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古典文學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中國古典文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四、風兼殘雪起 河帶斷冰流――中唐詩歌
四、風兼殘雪起 河帶斷冰流——中唐詩歌中唐是一個變革與創新的時期,詩壇總體呈現創作繁榮而風格多元的局面。中唐詩人多,大約570人,詩歌數量最多,約19000餘首,詩歌流派也最多,所以被稱之為「中唐之再盛」。這時社會矛盾增多,盛唐那積極浪漫的熱情和理想退潮了,嚴峻、冷酷的現實使詩人們不得不傾向冷靜的觀察與思考。而盛唐詩歌在藝術上所達到的成熟完美的境界,也為中唐詩人在詩歌藝術的創新與開拓上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中唐詩歌無論在內容還是藝術上,都出現了竟相創新的局面。(一)、大歷詩風所謂大歷詩風是指從代宗大歷至德宗貞元(766—805)三、四十年間詩壇的的創作風貌。這一時期活躍於詩壇的詩人,主要是劉長卿、韋應物、「大歷十才子」及李益等人。從總體來看,這一時期的詩人其青年少時期都是在盛唐渡過的,因而都保留著對盛唐時代的美好記憶,後來又都親身經歷了「安史之亂」,目睹了戰亂的悲慘情景,……
❷ 明清小說有那1000個
太多了 建議參考一下書目
《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1年版。
《中國古代小說網路全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國古代小說的歷史變遷》,《魯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中華書局,1980年。
張俊:《清代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敦煌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
張稔穰:《中國古代小說藝術教程》,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三聯書店1994年版。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浦安迪:《明代小說四大奇書》,中國和平出版社1991年版。
黃霖、韓同文選編:《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丁錫根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
陳洪:《中國小說理論史》,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潘建國:《中國古代小說書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❸ 中國古代小說源流是在哪呢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小說」一詞最早出現於《莊子》,意思是「瑣屑之言」(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先秦兩漢時期所謂「小說」實際指的是出於街談巷語、內容荒誕淺薄、形式短小雜亂的雜記雜說,與後來「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意義完全不同。真正具有故事性並對後來的小說有著源頭意義的是神話、宗教傳說和史傳文學,以及諸子散文中的寓言等。
神話傳說富於想像,內容多與創世造物、自然、戰爭和發明創造相關,如「女媧補天」、「大禹治水」、「黃帝戰蚩尤」、「後羿射日」,自然質朴,開創了神怪題材,為後世小說的發展提供了母題和想像空間。先秦諸子多善於用譬喻的方式說理,留下許多生動的寓言故事,如「葉公好龍」、「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淺近簡短,精闢形象。史傳文學具有高超的敘事藝術,奠定了我國古代小說基本的敘事結構,其人物描寫、歷史題材和教化作用也對小說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古代小說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初具規模。這一時期作品數量較多,內容豐富,主要分為兩類:談論神鬼的「志怪」與記錄人物軼聞瑣事的「志人」。「志」是記錄的意思,志人志怪小說受史傳文學「直筆實錄」觀念的影響很深,這時期的作品雖然在結構、情節、人物描寫等方面有了基本的形貌,但缺少藝術的虛構。如志怪集《搜神記》,作者干寶是東晉史學家,他在《搜神記序》中表明自己力求「實」「信」的態度,明確寫作目的就是證明鬼神的存在。《搜神記》的內容包括地理博物、鬼神靈怪、佛法靈異幾個方面,其中一些以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傳說為題材的怪異故事有著反映社會現實的作用,表達了人民的情感態度,如「干將莫邪」的復仇故事,長期以來為人們所樂道。
這一時期重要的志怪小說還有南朝人劉義慶編撰的《幽明錄》,記錄了許多關於現實生活中道人俗士的奇聞異事。劉義慶還編撰了魏晉南北朝最重要的志人集《世說新語》,主要記錄魏晉時期名士們的逸聞軼事,是一部品評人物的小故事集。《世說新語》語言簡約生動,特別在人物刻畫方面有相當高的藝術成就,對後世有著深刻的影響。
