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代小說產生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這是本末倒置的說法。理論是伴隨小說而產生的。
『貳』 現代小說注重什麼的剖析
心理?
『叄』 小說主要特點是什麼
小說的特點
(1) 視角獨到,以小見大
(2) 人物形象,個性鮮明
(3) 心靈刻畫,入木三分
(4) 情節安排,匠心獨運
(5) 環境描寫,烘雲托月
(6) 虛構寫實,相輔相成
小說的三要素
(1)人物形象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寫的角度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包括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側面描寫通常以他人或事物來反映該人物,又叫側面烘托。小說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為模特兒,綜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跡,如魯迅所說:「人物的模特兒,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任何一部優秀的小說,總有使人難忘的典型人物。人們可以通過這些藝術典型的鏡子,看到、理解許多人的面目。
(2)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是指作品所描寫的事件發展,演變的全過程,故事情節的一般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故事情節來源於生活,它是現實生活的提煉,它比現實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終,有起有伏,並有一定發展過程的,因而小說情節的展開,也是有段落,有過程的。這個過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時還有序幕和尾聲。在作品中,情節的安排決定於作者的藝術構思,並不一定按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發生、發展的自然順序,有時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時也可顛倒或交錯。
(3)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環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作描寫。一部好的小說總能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而不像科學報告那樣枯燥乏味。作者總是能以優美的文筆、生動的描寫和不可思議的想像把這個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讀者的腦海里。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及花草鳥蟲的描寫,作用是渲染故事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暗示社會環境、深化作品主題;社會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具體背景、處所、氛圍以及人際關系等作描寫,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環境、交代人物的社會關系、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肆』 現代主義小說的藝術特色
現代主義文學屬於20世紀資本主義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文學不主張用作品去再現生活,而是提倡從人的心理感受出發,表現生活對人的壓抑和扭曲。在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人物往往是變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誕的,主題往往是絕望的。
特點:1採用主觀色彩極重的表現法,反對客觀的描寫法;強調主觀隨意的自由聯想。
2在語言形式上,現代主義文學廣泛運用意象比喻、不同文體、標點符號甚至拼寫方法、排列形式,來暗示人的感覺、印象和精神狀態。
3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現代主義文學不注重塑造個性鮮明、性格典型的人物形象,而著重表現人的全面異化,表現人與社會、人與物質、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的全面異化。
4現代主義在藝術形式上特別注重追求新奇怪誕的藝術表現手法。
上述特徵主要表現在象徵主義詩歌、意識流小說、荒派戲劇、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等現代主義文學當中。(也就是說現代文學追求作者自我的觀念和新穎,表達方式多種多樣,突出作者的自我感受)
『伍』 運用現代小說的理念,分析一篇現代國內小說
「你跟我走,去找到泥巴,我幫你把龍貓找回來。」
——《他的國》
剛剛看完了韓寒的新書《他的國》
不知道為什麼從那天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第一眼
書的名字 書的封面
就讓我覺得有種近乎荒涼的憂傷~
最開始 有點失望 除了一貫的無情節風格 連搞笑都沒能很火熱地搞起
到中間 韓寒最擅長的諷刺搞笑手法發揮到淋漓盡致 總有那麼幾個地方 能讓你笑出聲來
可是這些看似很巧妙很睿智很搞笑有時卻又略顯拖沓無聊的文字
一直被一種淡淡的情愫包裹著
說不清是什麼
但我覺得用我的第一感覺「荒涼的憂傷」來形容還是最好
直到剛剛吃完晚飯
捧起書讀到最後一個字
也不直是用眼過度還是怎麼的
眼睛忽然就酸酸的……
看了網上的一段評價:
