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說吶喊彷徨是引領中國現代小說藝術走向成熟的經典之作
《吶喊》與《彷徨》: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標志
一、「表現的深切」----獨特的題材、眼光與小說模式
1、開創「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
2、始終關注著「病態社會」里人(知識者與農民)的精神「病苦」。
3、「看/被看」與「離去--歸來--再離去」兩大小說情節、結構模式。
二、「格式的特別」----「創造新形式的先鋒」
1、借鑒西方小說形式,通過自己的轉化、發揮以及個人的獨立創造,以建立起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例如:《狂人日記》(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等。
2、追求表達的含蓄、節制以及簡約、凝練的語言風格。例如:《故鄉》里那幅「神奇的圖畫」、祥林嫂最後的「肖像」等。
總上,魯迅的《吶喊》、《彷徨》通過獨特的取材,視角和模式,向人們展示了其「反抗絕望」的魯迅哲學內蘊;所建立的中國現代小說新形式,既是自覺地借鑒外國小說形式的結果,也是由不自覺到自覺地借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經驗的結果。因此,不愧為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標志。
請參考!
❷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走向成熟的標志的代表著作有哪些
成書於元末明初的《三國志演義》、《水滸傳》和成書於明嘉靖年間的《西遊記》,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說走向成熟的標志。由它們的帶動,從嘉靖到明末,更是出現了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創作的空前繁榮,特別是出現了由文人作家獨立創作、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長篇世情小說《金瓶梅》,對以往創作依附於歷史或神怪題材來說,是一大突破,也是中國長篇小說的一個新發展。短篇小說中大量文人創作的擬話本的產生,從題材到藝術風格,也是對僅供講唱的話本的一個新進步。
❸ 哪一部小說的問世標志著中國現代文學,報告文學作品的創作已經走向成熟
夏衍的報告文學作品《包身工》發表於1936年,它的發表標志著中國現代報告文學走向成熟。
中國現代文學的基本特徵:
1,首先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窮則思變的結果。
2,其次是中國文學自身發展演變的結果。
3,外國文學,文化的巨大影響。
基本介紹:
中國現代文學是在中國社會內部發生歷史性變化的條件下﹐廣泛接受外國文學影響而形成的新的文學。它不僅用現代語言表現現代科學民主思想﹐而且在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法上都對傳統文學進行了革新﹐建立了話劇﹑新詩﹑現代小說﹑雜文﹑散文詩﹑報告文學等新的文學體裁﹐在敘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寫手段及結構組成上﹐都有新的創造﹐具有現代化的特點﹐從而與世界文學潮流相一致﹐成為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文學。
❹ 簡述小說發展的歷程
小說發展的歷程
1、先秦兩漢萌芽:神話傳說、寓言故事與史傳文學等。
2、魏晉南北朝的雛形:志怪與志人,實錄。干寶《搜神記》為志怪小說代表,「發明神道之不巫」;劉義慶《世說新語》為志人小說代表作,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名士風流軼事。均缺乏自覺的小說創作意識。短小,語言精煉,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注意人物言行的描寫。為後來的小說發展打下重要基礎,但它們還不是成熟的小說作品,只是粗陳梗概的小說雛形,是從「叢殘小語」到成熟小說的過渡。
3、唐代的成熟:軼事小說、志怪小說、傳奇小說三類。
1)古典小說在唐代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是,作者有了自覺的小說創作意識及由此而決定的小說新的審美特徵。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三十六:「變異之談,盛於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幻設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也講到唐人「始有意為小說」。