西廂記插圖一般認為,中國小說的真正開端是在唐代,「至唐人始有意為小說」(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唐代出現了許多文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後世稱之為「傳奇」,如《鶯鶯傳》、《任氏傳》、《南柯太守傳》、《昆侖奴》等。傳奇是唐代繼魏晉志人志怪後新興的一種文學樣式,發展興盛是在中唐時期,題材涉及愛情、豪俠、歷史、仙夢等,其中愛情題材佔有極大比重而藝術價值尤高。
愛情傳奇以真實、熱烈、生動、深切的男女戀情撼動人心,把異聞和言情相結合,反映現實生活。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大都有著青春浪漫的願望、果敢大膽的追求、頑強不渝的抗爭、勇敢堅貞的品格,追求真愛,生死不渝,但是往往因地位卑微得到凄冷殘酷的悲劇結局。可以說,愛情傳奇的興盛代表了唐代傳奇的成熟,是唐傳奇全盛時期的主要內容。唐代傳奇語言華美,情節曲折完整,人物性格鮮明,標志著中國短篇小說體製成熟。
宋、金、元代,小說全面發展,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傳奇和志怪作品,如傳奇小說選集《雲齋廣錄》、志怪小說集《夷堅志》。另一方面,話本小說悄然興起,與文言小說分流,並逐漸成為後來小說創作的主要流脈。話本即「說話」的底本,「說話」是市井中以說唱方式演出,取悅聽眾的一種表演形式,在宋元時期得到充分發展,日益繁盛。它以內容世俗化、語言口語化為主要特徵,話本小說繼承了這些特點。話本小說有固定的體制,一般分為入話、正文和結尾三個部分,通常開頭用一首或一組詩詞引起話題,結尾再用一首詩詞作總結。其題材內容以愛情和公案為主,還包括靈怪、朴刀桿棒、神仙妖術等,代表作品有《碾玉觀音》、《簡貼和尚》、《錯斬崔寧》、《西湖三塔記》。
元未明初,是中國小說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出現了《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等長篇章回小說。章回小說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唯一形式,它在宋元講史話本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分章敘事,分回標目,每一章回內容相對完整,可以自成一個段落,但各個章回之間又相互聯系,連綴成一個整體。
長篇章回體通俗小說是明清文學的主要代表。明代(1368—1644)「四大奇書」《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詞話》帶動了歷史演義小說、英雄傳奇小說、神魔小說和人情小說的繁榮。長篇小說創作逐漸從歷代累積、集體創作走向個人獨創,內容逐漸由歷史重大事件走向日常生活,人物形象從英雄走向平常百姓,益加世俗化、平凡化、口語化,更加能體現現實的社會風貌和時代特徵。
話本在明代大量刊行,一些文人有意識地模仿話本創作了供案頭閱讀的短篇小說,即「擬話本」。明代白話短篇小說集主要有馮夢龍編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和凌漾初編著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分別總稱為「三言」、「二拍」。同時,文言短篇小說的創作也仍然大量存在。
到了清代(1644—1911),小說達到了長篇章回體裁創作的最高峰。吳敬梓創作的《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傑出代表,它以獨特的結構方式將科舉制度下幾代知識分子的境況遭際穿連於百年歷史圖景之中,博大而深刻,飽含了作者對當世文人命運的思考。曹雪芹的《紅樓夢》一書更以高超的藝術水平和深刻的思想內容廣傳天下。
小說在近代繼續發展,俠義公案和人情世態等題材隨著社會文化的變更發生一定轉向,出現了譴責小說、鴛鴦蝴蝶派小說等大量作品,取得了卓著的創作成績,為「五四」後白話小說的發展提供新的啟示和影響。
❹ 關於中國歷史的小說
《中國古典歷史小說精品》圖書目錄
《歷代興衰演義》
第1回 盤古王一出世初分天地
第2回 至三皇傳多氏漸剖乾坤
第3回 五帝起亶聰明創制立法
第4回 堯讓舜舜讓禹總為斯民
第5回 夏後氏四百年一十七世
第6回 殷湯氏三十世六百餘春
第7回 成周氏至平王遷都洛邑
第8回 齊桓公晉重耳五霸稱尊
第9回 簡王後至靈王時生孔子
第10回 李老子釋迦氏說法談經
第11回 周社稷八百年三十七世
第12回 九州中諸列國並入強秦
第13回 秦無道四十年止傳二世
第14回 六國人並楚漢起義爭衡
第15回 漢高祖定江山一十二帝
第16回 二百年遭王莽篡國鴆君
第17回 漢光武復中興一十三帝
第18回 二百年曹操起漢室三分
第19回 三國志亂紛紛五十餘載
第20回 漢歸曹吳入晉取次銷沉
第21回 司馬晉五十年五胡大亂
第22回 走江東承舊統百歲雲奔
第23回 宋齊梁傳陳國俱都江左
第24回 索頭魏分齊周北地稱尊
第25回 周並齊隋篡周平陳一統
第26回 四十年彈指過海內風塵
第27回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
第28回 三百年捱不到禍亂相尋
第29回 朱溫起號梁朝歸於李氏
第30回 晉滅唐漢繼晉郭氏周承
第31回 宋太祖統中原未能混一
第32回 西北邊遼金夏不住相爭
第33回 康王構仗名將偏安半壁
第34回 三百年元世祖一鼓而吞
第35回 蒙古氏九十春群雄並起
第36回 壬辰年明太祖應運龍興
第37回 二百有八十年二十七帝
第38回 李自成犯京邑社稷摧崩
第39回 天付與大清朝昇平萬歲
第40回 混乾坤歸一統海晏河清
第41回 大清朝膺景命二百六八