不論之前韓寒給我留下什麼樣的印象,《他的國》卻讓我看到了一個對我們的時代有所反思的韓寒形象。《他的國》男主人公左小龍近似加繆筆下的「局外人」。他默默關注著他所居住的亭林鎮日益被現代文明侵蝕、糟蹋,人性淪喪,但與「局外人」略微不同的是,他曾試圖改變局面,盡管徒然,但他依然在努力著,在他看來,希望始終在前方。小說中,愛情只是一條副線,主線仍是亭林鎮經濟飛速發展中帶來的環境污染、文化衰竭等問題。因為招商引資,外來廉價勞動力愈來愈多,本地人生存受到壓力,但由於外來人口激增,又促動本地消費,本地人依靠房租、飯館等第三產業獲得不菲收入。由於目光短淺,鄉鎮領導對工業污染、房產商圈地等事情置若罔聞,變本加厲地扶助奸商,損害民眾利益。 韓寒運用想像力,採取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營造了一個變異的亭林鎮,充滿怪誕風格。比較機巧的是,韓寒在書中設置的兩個一直保持清醒的人,除了左小龍,還有盲人劉必芒。劉必芒眼盲心亮,是全鎮惟一與左小龍能夠暢談亭林鎮時事並做出冷靜分析的人。劉必芒不願意宰殺變異動物,導致餐館倒閉,這也象徵著理想主義者在現世的落敗。遺憾的是,劉必芒這一人物形象目前不夠豐滿,很多語言非常概念化、說教化,顯然,這需要韓寒進一步再塑造。 在書中,韓寒以幽默、犀利的語言,自信而張揚地調侃浮躁的社會現實,對官僚主義、「經濟搭台、文化唱戲 」、計劃生育、拆遷、教育、現代派詩歌、「走進科學」等一系列熱點問題,毫不留情地進行後現代式的反諷、嘲弄,包括他的同行、青春文學寫手郭敬明以及他自身都無一例外地成為筆端諷刺的對象。《他的國》里,文化全盤崩潰,大家成了無根的人,成了隨波逐流、趨炎附勢的人。
這段評論寫的很好
作者是從很學術的角度來分析這本書
但我想恐怕韓寒自己看到會笑出來
看他的書這么多年
我想 即使韓寒在寫書的時候有那個抨擊世事的意思
他也定不會很清晰明了地在自己的腦海中構架出要如何揭露如何批判
他的諷刺文字
大半是出於他的寫作的習慣性技法
現在太多的網民在校內啊QQ簽名啊都能寫些這樣的文字
如果韓寒真的是用了心來諷刺
那他就變成魯迅了
不再是個青春作家了
但我覺得他依舊是個大男孩兒
至少寫作上是
~
說起青春
我覺得自己被這本書感動還是因為它觸及到了那個永恆的話題
關於青春 關於成長的話題
從9年前《三重門》里的林雨翔
到如今《他的國》里的左小龍
小說里的主人公長大了
韓寒長大了
我們也長大了
~
是啊
如果不是看到《他的國》 又想起《三重門》
我都快忘了韓寒也是個抒情高手呢
他用自己獨特的手法來寫成長過程中的失落和憂傷
林雨翔,在校學生,「一張落寞的臉消融在夕陽里」
左小龍,無業遊民(算是吧) 「你能發光,你應該飛在我的前面」
無論是林雨翔還是左小龍
他們都在成長的過程中,在青春的歲月里或是青春的尾巴上尋找著生活的方向
生活這個東西真的很玄乎
他可以讓不管是韓寒還是ROY都變得很迷茫
上面評論中作者認為左小龍是試圖改變現實社會的清醒的「局外人」
在我眼裡 左小龍則是一個想實現自己存在意義 默默尋找著生活方向的人
不知道韓寒的生活是怎樣的
但是現在的ROY被考試 工作 賺錢等等等等的東西充斥著
已經很久沒有像去年那樣和電影「into the wild」里的主人公產生共鳴了~~
當然
無論是哪種理解都是對的
人們常說的
「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解讀文學就是再創作」
不過能引發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證明韓寒的文字更有魅力了 呵呵~
好吧
回到韓寒為《他的國》寫的那段序言
「就算你在大霧里開車摩托車飛馳找死,總有光芒將你引導到清澈的地方。」
我們都在尋找著生活的方向,縱然現實有多麼不如意,縱然有多少惆悵多少迷惘,總有光明將我們引導到清澈的地方……
希望最後我們都能找到心中的太陽。
『陸』 中國現代小說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一、小說的觀念
小說,是一種以相對完整的藝術形象體系,細致、逼真地反映社會人生的散文體文學樣式。
和詩歌、戲劇、散文等其它品類的文學樣式相比,它的容量較大,既可以細致深人、多方位地刻畫人物思想性格,展示人物命運;又可以完整地表現錯綜復雜的社會與人生的矛盾沖突;同時還可以具體形象地描繪人物生活的環境。因此,它在整體地、廣闊地、生動逼真地反映復雜的社會生活方面具有的獨到長處,是上述其它幾種文學樣式所不及的。而報告文學、人物傳記、回憶錄之類的文章樣式,由於它們受真人真事的局限,不能如小說那樣可在不違背生活本質真實的基礎上編排虛構。進行深一層次的改造,因此也不如小說在創作上享有較大的藝術自由度。
小說具有三要素,即人物,情節,環境。它以這三要素的有機構成或所呈示出的藝術畫卷反映生活。現代小說打破傳統小說一統獨尊的格局,顯現出異彩紛呈。多元並列的局面,這是藝術創作繁榮的體現。但是,即使在現代小說中,三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所謂「三無」小說,事實上是不存在的,那隻不過是換一種手法、呈別一類樣式而已,一些人之所以提出這種說法,只在於對傳統小說僵硬呆板模式的一種反抗與挑戰。比如人物塑造,現代小說只是沖破傳統「現實主義」的規范,使人物形象除簡單的社會學意義上的「典型化」人物外,又有「原生態」典型形象、心理型「內向化」典型形象與抽象化「象徵性」典型形象等。因此,無論是池莉的《煩惱人生》,王安憶的《小鮑庄》,方方的《風景》等,抑或是王蒙的《海的夢》《雜色》,徐星的《無主題變奏》,殘雪的《阿梅在一個太陽天里的愁思》等,或者是宗璞的《泥沼中的頭顱》,王鳳麟的《野狼出沒的山谷》,周立武的《巨獸》等都絕不能因沒有傳統的「典型人物」而否認其中各具風格的人物形象的存在。在情節安排上,許多現代小說也與傳統故事型小說不同:或淡化情節,如鐵凝的《哦,香雪》,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劉震雲的《塔鋪》,以及殘雪、阿城、汪曾棋的一些作品;或追求情節的詩化,以意境取勝,如何立偉的《白色鳥》,何士黨的《喜悅》,彭見明的《那人那山那狗》等;或使情節抽象化,如張承志的《大坂》,黃燦的《孤島》,韓少功的《飛過藍天》等,所有這些小說,雖沒有了傳統小說起伏跌宕的故事情節,動人心弦的沖突、懸念,但以此證明小說可以不要情節,無疑是淺薄無知的。這里有一個對故事、情節的理性認識問題。英國小說家伊麗莎白·鮑溫論述這個問題時說:「凡是小說就一定包含有故事。但是這些故事可能是在一個你所不熟的或是沒有料到的平面上:它們寫的可能是心理的,情緒的或內在的事物。……而我們應該知道,故事的檢驗標准,正在於它是否是向前發展的。」如果我們擺脫傳統觀念對情節與故事的束縛,而承認只要是動態過程就含情節與故事這一新理解,就自然會對現代小說的情節要素的體現有正確的把握與認識了。
同時,對現代小說中環境背景的抽象化、虛化或怪誕化;對現代小說主題改變過去內涵的單一性(即只將主題理解為思想觀念)而呈多樣品格(即信息、情感、意境、思想觀念等均可成為主題);一反過去圖解說教式、單向指定式,而呈模糊性、多義性與含蓄性體現,也應有科學理解。不能以此為據,認為小說可以不要背景環境,可以不要主題意旨。
簡言之,小說是以人物、情節、環境這三要素有機融合的生動、具體。逼真、自然的藝術畫圖來反映社會人生的散文體敘述文學樣式。
那麼,什麼是短篇小說呢?