2)唐代傳奇與六朝志怪之間一個重要區別就是現實性大大增強,描寫社會人事,關注現實人生,由神怪走向現實。題材擴大,大致而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A、愛情婚姻:元稹《鶯鶯傳》、白行簡《李娃傳》、李朝威《柳毅傳》、蔣防《霍小玉傳》、陳玄佑《離魂記》等;B、俠義英雄:杜光庭《虯髯客傳》、袁郊《紅線傳》、裴鉶《昆侖奴傳》《聶隱娘》等;C、歷史題材:陳鴻《長恨歌傳》;D、夢幻題材:沈既濟《枕中記》、李公佐《南柯太守傳》等,實際上是借夢的形式來反映現實生活。
3)唐代傳奇的創作藝術成就也遠遠高於六朝小說。A、故事情節完整、曲折、生動;B、人物形象的描寫,以各種手法表現人物的性格。C、語言方面,文辭華艷,很有文采。人物對話生動傳神。
4、宋元的開拓:話本小說。
1)話本小說來自民間的「說話」藝術,屬於通俗白話小說,它萌芽於唐代,繁榮於宋元,從此以後,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就出現了文言與白話兩條道路。
2)「說話」藝術的產生與城市經濟的發展直接相關,市民階層的壯大,文化娛樂的需求。於是「說話」藝術便隨之出現。當時的「說話」分為四家:A、小說(銀字兒),特指短篇故事,內容多現實故事。B、說經,又分為「說參請」(講賓主參禪悟道等事)和「說渾經」(多包含滑稽、詼諧內容)。C、講史,指講長篇歷史故事,以說為主,有說有評,又稱平話。D、合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大概是兩人表演,對答指物詠題,沒有什麼故事,可能跟小說的發展關系不大。四家中,「小說」、「講史」與小說發展密切相關。
3)話本小說特點:
A、小說創作的目的有了很大的不同。完全是為了滿足聽眾的文化娛樂的需要,這一目的決定其題材內容、形式體制、表現手法及藝術風格等多方面特點。這些特點往往由聽眾的社會地位、生活經歷和審美趣味所決定,同時又反過來影響群眾的思想和審美趣味,在長期發展中,便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通俗小說的藝術傳統。B、短篇小說的話本,在題材內容上幾乎都是反映現實生活的,因此其中人物形象就由志人、傳奇的官僚、知識分子而變成主要是城市下層人民(包括手工業者、商人、妓女等),而且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主要是市民階層的。
C、表達的語言是在口語的基礎上加工提煉而成的白話,通俗性是其最鮮明的特色。
D、故事性強,有頭有尾,線索清楚,生動曲折,善於布置懸念,非常引人入勝。
E、注意寫人,特別是注意展示人物的命運。在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時,多從其自身的語言和行動來刻畫,而且多在故事的流動發展過程中完成,很少靜止的剖析性的心理描寫。
G、在結構形式和表現手法上,開頭常有「入話」,中間或結尾處,常穿插或引入詩詞韻語。
總之,宋元話本使得中國古典小說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為明清小說的繁榮打下堅實的基礎。
4)話本小說的題材內容與代表作品:
小說話本的題材內容可分八種:靈怪、煙粉、傳奇、公案、朴刀、桿棒、神仙、妖術等,其中傳奇講愛情故事,靈怪、神仙、妖術講神鬼精怪的故事,公案講判案的故事,朴刀、桿棒將英雄好漢的故事,煙粉講婦女的故事,切多與鬼魂有關。比較重要的是愛情故事、公案故事和英雄好漢故事。描寫愛情的作品有《碾玉觀音》、《快嘴李翠蓮記》、《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志誠張主管》等;表現判案的作品有《錯斬崔寧》、《簡帖和尚》等,寫英雄好漢故事的作品有《宋四公大套禁魂張》等。宋元話本以宋為主,大多已經亡佚。明代出現一些集本,如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熊龍峰的《通俗小說四種》、馮夢龍的「三言」(又收入明代作品)。
今存講史話本有:元代刊印的《全相平話》五種(武王伐紂平話、七國春秋平話、秦並六國平話、前漢書平話、三國志平話),另有《新編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等,大致而言,講史話本比較粗糙,思想以上價值不高,但對後來的長篇章回小說的創作積累了經驗。
5、明清的繁榮:
1)繁榮的標志有三:A、古典小說的各種形式體制都已經完備、成熟,出現了全面繁榮的局面。話本、擬話本、白話長篇小說、文言小說中的志怪體與傳奇體。B、作家輩出,名作如林。明代的「四大奇書」,清代的《儒林外史》《紅樓夢》《聊齋志異》等。C、現實主義藝術,在創作方法和具體的表現手法上,都已走向成熟,總的特色是豐富、細膩、深刻。