第42回 洪楊起據金陵南北構兵
第43回 曾文正左文襄同心秉政
第44回 十八載滅洪楊四海安寧
第45回 庚子年拳會起遷都陝地
第46回 滅拳會訂和約太後回鑾
第47回 孫逸仙造革命排滿興漢
第48回 清宣統遜帝位民國成立
第49回 移政府北京城袁公就任
第50回 滬寧站宋教仁中彈亡身
第51回 摧殘國民黨寧贛雙獨立
第52回 歐事風雲日人乘間要求
第53回 袁世凱稱帝唐都督誓師
第54回 袁項城殯天段祺瑞組閣
第55回 督軍團要挾黎總統失權
第56回 猛張勛復辟馮總統就任
第57回 任私人遭物議李純自戕
第58回 為選舉曹吳聯軍敗雨帥
第59回 奉直失睦張吳再決雌雄
第60回 吳佩孚失機退駐雞公山
東周列國演義
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
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
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庄公掘地見母
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
第六回 衛石蠟大義滅親 鄭庄公假命伐宋
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翠獻諂賊隱公
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
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
第十一回 宋庄公貪賂搏兵 鄭祭足殺婿逐主
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台納媳 高渠彌乘間易君
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直君臣為戮
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
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庄公乾時大戰
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劌敗齊
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 楚王杯酒虜息媯
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 桓公舉火爵寧戚
第十九回 擒傅暇厲公復國 殺子頹惠王反正
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
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
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
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
第二十八回 里克兩弒孤主 穆公一平晉亂
第二十九回 晉惠公大誅群臣 管夷吾病榻論相
第三十回 秦晉大戰龍門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
第三十一回 晉惠公怒殺慶鄭 介子推割股啖君
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牆殉節 群公子大鬧朝堂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齊納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眾 齊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五回 晉重耳周遊列國 秦懷嬴重婚公子
第三十六回 晉呂卻夜焚公宮 秦穆公再平晉亂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綿上 太叔帶怙寵入宮中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亂居鄭 晉文公守信降原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詞卻敵 晉文公伐衛破曹
第四十回 先軫詭謀激子玉 晉楚城濮大交兵
……
……
還有
兩漢演義
隋唐演義
興唐傳
秦王逸史
飛龍全傳
大明傳奇
薛家將(上、下)
楊家將
岳家將
五虎將(上、下)
另外有
《歷朝通俗演義》,又稱《中國歷朝通俗演義》,作者為蔡東藩(1877年—1945年),他從1916年開始,到1926年為止,以10年的時間,閱讀正史及其他史籍等數千餘卷,先後完成了清史演義、元史演義、明史演義、民國史演義、宋史演義、唐史演義、五代史演義、南北史演義、兩晉史演義,前漢史演義(含秦朝)和後漢史演義共11部作品(以上按寫作順序),共1040回,約600餘萬字,時間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1920年),凡2166年。其內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清乾隆 呂撫撰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❺ 《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長春哪裡可以買到
你去聯合書城看看 要是沒有的話 你去附近太陽城對面的 圖書批發市場 那可能也有.而且還很便宜...