人們一般常以字數論定:三五千字,至多萬余言,即歸人短篇小說之列。這種裁判固然有其直接、簡明的優點,卻也含有片面性:因為它沒能涉及小說本質,只限於表象,有時就容易偏頗。比如莫泊桑的《羊脂球》,長達三萬字,按上述規定應為中篇小說,實際上卻是公認的短篇佳作;而魯迅的《阿Q正傳》比《羊脂球》的字數少五千之多,卻進人中篇行列而沒有異議。
那麼,正確劃分的根據是什麼呢?
我認為是:根據小說的具體容量與其把握生活的藝術方式。
就容量而論,短篇小說主要是反映生活中特定的某個「紐結」,一般不做客觀的全景式社會人生展現。魯迅論此道:「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也就是說,對生活中的一個局部、一個側面、一個場景、一件小事、一段心緒,甚至只是一個典型細節,經作者開掘,進而由此及彼、由小見大,從「片斷」、從「點』中使讀者產生聯想或深思,推知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規律,時代的某種精神風貌。
短篇小說這一規定性便決定了它以下特點:除了文字短小精悍外,第一,人物較少,人物關系不太復雜,對人物性格描寫不做多方面展開,一般不展示人物性格的動態變化,多呈靜態顯現。第二,情節簡明,多為單線索,有時甚至沒有什麼故事,只包含幾個、(或一個)場面。第三,環境描寫雖具體,但極簡略,社會背景一般不作展開描述,有的幾乎沒有明顯的背景,只有些抽象暗示。總之,短篇小說的特點是高度單純化:單純的背景,單純的人物,單純的情節,單純的氛圍。英國作家毛姆說:「短篇小說……只是敘述一個事件,或者物質事件,或者精神事件,凡是無助於說明這個事件的細節全部刪掉,這一來就能賦予作品以一種生動的一致性。」在這個認識基礎上再看《羊脂球》與《阿Q正傳》,就可以明白:《羊脂球》篇幅雖長,卻情節單純、環境集中,只寫了一個主要事件,並且這事件的具體背景高度濃縮在一輛逃難的馬車上。因此,它只能是個短篇小說;《阿 Q正傳》中人物雖不比《羊脂球》多,但它情節復雜,過程長久,背景廣闊,反映的社會生活較全面,因此,它當然只能歸人中篇小說行列。
短篇小說的理性觀念,經歷了三個認識階段,即:「縱剖面」說;「橫截面」說;「紐結」說。就中國而論,最早的短篇小說基本上是展現一段相對完整的「縱剖面」。例如《三言》、《二拍》中的篇章,基本上是對人生經歷、世事滄桑的縱向展示。到了「五四」時期,現代小說出現在文壇上,於是產生「橫截面」說。「短篇小說是用最經濟的文學手段,描寫事實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譬如把大樹的樹身鋸斷,懂植物學的人看了樹身的『橫斷面』,數了『年輪』,使可知道這樹的年紀。」胡適在這段話里,不過是用了個比喻,來說明短篇小說以小見大性質,而任何比喻嚴格說都是不確切的。但新中國成立後,許多研究者及一般教科書中,不顧及胡適的全文,偏面地、絕對地沿用「橫斷面」說,並將之現實化。這種觀念,雖指出現代小說打破傳統小說只縱述人生故事的模式而具有了片斷的橫向展示的特點,但畢竟太片面。因為,即使在出色的現代小說中也不乏採取「縱剖面」加以描述的作品,只不過這種縱向剖示是通過幾個重點斷面的邊綴顯示出來,而不同於流水帳式按部就班敘述而已。比如莫泊桑的《項鏈》,契河夫的《寶貝兒》,魯迅的《祝福》,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等等。如果按照「橫斷面」說的嚴格界定,則這些短篇精品便不能歸人短篇范圍,豈不荒唐!於是出現「紐結」說:「現實生活中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而且往往夾纏在一起。其中有大的矛盾,有小的矛盾,有這方面與那方面的矛盾,也有內部與外部的矛盾,然而仔細加以觀察,也往往自成為一個組結。而這個組結,也就是一個單位或個體。對作者來說,取用那大的紐結,就是一個長篇,取用那個小的紐結,就成為一個短篇。這里並沒有什麼橫斷面和整株樹乾等等的分別存在。」應該說,「紐結」說比較確切地反映了短篇小說的本質內容。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中無處不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紐結」,這些「紐結」不受時間空間過於機械的限制,而是從「質」上體現生活現象的各個單元。所有這些單元,既含生活流程的橫向斷面,又不能脫開縱向糾纏。因此,一個「小組結」就較全面、確切地說明了短篇小說的內涵本質。比如何士光的《鄉場上》,反映的是外界社會壓力與自我內心抗爭的一個人生小組結,它以橫斷面(鄉場上小糾紛)為主,同時又穿插著縱向的時代歷史變遷、人事因果牽制。在這個組結中,縱橫兩方面展現恰到好處、缺一不可。再如高曉聲的《李順大的造屋》,以主人公造屋經歷中的奮斗與挫折為紐結,以縱向剖示為主,但又輔以幾個橫斷面的橫繪。在這一組結中,縱橫兩方面互相補充,缺一不可。
現代短篇小說就其內容側重來說,大體有以下幾種類型:
1、情節小說。
情節小說側重於故事的完整性、生動性及趣味性表現。作者既要用細針密線穿綴情節,使讀者獲得清晰的時間、空間感,又要注意將必然性放在偶然性中顯示,使讀者人乎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進而產生一種引人人勝的魅力。情節小說要求故事的首尾銜接照應,情節的節奏與密度的控制,矛盾沖突過程的懸念設置,巧合。誤會的運用等。以中國新時期小說為例,如《尋訪畫兒韓》、《白牙》、《沒有星光的夜》、《剩下的都屬於你》等,從內容側重上看,就都屬於情節小說之列。