2)明清小說的發展,有四個值得注意的傾向和特點:A、從無名的廣大群眾與文人作家相結合的集體創作,發展為文人作家獨立創作。B、在題材內容上,由寫歷史題材發展為寫現實題材,特別是轉到細致地描寫日常家庭生活,通過普通而平凡的生活現象的描繪,反映重大的社會主題,《金瓶梅》的出現。C、在藝術表現上,從重情節發展到更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在人物描寫上,又主要是帶有理想色彩的傳奇式的誇張描寫發展到寫實,即通過真實、豐富的細節來表現人物,表現生活。人物和生活情狀更貼近於現實。D、長篇小說從題材內容上劃分,產生了幾種最具特色的小說類型:歷史演義小說、英雄傳奇小說、神魔小說、人情小說、諷刺小說、公案俠義小說等。E、出現了兩部帶有總結性的作品:《紅樓夢》是古代長篇小說的總結,《聊齋志異》是古典短篇小說的總結。
6、近代的轉型:1840-1919 古代到現代的過渡與轉型。
1)近代小說特點:A、數量多。B、小說與現實政治斗爭結合緊密,主流是反帝反封建。「四大譴責小說」。C、應政治斗爭需要而作,故藝術上提煉不夠,比較粗糙。D、受西方小說的影響,在小說的形式與敘事模式上都產生了新的特點,同時又保留了傳統的章回小說形式。
2)形成近代小說以上特點的主要原因:A、社會與時代的變化。帝國的入侵、政府的腐敗無能,引起了文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注,故通過小說形式來揭露和抨擊社會政治。B、新的小說理論的興起,對小說社會作用的認識有了極大的提高。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C、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產生和發展,印刷業的發達,新聞報刊雜志的大量出版發行,為小說的創作與發表提供了客觀條件。D、翻譯小說的大量出現,必然對小說創作產生巨大的影響。
3)近代小說中影響最大的是「譴責小說」,代表作有李伯元《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此外,還有俠義公案小說文康《兒女英雄傳》、石玉昆《三俠五義》。及寫倡優生活的狹邪小說:陳森《品花寶鑒》、魏子安《花月痕》、韓邦慶《海上花列傳》
革命小說:陳天華《獅子吼》、黃小配《洪秀全演義》等。
❺ 茅盾的子夜對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創作有什麼貢獻
《子夜》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1896一1981創作的長篇小說,原名《夕陽》。矛盾 初版印行之時1933年即引起強烈反響。瞿秋白曾撰文評論說:「這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一九三三年在將來的文學史上,沒有疑問的要記錄《子夜》的出版。」《〈子夜〉和國貨年》歷史的發展證實了瞿秋白的預言。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日本著名文學研究家筱田一士在推薦十部二十世紀世界文學巨著時,便選擇了《子夜》,認為這是一部可以與《追憶逝水年華》普魯斯特、《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媲美的傑作。 茅盾的小說,素以全景式地展現宏闊的社會生活畫面見長。《子夜》的舞台設置於三十年代初期上海。作家並沒有截取某條小巷或某個街角,而是從居高俯視的視角,整體展示這座現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資本家的豪奢客廳、夜總會的光怪陸離、工廠里錯綜復雜的斗爭、證券市場上聲嘶力竭的火並,以及詩人、教授們的高談闊論、太太小姐們的傷心愛情,都被組合到《子夜》的情節里。同時,作家又通過一些細節,側面點染了農村的情景和正發生的中原的戰爭,更加擴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從而實現了他所設定的意圖:「大規模地描寫中國社會現象」,「使一九三零年動盪的中國得以全面的表現。」當然,茅盾的「大規模」「全面」描寫,並不是把各個生活片斷隨意拼帖在一起。他精心結構,細密布局,通過主人公吳蓀甫的事業興衰史與性格發展史,牽動其它多重線索,從而使全篇既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場景,又沿著一個意義指向縱深推進,最終以吳蓀甫的悲劇,象徵性地暗示了作家對中國社會性質的理性認識:「中國沒有走向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中國在帝國主義的壓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子夜〉是怎樣寫成的》 茅盾近乎以寫史的態度創作小說。