❻ 中國古代文學總述
中國文學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代,雖然文字還沒有產生,但在人民中間已經流傳著神話傳說和民間歌謠等口頭文學。保留在古代典籍中的文獻資料表明,《誇父逐日》、《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神話故事,閃耀著中華民族文明智慧的光輝。《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歌唱原始打獵的英武;《塗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記錄了中國原始歌唱中第一首情歌。
甲骨文字的發現,使中國古典散文的源頭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辭。殷商時期的《尚書》篇章,結構和表現手法相當成熟,理所當然成為中國古典散文之祖。
西周時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出現,是古代文學史上頭一件大事。《詩經》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多年間,三百零五篇詩。它按音樂標准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周王朝京都之外的地方樂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的樂歌,「頌」則是宗廟祭祀時的樂舞曲。《詩經》的思想內容反映的社會生活非常廣泛。有的詩篇揭露了統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剝削,反壓迫的呼聲,如《碩鼠》、《伐檀》;有的詩篇表達了對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於役》;有的詩篇歌頌了男女之間真摯的愛情,和對美好婚姻生活的嚮往,如《靜女》、《蒹葭》;有的則表現了婦女婚姻的不幸,如《氓》。總之,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及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詩經》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人民性。在藝術上,《詩經》音調流暢,語言樸素,常用賦、比、興的手法來表情達意。賦的手法是直陳其事,比即打比方,興是感物起興,先詠它物來引發情意。後世把《詩經》奉為學習的最高典範。
戰國後期,在南方的楚國,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詩人,在學習楚民歌基礎上,創造了具有楚文化獨特光採的新體詩——楚辭。楚辭體詩句式以六言、七言為主,長短參差,靈活多變,多用語氣詞「兮」字。詩歌充滿著神奇瑰麗的想像,洋溢著楚地特有的文化浪漫。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運用這種詩歌形式,創作了古代文學史上第一抒情長詩《離騷》,優美動人的《九歌》十一篇,言志述懷詩《九章》九篇,以及《天問》等,共25篇楚辭作品。屈原的後繼者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離騷》作為楚辭藝術的顛峰之作和代表,在文學史上與《詩經》並稱「風騷」,垂範於後世。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游說之士蜂起。在百家爭鳴的政治文化環境中,產生了一批政治家和思想家,寫作了大量以說理透闢、邏輯嚴密、言辭鋒利、善用比喻為特點的論說散文,又稱諸子散文。諸子散文各具特色:《論語》雍容和順富有哲理性、《孟子》雄暢犀利富有鼓動性、《墨子》朴實謹嚴富有邏輯性、《荀子》淳厚富贍富有學術性、《韓非子》峻峭透闢富有政治性、《老子》玄妙精警富有思辨性、《莊子》汪洋譎怪富有浪漫性。在諸子散文中,文學性最強當數《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與諸子散文輝映一時的,是以記言記事為主的歷史散文。《左傳》、《國語》和《戰國策》,或以年為序,或以國為別,多出於各國史官之手。其中許多優秀篇章,情節曲折,人物生動,剪裁得體,有很高的藝術性,如《左傳》中的《鞍之戰》、《鄭伯克段於鄢》,或敘述激烈的戰爭進程,或表現統治集團內部的爭斗,在敘事寫人方面均很出色。《戰國策》中的人物形象更有個性光彩,描寫技巧愈加高明,是歷史散文中文學價值最高的一部。