2、性格小說。
指以人物性格塑造為主的小說。
由於人物形象是這類小說的表現中心,因此其它兩要素要完全服從於人物塑造的需要:情節不能以生動曲折的故事獨立出現,而必須作為人物性格的歷史來演進發展;背景環境必須緊緊配合人物活動,成為人物性格的表演舞台。
在寫法上,社會生活的縱向敘說不再是作者的致力所在,而重心一般移在了橫向的展開上以此來增加人物具體活動的清晰性。復雜性與深刻性。
在人物形象體現方面,除了寫人物做什麼、怎麼做之外,一般還真實確切地寫出人物為什麼這樣做,進而從外在行動與內心情態雙方面刻畫人物,甚至集中筆墨深人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塑造傳統小說中不曾有過但更能發揮小說特長的心理人物。這類小說名篇特多,如梅里美的《瑪特渥·法爾高納》,屠格涅夫的《本木》,傑克·倫敦的《在甲板的天篷下》,契河夫的《胖子和瘦子》,莫泊桑的《米隆老爹》,以及中國當代作品如《陳美生上城》,《轆轤把兒胡同九號》等等。
3、氛圍小說。
以特定氛圍的藝術意境感染讀者。這類小說中,又可分為三種:
第一,心理情緒型。這類小說不在於刻畫人物性格,而只是展示一種「情境」,一種「心態」。它們不是通過故事情節或人物行動,而是通過人物復雜、微妙的內心意識、情緒的活動來發揮藝術感染力,讓讀者去「感受」作品氛圍,去「體驗」生活對心靈的觸動。比如西方意識流小說及中國當代一些意識流型作品,均屬這種。
第二,外景意境型。這類作品表面沒有作者或作品人物的主觀介人,只「客觀」地描畫出某種社會場面、自然景觀或人物行止。由於其間氤氳著特定的藝術氛圍,故使人讀後產生一種悟性與美感。比如魯迅的《示眾》,何立偉的《白色鳥》等作品,就是此類優秀篇章。
第三,內外融合型。將客觀環境與主觀感受融為一體,造成一種物我相融的藝術氛圍。這類作品如萬之的《網中的夕陽》,何士光的《喜悅》,楊詠鳴的《甜的鐵,腥的鐵》等。
4、抽象小說。
抽象小說是指其藝術體現而言。若按其內質而論,可稱「哲理小說」或「象徵小說」。
這類小說的特點是:將現實社會生活的內涵抽象化,通過象徵符號式文學形象進行哲理演繹,進而表達某種既定觀念、思想或情感。這類小說大多提出並探討帶哲理性的問題,常在較大時空范圍內,對現實社會與人生作整體的思考。因此,抽象小說的人物並不是個人、個性的體現,常常是「人」、「人類」、「生命」、「自我」。「慾望」或某種社會勢力的抽象代表。情節也帶有象徵性,是現實生活與社會矛盾的抽象演繹。其內中環境也大都籠統、抽象,不是現實環境的確指。西方現代派的某些篇章,如卡夫卡的《變形記》、《城堡》,恰佩克的《萬能機器人》等,都屬這類小說。中國現代作品中,如魯迅的《過客》(一般人將它視為散文,因編在《野草》內,而從文學機制而論,則是小說),宗璞的《泥沼中的頭顱》,甘鐵生的《灰蛾和白蛾》,蔡康的《空屋》等,亦可歸人抽象小說之列。
以上四類小說,同時並列於中國當代文壇中,各有優秀篇章,紛呈斑讕色彩,為豐富、繁榮小說創作均做出各自貢獻。
有評論者提出一種論調,似乎小說創作分為幾檔,由低向高:情節小說棗性格小說棗氛圍小說(或稱心理小說)。而且斷言,情節小說以至性格小說終將衰落、消亡,而為心理型「內向化」小說所取代。這未免偏頗而幼稚了。主要原因是他們根本不尊重當代小說的創作實際與廣大的各階層讀者的豐富多端的審美情趣。無論如何,百花齊放、多元競爭是小說天地不可否認的現實。
二、小說的發現
就短篇小說而論,「發現」比「表現」更重要。能不能「發現」小說,是衡量短篇小說作者藝術才具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標准。
如何才能發現?下面,我們分四步來談。
第一步,生活基礎:積累與感受。
要能「發現」小說,就必須有深厚的生活基礎。先要能感受生活,對生活有確切的、獨到的把握,才可能從中提煉出、「真金」來。
對於什麼是生活基礎?怎樣才算「有生活」?有人從寬度上理解,認為小說作者應該到盡可能廣泛的生活領域中去增加見識、擴充視野,於是便有「深人工農兵,深入三大革命斗爭實踐」的號召。有人從深度上理解,認為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深人到所處生活的具體內容中,便能寫出別有新意、發人深省的作品,於是便有「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口生活的深井」之說。我們以為恰當的提法應是:深人確切地感受、認識盡可能多的生活方面,進而獲得對社會、人生的深層次理解。西班牙作家德利維斯談道:「觀察人物的本質,在作品中抓住人物的本質,這是小說家的任務。生活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倫敦或者紐約,對小說家來說不會減去什麼,也不會增加什麼,經驗的取得不在於住地人口的密度,而在於睜著眼睛觀察生活。……世界性產生於對世界的一塊地方,哪怕是一塊小地方,進行尖銳、深刻的觀察,並通過它反映出整個世界、整個生活的面貌。……小說家最崇高的任務是寫好他有幸在那裡生活的那塊地方。」即是說,感受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是主要的。當然,這不是反對作家拓寬視野。德利維斯同時就談到他「周遊世界」的作用時認為,在走過了歐洲、非洲和美洲之後的最大收獲是:重新發現了他的故鄉,也是他小說所應深人表現的卡斯提亞!