《子夜》的情節,是被鑲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這一真實的歷史時空里的。它以民族工業資本家吳蓀甫和買辦金融資本家趙伯韜的矛盾、斗爭為主線,生動、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開始,趙伯韜拉擾吳蓀甫進行公債投機,而吳蓀甫又聯合其他資本家組成信託公司,想大力發展民族工業,因而與趙伯韜產生了矛盾。趙伯韜依仗外國的金融資本做後台,處處與吳蓀甫作對,加上軍閥混戰、農村破產、工廠的工人怠工、罷工,盡管吳蓀甫和同夥竭盡全力,拚命掙扎,最後也沒有改變全盤失敗的命運。這幕悲劇說明,在帝國主義的侵略、控制、壓迫下,中國的民族工業是永遠得不到發展的。 原著背景廣闊,人物眾多,情節復雜;語言簡潔,細膩,人物性格鮮明,心理刻畫生動。本書雖是簡寫本,仍可約略觀賞到原著的藝術風貌。 小說中描寫的一些情景,如公債交易、蔣馮閻大戰等,都是有據可查的真實的史實。《子夜》把這類非虛構性的話語引進小說,與虛構性話語融匯、輝映,應該說是相當大膽而富有創造性的文體試驗。《子夜》的史詩品格,無疑得益於「詩」與「史」兩種語言巧妙調適與組合。 《子夜》在整體布局上具史詩般宏闊,但細節描寫的筆觸又極為委婉細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顫動的波紋。這一特點,早在三十年代,吳宓先生就曾指出過並大加贊賞,稱《子夜》「筆勢具如火如荼之美,酣姿噴薄,不可控搏。而其細微處復能婉委多姿,殊為難能可貴。」茅盾認為吳宓的評論真正體會到了「作者的匠心」。《我走過的道路》。 優秀小說家茅盾具有社會科學家的氣質,擅長以嚴謹的理性思辨剖析社會現象,構建長篇巨制。《子夜》是茅盾最優秀的社會分析小說。通過對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等人物的刻畫,展示了30年代初中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卷,史詩性的再現了中國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買辦資產階級、統治階級重壓下的悲劇命運。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具有雙重性格:一方面強大、自信、有抱負、有手腕;另一方面卻軟弱、空虛。一方面對帝國主義、買辦資產階級、封建官僚不滿;另一方面又敵視工農。節選片段中,細致地描寫了他在走向失敗過程中的掙扎與抵抗,表現了他外強中干、似強實弱的個性特徵。
❻ 老舍曾與誰三人的長篇創作,構成現代長篇小說的三大高峰
1,茅盾。
長篇小說:
《子夜》、《蝕》三部曲 、《腐蝕》、《虹》 、《鍛煉》 、《霜葉紅似二月花》 、《霜葉紅似二月花》續稿 、《多角關系》
2,巴金。
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共三部),《寒夜》。
3,老舍。
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大波的生日》,《貓城記》,《離婚》,《火葬》,《四世同堂》,《正紅旗下》。
❼ .中國現代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童話是【 】
葉聖陶與中國童話
葉聖陶年1923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作家童話集。這部童話集,既「給中國的童話開辟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也為我國現代兒童文學奠定了基礎,明確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向。(1)葉聖陶的童話都是以兒童為宗旨的。在他的童話中,童心童趣的幻想得到了發揮和表現,展示了文學童話的特殊魅力。葉聖陶的創作繼承發揚了西方童話的優良傳統,使我國文學童話創作有一個很高的起點。(2)因為童話被葉聖陶看做是「兒童小說」,所以現實主義色彩賦予他的童話幻想以更多寫實的內容,在童話的幻想世界裡,一切形象都是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稻草人》的創作,為幻想地表現現實找到了新的途徑,形成了中國童話的民族特色:具有鮮明的思想傾向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適合中國兒童聽讀心理和習慣的極強的故事性;簡潔樸素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口語。