秦代實行文化專制政策,焚書坑儒,二世而亡,幾乎無文學可言。除留存下來少數歌頌秦皇功德的刻石文字外,李斯《諫逐客書》是這一時期少有的優秀散文篇章。
兩漢崇文,大一統的鼎盛帝國,要求用文學來歌舞昇平。於是一種以鋪寫帝王和都市生活為主的文學樣式——辭賦便應運而生。賦是兩漢最流行的文體,是一代文學的標志。其體式導源於荀子的《賦篇》,並吸收了楚辭的某些形式要素而形成的。漢初賈誼、淮南小山的賦,尚未脫楚辭形跡,被稱為騷體賦;枚乘的《七發》奠定了漢代大賦的形式格局;至漢武帝時代,獻賦誦賦風氣大盛,產生了一大批賦家。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極寫帝王苑囿之盛、田獵之樂,稍後的揚雄,有《甘泉》、《羽獵》諸賦。這些賦寫得鋪張揚厲:多以歌功頌德為宗旨。到了東漢,班固的《東都賦》《西都賦》,張衡的《東京賦》《西京賦》仍是散體大賦中的煌煌巨作。隨著社會矛盾的日益激化,帝國強勢不再,一些有識之士開始用辭賦來抒情志、來刺時世。張衡的《歸田賦》,趙壹的《刺世疾邪賦》,蔡邕的《述行賦》等是這方面的名作。他們的創作突破了大賦原有的體制,對以後魏晉時期的抒情小賦和唐宋時期的散文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兩漢文學中最有價值的是樂府詩中的民歌。樂府本是國家音樂管理機構,負有采編民歌民謠,配樂演唱的職能。後人將樂府機構配樂演唱的歌稱名為漢樂府詩。漢樂府民歌和《詩經》是一脈相承的,《詩經》是「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漢樂府以「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深刻反映了兩漢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表現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願望和要求。有的控訴了統治者窮兵黷武的政策,如《戰城南》、《十五從軍征》、有的揭露了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制的罪惡,以及表達了對真摯愛情的嚮往,如《孔雀東南飛》、《上邪》、《有所思》,有的對社會下層人民的不幸表示深切的同情,如《東門行》、《婦病行》、《孤兒行》,等等。而《詩經》以抒情為主,漢樂府長於敘事鋪陳,標志著古代敘事詩的完全成熟。《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漢民族第一敘事長詩。
漢代文人詩歌一直無所成就。到東漢,文人在樂府民歌影響下試作五言詩,班固的《詠史》詩,寫得質木無文,極少詩味,但是是現存最早文人五言詩。東漢末年產生的《古詩十九首》,才成為文人五言詩成熟的標志。《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無名氏文人創作的一組抒情短詩。它並非成於一人一時,抒發了處於動亂時代下層文人傷感,有一定的社會意義。與漢樂府民歌長於敘事不同,《古詩十九首》的主要藝術特色是長於抒情。它委婉含蓄自然質朴中顯出精煉工切的藝術特色,前人有「五言之冠冕」的贊譽。
兩漢散文創作的成就很高。漢初賈誼和晁錯的政論散文,思想敏銳、直言時弊、文采飛揚。後期至東漢的散文雖有駢偶化發展的傾向,但能夠保存漢初關注現實,指摘時弊的文風。而兩漢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史記》開創了紀傳體這種以人物為中心的史書編寫體例。它敢於批判、敢於歌頌的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為人們所稱道。從文學的角度看,司馬遷以飽滿的情感和豐富的歷史知識,塑造了一大批出身不同、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使它成為我國傳記文學的典範。如《項羽本紀》中的項羽,《李將軍列傳》中的飛將軍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藺相如等。《史記》刻畫人物的高超技巧,變化多樣的謀篇布局和語言的非凡表現力,都對後世敘事散文起到了示範作用。魯迅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兩語熱情地評價《史記》傑出的史學和文學成就。可以和《史記》相提並論的是班固的《漢書》。《漢書》記事詳贍,寫得也頗為精彩有自己的特色,但班固恪守儒家思想准則,來寫入記史,顯得拘泥和保守,成就稍遜於《史記》。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日益擺脫經學的影響,而獲得獨立的發展,開始進入文學的自覺時代。