對於小說的作者來說,生活的積累與感受不可或缺,但感受更為重要。用筆記本去搜集、記錄各種素材,自然不無壞處,但若不用心靈去真正地參與生活、體驗生活,則無論記錄多少材料也往往沒有用途:因為那隻是你聽來的材料,而不是你感受到的生活。阿·托爾斯泰曾說:「札記本,這是胡扯。只需記很少的東西。與其把生活記在小本子上,不如去參與生活!我提出的這一點作為對『觀察』的補充。」
第二步,觸發點契機
積累了大量的、深厚的生活感受後,在此基礎上,便容易產生創作沖動:因某種觸發點的碰撞引起靈感,形成寫作的契機。寫作契機出現於生活感受與藝術想像的結合之中。
只要具備一定生活積累與一定的藝術素質,觸發點隨處可以產生。王蒙說:「它可能是一個故事的梗概,它可能只是一個畫面,它可能只是一段抒情獨白或者是一句警語,它甚至只是一段風景描寫或一個物的肖象……。」其實,又何止這些?一個閃念,一段夢幻,一種情緒,一種感覺乃至一陣涼風、一場細雨、一棵老樹、一朵落花……均可能成為觸發點,引出創作契機。
觸發點引起強烈的創作沖動,使作者無暇它顧,伏案揮毫、縱情紙筆,似乎不由自主地,一篇小說便「神奇」地產生了。而且,有時竟可出現連作者也驚異不止的優秀篇章棗這確不乏見。但更多情況則是:乘興塗出後,靜心重讀時,往往大失所望。如劉趣所說:「方其搦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則?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實而難巧也。」
因此,出現觸發點,產生了契機,還不能說已經「發現」了小說。它不過提供了開始寫作的一個「機遇」而已。必須進人小說發現過程的下一步。
第三步,構思意向。
構思意向指靈感經觸發之後,對小說未來內容所作的定向想像與聯想。
構思意向可有下列兩種類型:藝術感知型;觀念演繹型。
藝術感知型中,常見的方式有:
聯覺式。作者通過外界或內心某一現象的觸動,引出與之有關聯的別一現象或事物;再作第二重乃至第三、第四重的聯黨想像,進而形成一定范圍的聯想圖景。這種方式,作者並無事先的材料准備,而完全憑藉當時的形象思維,比如因環境的某種特殊性,使作者想到某種曾熟悉的氣氛;又因這氣氛聯及某些有關人、事,又因這些人、事,想到有關人生片斷……
生發式。作者因某種客觀場景。人事,感受到其中的深刻或奇特內涵,為深人探求,於是以這客觀場景、人事為中心,生發開去,將與之有關的各方面內容,縱橫交錯地調動,挖掘出來,進而確定某種寫作意向。
引爆式。作者心中蘊含著某種既定情感,壓抑胸中無由表達,而突然因外界觸發,找到了適當的憑藉物或發泄口,於是,含情乘勢,借題發揮。這外界觸發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可以是場景,也可以是某種情境……將這外在觸發物因內心情感的滲透、充實或引領,升華為藝術之噗,以供進一步定向開鑿。
觀念演繹型構思意向是指作者頭腦中預先有某種觀念、某種思維,當找到某個契機時,即將這種觀念、思維,充實進具體的生活真實內容中去,並通過確切、自然的生活進程,將這種觀念逐步地體現或演繹出來。只要不違背生活的真實,並在形象思維的參與下自然、藝術地展現,則觀念演繹型構思意向是不該、也不能否定的。
如魯迅寫《阿Q正傳》,便是在心中早就蘊積著一種對當時「國民性」的批判性觀念,「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一直想通過小說反映出來,用先生自己的話說即是:「在我心目中似乎確已有了好幾年,但我一向毫無寫他出來的意思」。因為「要畫出這樣沉默的國民的魂靈來,在中國實在第一件難事。」直到後來因某一「機遇」,才將這既定觀念通過「阿Q」這一形象體現出來。即使小說發表之後,魯迅還沒有把握是否已把這既定觀念充分表現出來了:「我雖然已經試做,但終於自己還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夠寫出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我們能說《阿Q正傳》不是優秀篇章么?
至於西方現代派的某些小說,如卡夫卡、格里耶、馬爾克斯的一些短篇,更明顯地是通過抽象的藝術品格對觀念進行演繹了。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它們的價值。
作為構思意向類型、方式,本無高下優劣之分。只一點要注意:對於缺乏藝術修養的作者來說,使用觀念演繹型構思方式確易產生圖解概念式的作品。
第四步,結構核。
結構核是小說結構的生發點、核心,是思想和形象初步結合的意象實體。
作者經過想像、聯想之後,最初的創作沖動已與具體、豐富的生活形象結合了起來,朝著小說創作的具體實現又邁進了一步。在其頭腦中,已經蘊積、活躍著與創作意圖有關的廣闊的生活畫面、人間景象或心理意象。它表明作者關於生活、社會與人生的某種思索與探求得到了初步的定向意念,並同時找到一個形象表達的對象群體。
但到此,尚不可急於下筆,倉促成文。因為,此時作者心境中的一切(包括意念與形象群)雖有初步囊括,卻還很不清晰,很不完整,尚缺乏有機的把握,有時還處於一種飄忽不定、稍縱即逝的狀態,仍具有很大的可變性。
於是,下一步工作就是在構思意向基礎上,對產生。想像出來的意念及物象群體作進一步的辯析、選擇,穩定、定型,即對小說的主體矛盾,小說的人物性格及人物關系,小說意旨取向及深度,應有基本設想。
到這里,結構核出現,小說才真正被「發現」了。
結構核不是抽象的主題思想,也不是一般的題材,而是蘊藏著巨大主題思想能量並對題材中所有內容具有高度吸引力和粘合力的主要事實,是將思想和形象初步結合的最富於啟示力與表現力的意象實體。因此,過於強調構思中感覺以至直覺成分,完全排除理性;或過於強調觀念,全不考慮形象及形象的真實性、自然性,均不可能形成好的構思,當然也就難以發現好的小說。美國當代作家喬伊斯·歐茨也說:「我認為,形象和觀念,這兩者以某種奇怪的方式一起逐步形成,創造出一個令人滿意的,兩全其美的結構來。」
例如,魯迅的《葯》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是:辛亥革命時期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說,因群眾的愚昧帶來的革命者的悲哀。但僅憑這樣一個抽象的主題還無法結構作品。實際上,《葯》的結構核是「革命者的血被愚昧的群眾當葯吃掉了」這樣一個觸目驚心的事實,顯然,在這個事實中,正蘊藏著主題思想的巨大能量。
一般而言,短篇小說的結構核是一個有著深刻內涵的單純的事實(外在事實或內心事實)。即一個集中的矛盾沖突。如陸文夫的《圍牆》,其結構核是:面對亟待重修的圍牆,建築設計所的幾派專家各持己見,長時間扯皮;一旦圍牆被別人修好並受到表揚時,他們又一個個爭相表功,當事後諸葛亮。何士光的《種包穀的老人》的結構核則是:一個垂暮之年幸逢盛世的老農,本來享受「五保」,衣食不愁,偏揀一塊半荒的山坡地種包穀,為的是在去世前了卻一樁心願:用自己的汗水給困難時期出嫁的閨女補辦一份嫁妝。
『柒』 早期中國文人對的觀念與現代小說觀有何異同
早期:嚴謹,紀實,諷刺,有所指的適當想像誇張。
現在:天馬行空,怎麼博眼球怎麼來,看的一時爽,過眼就忘,不值得回憶品味。真有成就是好文的小說你會發現其實內在還是效仿早期的結構。
『捌』 你對現代文學的認識
1中國現代文學起於新文化運動.胡適.魯迅.李大釗和陳獨秀等人帶領中國人.開始了新文化的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進入了新的文學思潮.改變了人們的一些封建觀念.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但是新文化運動中的一些絕對否定的錯誤態度也是毋庸置疑的.2中國現當代文學是在外國文學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特別是西方的文藝思潮對我國現當代文學的影響很大,也很復雜。