隨著歷史的發展,經過幾代童話作家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童話創作逐漸走向成熟,特別是到了新時期,童話創作獲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在創作實踐中,作家們開始了對傳統童話觀念的突破性思考,樹立新的童話觀念,強調童話的文學性,重視兒童思維特點和美感熏陶作用。思想解放帶來了童話創作的繁榮局面,出現了不同的創作傾向,形成了不同的創作風格,構成了新時期童話的多元化的藝術格局:(1)富於喜劇效果的熱鬧派風格。以情節的奇幻怪誕、曲折熱鬧和人物的誇張、變形等為特色,採用幽默、諷刺、漫畫和喜劇乃至鬧劇的表現形式,展現異乎尋常的想像力;(2)追求純凈幽美的抒情風格。著意突出因奇異幻化而產生的濃郁的抒情色彩,注重意境、詩情和哲理的交融;(3)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發揮童話譏諷時弊、教育兒童的作用,但同時追求趣味性和快節奏。總之,新時期的童話創作更著重於追求強化童話的審美意識、沖破自然法則的約束、充分發揮童話的幻想作用,反映出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帶來的觀念變化,使孩子們從固有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中解放出來,獲得真正的審美愉悅。
❽ 建國後長篇小說創作
建國後第一部以知識分子的成長史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是A .《紅岩》B .《透明的紅蘿卜》C .《青春萬歲》D .《青春之歌》
❾ 為什麼說茅盾的子夜標志著現代長篇小說走向成熟
《子夜》是「五四」以來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中最早出現的一部長篇小說。作者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站在時代的高度,運用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歷史地、具體地、深刻地反應了20世紀30年代初期舊中國廣闊的社會生活,成功地塑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典型形象。
《子夜》的問世,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在長篇創作方面的發展起了開辟道路的作用,同時也表明了茅盾先生的創作已進入了成熟時期。
(9)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創作走向成熟擴展閱讀
《子夜》的寫作意圖與當時中國社會性質的論戰有關。當時大致有三個論點:
一是認為中國社會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質,工人、農民是革命的主力,革命領導權必須掌握在共產黨手中;
二是認為中國已經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應該由中國資產階級來擔任;
三是認為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可以在既反對共產黨所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也反對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夾縫中取得生存與發展,從而建立歐美式的資產階級政權。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在仍作為一種人們啟蒙的文學領域無疑迫切需要一部劃時代的正確分析中國現狀和出路的作品的出現。
就作者本人而言,茅盾始終秉承「文學表現人生」的創作主張,這種主題的創作也正與此吻合。基於這種社會現實、政治需求和作者立場等因素的推動有了《子夜》的主題——以吳蓀甫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企業王國」的最終失敗告訴我們中國並沒有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也無法引領中國革命的道路,中國的最終出路要通過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群眾的革命來實現。
❿ 當代長篇小說創作的第一個高峰出現在什麼時期
當代長篇小說創作的第一個高峰出現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古華的《芙蓉鎮》、莫應豐的《將軍吟》、李準的《黃河東流去》、張潔的《沉重的翅膀》、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李國文的《冬天裡的春天》、魏巍的《東方》、等很多部優秀作品。
希望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