詩歌、散文、辭賦、駢文、小說等文學樣式,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詩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漢末魏初,在「世積亂離,風衰俗怨」的社會背景下面,文人詩歌創作進入了「五言騰踴」的大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劉楨、陳琳等所謂「建安七子」組成的鄴下文人集團,創造了「建安文學」的輝煌。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氣」這種共同的時代風格,其中曹操的詩歌,沉雄悲涼,反映了動亂的社會現實,表露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都是較為成功的篇章。曹植的文學成就最高,人稱「建安之傑」。他的詩歌「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白馬篇》、《贈白馬王彪》分別是他前期和後期詩歌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和辭賦也表現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著名的〈洛神賦〉美不勝收。「七子」中最有成就的作家是王粲,他的《七哀詩》、〈登樓賦〉等篇章,是建安文學中具有現實主義精神的傑作。
魏晉之交,隨著世風的變易,詩歌創作呈現出與建安時代不同的風貌。阮籍、嵇康的作品,或沉鬱艱深,或風調峻切,他們繼承了建安文學的優秀傳統,進一步推動了五言古詩的發展。西晉太康時期詩歌繁榮,詩人有「三張二陸兩潘一左」之稱,但多數作品流於華采繁縟,唯左思的詩歌骨力遒勁,承傳建安文學的精神。其〈詠史〉詩開啟了詠史和詠懷結合的新路子。東晉在玄學的影響下,「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的玄言詩泛濫一時,能夠超越流俗的大詩人便是陶淵明。陶淵明的時代,「真風告逝,大偽斯興」,他因貧而出仕,目睹官場黑暗,不願同流合污,決心辭官歸隱,保持自我的人格精神。他的田園詩描繪自然風光的美麗,歌頌田園生活的平和,也表現了親身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的喜悅和辛勞。創造了情、景、理交相融合,平淡和醇美統一的藝術境界。《歸園田居》、《飲酒》是他的田園詩的代表作。陶詩的風格自然沖淡為主流,但《讀山海經》(「精衛填微木」)、《詠荊軻》等也顯示了詩人「金剛怒目」的一面。可以看出詩人內心並不靜穆,他沒有忘懷世事。陶淵明詩對後世影響很大,尤其是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派受其直接影響。陶淵明的文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散文、辭賦,數量雖不多,卻非常出色,著名的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等。
南北朝時期,許多文人專力於文學創作,而主要運用的文學樣式是詩歌和駢文。南朝詩歌在謝靈運手上山水詩大放光芒,其後謝眺的山水詩寫得清新圓熟,世稱「大小謝」。詩人鮑照出身寒微,則擅長用七言古詩體來抒發憤世嫉俗的情懷,他隔句押韻的七言歌行為七言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北方文苑稍嫌荒寂,但散文方面也不乏名篇,如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最有成就的是由南入北的作家庾信。他的詩賦集南北文學之大成,將南方精美圓熟的藝術技巧和北方剛健爽朗的精神融合,成為唐代詩風的先聲。這一時期駢文統治著整個文壇,鮑照的《登大雷岸與妹書》、《蕪城賦》、庾信《哀江南賦》是非常優秀的作品。總的來說,南朝作家們對形式聲律的追求,為唐代文學、尤其是唐代近體詩的定型和成熟,作了充分的准備。
此外,南北朝樂府民歌也足以與漢樂府詩前後輝映。南朝的吳歌、西曲明麗柔婉,北朝少數民族歌曲則多剛健亢爽,風格各異,但都情意真切。
從我國古代小說體裁的形成和發展來說,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重要階段.出現了志怪小說和軼事小說。其中晉干寶的《搜神記》和南朝劉宋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最值得重視。《世說新語》記載了自漢至晉不少上層士族人物的軼事言談,寫人氣韻生動,記言簡約精妙,實開後世筆記小說之先聲。