首先說西方現實主義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的關系。在「五四」時期,西方的很多文學思潮被引進中國,但「五四」文學卻獨尊現實主義。但是,「五四」文學的現實主義又與西方現實主義不同,它顯現出寬泛化的趨勢。只要是現實主義價值取向所需的,統通作為現實主義。反映了「五四」文學主體心態的開放性。卻也犧牲了其它美學觀念、思潮的獨立性。
其次說說西方浪漫主義思潮與五四浪漫主義文學的關系。「五四」文學在理論上並不提倡浪漫主義,因為覺得它不夠趨時。但有些作家的作品實際上已經有意無意地趨近於浪漫主義了。比如以郭沫若為代表的創造社,創造社是從情感表現角度選擇與接受浪漫主義的。但「五四」文學的浪漫主義並不等同於西方浪漫主義,它帶著濃郁的時代特點,同時又傾向於現實主義。
『玖』 新文學倡導者提出了哪些現代新文學觀念
新感覺派:(海派小說、新感覺主義小說)新感覺派是20世紀30年代產生於上海文壇的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代表作家有劉吶鷗、施蜇存、穆時英、葉靈風等。穆時英被稱為是新感覺派的聖手,海派的大將。新感覺主義源於20世紀20年代的日本。新感覺派內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態,著重病態生活的描寫、畸形的兩性關系及心理等,夜總會、舞場、酒吧、投機家、交際花等是經常描寫的場景和對象;極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覺、印象,把人物的主觀感覺投射到對象中去;對人物的意識和潛意識進行精神分析,著力表現二重人格,並追求小說形式技巧的花樣翻新。代表作有穆時英《夜總會里的五個人》《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覺派開拓了文學表現的內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頹廢、悲觀傾向。
文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簡稱,1938年3月成立於武漢,是抗日戰爭期間全國規模的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組織,發起人包括全國文藝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會推舉老舍為總務部主任,主持"文協"的日常工作。"文協"還提出了"文章入伍"的口號,對鼓勵作家深入現實生和實際斗爭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文協"的會刊《抗戰文藝》是貫通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唯一的刊物,它對推進抗戰文藝運動促進抗戰文藝創作的繁榮,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孤島文學:指抗戰時期上海租界的文學,存在時間是從1937年11月上海淪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日軍侵入租界止。這時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軍侵佔的淪陷區,僅租界內是日軍勢力未到而英法等國控制的地方,故稱"孤島"。文藝工作者利用租界這一特殊環境進行抗日文學活動,稱"孤島文學"。孤島文學最有影響的,一是雜文,孤島作家唐弢、柯靈、王任叔(巴人)等發表了很多緊密聯系現實、愛憎分明的雜文,王任叔和阿英關於雜文曾發生頗有影響的"魯迅風"的爭論,後出版雜文刊物《魯迅風》;二是戲劇活動特別活躍,於伶和《夜上海》《長夜行》等反映淪陷區人民生活和斗爭的劇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國英雄》等南明史劇,歌頌愛國主義和民族氣節,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淪陷區文學: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結束了上海孤島文學的時代,納入了淪陷區文學的軌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的東北淪陷區文學,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以北平為中心的華北淪陷區文學,統稱為"淪陷區文學"。1941年上海完全淪陷時,最有影響的文學雜志《萬象》,團結了一大批在上海的進步作家,發表了大量揭露舊社會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愛國主義理想的作品,如師陀的《無望村的館主》,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等,蘇青的《結婚十年》等。在北平淪陷區,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閑適小品,他的《葯堂語錄》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現了一個民族變節者進退失據的矛盾心靈。
七月詩派:是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重要的現實主義詩歌流派,因胡風主編《七月》得名。代表詩人有艾青、田間和魯藜、綠原、牛漢等。他們以《七月》、《希望》、《泥土》為陣地,強調詩歌中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歷史與個人的融合,多寫自由詩,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詩為主。他們出版過《七月詩叢》《七月文叢》等。該派在革命現實主義雄渾的總風格中,又顯示出各詩人充滿個性的特色。胡風的《為祖國而歌》,牛漢的《鄂而多斯草原》,魯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詩派的代表作。
七月派小說:胡風主持的《七月》、《希望》等雜志,在抗戰時期國統區進步文藝界很有影響。它團結了路翎、丘東平等小說作者,主張在現實主義旗幟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狀態,作品充滿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對於人的心靈的直視力量。這些小說在某種意義上,比七月派詩歌更能體現胡風的理論主張,多數都被編入《七月文叢》,並由胡風親自撰寫序文,故稱之為"七月派小說"。代表作有路翎《財主底兒女們》。
