展出來的。經典中所記載的大乘經典是由彌勒菩薩等和阿難在鐵圍山集結,後來由龍樹從龍宮取出,多少帶有一些神話色彩,如果客觀的來分析,大乘經典的出去還是應該要仔細研究的。這一點你可以參考一下印順法師的《佛學概論》,對一些大乘經典的成因做了一定的評價。
所以,公正的說,佛教在釋迦牟尼滅度後一百天就開始分裂了,這確實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究竟什麼原因,可能還是由於他傳教的方式比較開放和不重視方法而只重視結果而導致的吧。對佛教的分析,一定要客觀公正,不能參雜迷信的思想。比如:阿難參加集結,卻被迦葉拒之門外。佛教徒對此的解釋很唯美,說是迦葉為了想讓阿難證得阿羅漢果才這樣做的。而實際上呢?如果仔細的推敲一下也就能看到一些不太和諧的因素。

呵呵,這些是我原創的,有些地方和現在主流佛教所宣傳的不相同,屬於非主流的佛教思想吧,所以不知道樓主能不能接受。但是我可以保證,這些都是真實客觀所存在的。

⑩ 、佛教經過了哪三次大的嬗變

佛法本空,經久不變,若會變,則是魔變,叛變,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