九葉詩派:(中國新詩派)是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一個具有現代主義傾向的詩歌流派。主要成員有辛笛、穆旦、陳敬容、杜運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詩創造》《中國新詩》。它們強調反映現實與挖掘內心的統一,詩作視野開闊,具有強烈的時代感、歷史感和現實精神。在藝術上,他們自覺追求現實主義與現代派的結合,注重在詩歌里營造新穎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們承接了中國新詩現代主義的傳統,為新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戰國策派:該派是1940年前後出現的國統區的一個頌揚國民黨統治、宣傳法西斯主義文藝派別,因出版《戰國策》雜志和在《大公報》開辟《戰國》副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是陳國濟、陳銓、雷海宗等。他們提倡歷史重演說,鼓吹強權政治。在文學上他們力圖使文學恭恭敬敬地為國民黨法西斯政治服務,主張以"恐怖•狂歡•虔恪"為創作的"三道母題",並把文學納入表現恐怖的特務文學和表現狂歡的色文學的軌道。陳銓的話劇《野玫瑰》把國民黨間諜作為民族英雄歌頌,是其創作標本。
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於1942年5月,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相持階段。當時解放區文學的主流是好的,但作家隊伍的思想面貌也存在不少問題。為了總結經驗教訓,克服錯誤觀點,讓文藝給民族解放戰爭以更大助力,在延安召開了文藝座談會。先由毛澤東作了"引言"的發言,經過作家三次討論,毛澤東作了"結論"的發言。"引言"和"結論"合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講話》提出了文藝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方向,強調指出要真正為人民大眾服務,作家必須把立足點移到無產階級方面來。《講話》闡明人民生活是文藝的無盡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藝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獲取無限豐富的藝術源泉,並繼承和借鑒中外優秀文學遺產,這樣才能創造真正為人民大眾的文學。《講話》還論述了文藝與政治的關系,認為文學為政治服務在當時尖銳的斗爭形勢和正確的革命政策下,與文藝真實反映時代歷史風貌和社會心理基本上是統一的,從主要方面說是起了積極作用。總之,《講話》是對五四以來新文學運動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發展,從理論上解決了新文學發展的關鍵問題,對新文學具有重大深遠的指導意義。
民族形式問題論爭:發生在抗戰中期。1939年和1940年,毛澤東先後發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新民主主義論》,提出"為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和"中國文化應有自已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的問題。國統區文藝界在學習和討論中發生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是向林冰的觀點。向林冰的觀點是:1"應該在民間形式中發現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他認為喜聞樂見應以習聞常見為基礎,而民間形式是大眾習聞常見的;2否定"五四"以來新文藝的形式。另一種觀點以葛一虹為代表:1對舊形式全盤否定;2肯定新文藝在民族形式上的努力和成就時,否認新文藝在形式上存在缺點。郭沫若、茅盾、胡風等在撰文討論中,都從形式和內容的辯證關繫上論述民族形式的問題,胡風把民族形式和現實主義、大眾化問題聯系起來,見解獨到,郭沫若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現實生活,茅盾指出新文藝民族形式的建立,要學習吸收中外文藝的優秀之處,要繼續發揚五四以來的優秀作風,更要深入民族現實,提煉熔鑄新鮮活潑的素質。這次討論,是"左聯"時期的文藝大眾化討論在新現實之下的繼續和發展,對新文藝向民族化大眾化方向發展,起了重要影響。
現實主義與主觀戰斗精神論爭:發生於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論爭的一方以胡風為主,胡風撰文論述作家在創作中主觀和客觀的辯證關系,十分強調主觀精神的作用,克服創作中的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偏向,爭取現實主義的勝利。胡風的理論是有深度的、見解獨到的。文章發表後,受到一些人責難。論爭延續到40年代後期,邵荃麟、林默涵、胡繩等發表批評文章,胡風寫《論現實主義的路》進行答辯。
文學與抗戰關系的論爭:1938年12月,梁實秋在他主編的副刊上發表《編者的話》:"與抗戰無關的材料,只要真實流暢,也是好的,不必勉強把抗戰載搭上去。至於空洞的抗戰八股,那是對誰也沒有益處的。"雖不能說他在宣傳文學"與抗戰無關",但他對抗戰文學的態度,卻不無偏頗之處。羅蓀、宋之的、張天翼等撰文批判。郁達夫的《關於抗戰八股的問題》既充分肯定文學為抗戰服務,也批評分析了八股病的原因。
新秧歌運動:是延安文藝座談會以後,《講話》精神在文藝上顯示的最初成績。文藝工作者改變了輕視民間文藝秧歌的態度,與群眾一起,指導改造了舊秧歌,使之成為反映階級斗爭、生產斗爭新內容,熔戲劇、音樂、舞蹈於一爐的小型廣場歌舞劇。1943年春節秧歌鬧得熱火朝天,涌現了一批受群眾歡迎的秧歌劇,如"魯藝"的《兄妹開荒》等。新秧歌運動表現了文藝工作者面向群眾、向工農兵普及的實踐。
"隨感錄"作家群:1918年4月,《新青年》設立隨感錄欄目,專門刊發雜文。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其中有李大釗、陳獨秀、錢玄同、劉半農、周作人等,而以魯迅的雜文最具代表性。這些雜感作者被稱為《新青年》"隨感錄"作家群,這個作家群奠定了雜文在現代散文史上的地位。陳獨秀的潑辣明快,錢玄同的汪洋恣肆,劉半農的爽直幽默與魯迅的犀利凝重,展現了這一作家群的不同風格。而立論堅實、短小精悍、富於戰鬥力,則是其共同傾向。
問題小說:是中國現代小說發展進程中的第一個潮流,出現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間,代表作家有冰心、許地山、葉紹鈞、廬隱、王統照等。他們以五四新文化作為參照,重新思考社會人生問題,並通過小說的形式加以藝術的表現。文學研究會作家的"問題小說"廣泛地涉及婚戀、教育、就業、家庭、婦女、兒童等問題,作家們對社會弊端的敏銳感悟,使五四文學具備了強烈的啟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於急於要表達作者對現實的批判和對人生的思考,社會功利的傾斜使其不免帶有觀念化與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會問題沖淡,削弱了作品的審美價值。代表作有冰心《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等。
鄉土文學:鄉土文學的出現溯源於魯迅的《故鄉》。20年代,現代文壇上出現了一批比較接近農村的年輕作家,他們的創作較多受到魯迅影響,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以農民疾苦為主要內容,形成所謂"鄉土文學"。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魯彥、許傑、許欽文、王任叔、台靜農等。鄉土文學是在"為人生"文學主張的影響和發展下出現的,這些寓居於京滬大都市的遊子,目擊現代文明與宗法農村的差異,在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啟迪下,帶著對童年和故鄉的回憶,用隱含著鄉愁的筆觸,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顯示了鮮明的地方色彩,從總體上呈現出比較自覺而可貴的民族化的追求,開創了現代文學史上堪稱一大創作潮流的風氣。代表作有彭家煌《慫恿》,王任叔《疲憊者》,許欽文《瘋婦》,台靜農《地之子》等。
自敘傳抒情小說: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的最初體式,作者多集中於創造社。創造社的主要成員在日本留學期間,較多地接受了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及近代日本"私小說"的影響,於是強調"本著內心的要求,從事於文藝活動"。主張再現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減弱對外部事件的描寫,而側重於作家心境的大膽暴露,包括暴露個人私生活中的靈與肉的沖突以及變態性心理,作為向一切舊道德舊禮教挑戰的藝術手段。自敘傳抒情小說作為一股創作潮流是從郁達夫1921年出版的《沉淪》小說集開始的。
零餘者:郁達夫小說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實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謂"零餘者",即"五四"時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識青年,他們是遭受社會擠壓而無力把握自己命運的小人物,是被壓迫被損害的弱者。這些"零餘者"同現實社會往往勢不兩立,寧願窮困自我,也不願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他們痛罵世道澆離,或以種種變態行為以示反抗。郁達夫的"零餘者"形象,實際上是對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種自述,並經過拷問自己來探索五四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
小詩體:是在周作人翻譯的日本短歌、徘句和鄭振鐸翻譯的泰戈爾《飛鳥集》影響下產生的。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華、徐玉諾、何植三等人。小詩是一種即興式的短詩,一般以三五行為一首,表現作者剎那間的感興,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詩的出現,一方面表現了詩人對詩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捕捉自己內心世界微妙情感與感受的努力。小詩體在新詩的發展史上具有過渡的意義。
純詩:1926年早期象徵派詩人穆木天在《譚詩——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純詩"這一概念,即"純粹的詩歌"。穆木天所謂的"純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詩與散文有著完全不同的領域,主張"把純粹的表現的世界給了詩作領域,人間生活則讓給散文擔任";二是詩應有不同於散文的思維方式與表現方式,"詩是要暗示的,詩最忌說明的"。早期象徵派詩人提出的"純詩"概念,在其更深層面上,意味著一種詩歌觀念的轉化:從強調詩歌的抒情表意的"表達"功能轉向"自我感覺的表現"功能。
美文:周作人最早從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於1921年發表《美文》,提倡"記述的"、"藝術的"敘事抒情散文,"給新文學開辟出一塊新土地"。王統照、傅斯年、胡適等曾撰文起而應和,冰心、朱自清、郁達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徹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話的迷信。美文作為一種獨立文體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學史上確立。
春柳社:1906年冬由中國留日學生組建於日本東京,因從事演劇活動而在中國早期話劇創始時期產生過重大影響。成員有李叔同、曾孝谷、歐陽予倩等。1907年正式公演《黑奴籲天錄》。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創作活動,演出在東京引起了轟動,其影響達於國內。辛亥革命後,春柳社員陸續歸國。1912年初,陸鏡若在上海邀集歐陽予倩等人成立了新劇同志會,正式從事職業演劇。它始終保持著春柳社的宗旨和傳統作風,因此可算作"後期春柳"。
上海民眾劇社:"五四"以後第一個新的戲劇團體,1921年3月在上海成立。發起者為沈雁冰、鄭振鐸、熊佛西、陳大悲、歐陽予倩等十三人。5月創辦了《戲劇》月刊,這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現的一個專門性戲劇雜志。民眾戲劇社強調戲劇必須反映現實和負擔社會教育的任務,認為它"是推動社會使前進的一個輪子,又是搜尋社會病根的X光鏡"。總的說來,是和文學研究會的"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藝思想基本上一致的。此外,他們還介紹了羅曼羅蘭的"民眾戲院"及西歐的小劇場運動,以助長"愛美劇"的聲勢。民眾戲劇社的主要貢獻是將"五四"革命精神在戲劇理論方面作了充分的發揮,也強調舞台實踐,鼓勵青年學生參加"愛美劇"運動。
國劇運動:1926年,趙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學生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報》副刊上創辦《劇刊》,提倡"國劇運動"。他們主張從整理與利用舊戲入手去建立"中國新劇":在戲劇觀念上,主張發揚傳統戲曲"純粹藝術"的傾向;在戲劇表現上,提出要"探討人心的深邃,表現生活的原力",因而贊賞西方象徵主義與表現主義藝術,進而提出要糅合東、西方戲劇的特點,在"寫意的"與"寫實的"兩峰間,架起一座橋梁,並預言"再過幾十年大部分的中國戲劇,將要變成介於散文、詩歌之間的一種韻文的形式"。——他們的這一設想,帶有濃重的理想主義色彩,由於不適合當時社會的需求,終未能實現,但作為一種選擇的可能性,在現代戲劇發展史上留下了痕跡
『拾』 現代觀念小說特徵
現代小說的最大賣點:言情!
如果沒有情呀愛的,你就不用寫小說了,因為你寫了也賣不出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