由於文學意識的漸趨自覺,這一時期出現了探討文學觀念、分析創作過程、批評作家作品的文學論著,如曹丕《典論·論文》、陸機《文賦》、劉勰《文心雕龍》、鍾蠑《詩品》。後兩部在我國文學理論發展史上堪稱劃時代的巨著。
大唐王朝國力空前強盛,國家從長期分裂復歸於統一,封建經濟和文化獲得了充分發展的良好條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採取了較為開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尤其是確立了以詩賦取土的科舉制度,打破了魏晉以來門閥對仕途的壟斷,使大批有才華的寒門子弟脫穎而出,最終創造了唐代文學的空前繁榮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數量之多,成就之高,影響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唐代詩歌堪稱一代文學標志,中國古典詩歌的頂峰,是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輩出,大家紛呈。詩歌創作幾乎遍及社會各個階層的男女老少,《全唐詩》收錄的詩人就有兩千餘家,詩作近五萬首,而實際遠不止此數。
散文是唐代文苑的又一重大收獲。《全唐文》收作者三千多人,作品(包括駢散兩體)一萬八千四百餘篇,可以反映當時的創作盛況。六朝時期駢文的畸形繁榮,成為散文發展的嚴重障礙。批判六朝以還的形式主義文風,恢復先秦兩漢散文的優秀傳統,是時代和文學本身發展向作家提出的要求。初唐陳子昂、蕭潁士、獨孤及等人,較早出來提倡尚簡古、切實用的散文,但成就不大。到了中唐,韓愈、柳宗元以復興儒學為旗幟,領導了一場其實質是文學革新的古文運動。在「文以載道」的創作思想指導下,他們要求文章寫作務去陳言,要文通字順,要有充實的思想內容,要努力反映社會現實問題,要感情真切,抒發不平之鳴。韓愈、柳宗元在眾多散文作家中,猶如並峙的雙峰,他們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不愧為繼司馬遷之後兩位最優秀的散文家。韓愈的說理散文如《原毀》、《師說》、《答李翊書》等,議論透闢,氣勢縱橫,有很強的邏輯力量;記敘散文如《張中丞傳後敘》,刻畫人物仿效司馬遷《史記》筆法,將飽滿的愛憎感情傾注毫端,在善於取材和精於細節描寫方面,顯示出精湛的藝術造詣。柳宗元的記人敘事多寄寓作家進步的政治主張。如《捕蛇者說》、《種樹郭橐駝傳》諸篇。而其山水游記最為後世稱美。貶謫永州後所寫的「永州八記」,如《始得西山宴遊記》、《小石潭記》,運用寫景寓情手法,在表現山水之美中滲透了作者的人格之美,成為後世游記文學的典範之作。晚唐的古文偏於師承韓愈散文奇險艱澀的一面,成就不高。而值得一提的是以羅隱、皮日休、陸龜蒙等所寫的批判現實的小品文,魯迅曾贊之為「一塌胡塗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
唐人的傳奇是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之作。如《鶯鶯傳》、《李娃傳》無不寫得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曲折、語言華艷生動。
詞是在唐代隨燕樂而興起的新詩體。它起源於民間,敦煌曲子詞是現存最早的民間詞。中唐以後,文人才士倚聲填詞才漸成風氣,[菩薩蠻]、[憶秦娥]掛名為李白所作,缺少確鑿的證據。溫庭筠、韋庄都是晚唐曲子詞創作的佼佼者。五代時,西蜀和南唐成為詞的創作中心,中國第一部文人詞總集《花間集》問世於西蜀。而詞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後主李煜。他早期作品多寫宮廷享樂生活,國破被俘以後,以詞抒寫家國身世之恨,感慨遙深,形象真切,語言樸素自然又珠圓玉潤,《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勺等均是小令中妙品。
詞發展到宋代,進入了鼎盛時期,成為一代文學的主要標志。據《全宋詞》所載,作品有二萬余首,詞人一千四百餘位。唐詩。宋詞,堪稱中國文學的雙璧。北宋初期,朝廷提倡享樂,君臣晏安,詞風繼承花間一派的婉約綺靡而視為正宗。晏殊的詞風雍容閑雅,有富貴氣。晏殊之子晏幾道,由於其個人遭遇的不幸,詞風有異於晏殊,較多低回感傷的色彩。范仲淹鎮守邊塞,生活經歷不同,他的詞中開始出現了境界開闊、格調蒼涼之作,給宋初詞壇注入了一股新鮮感。
詞到柳永手上,有了第一次革新。柳永從都市中下層人民生活中汲取創作素材,以寫男女離別相思和個人流落江湖的羈旅之愁見長。他大量創作篇幅較長、結構復雜、音調更為繁復美聽的慢詞。他的詞多用鋪敘白描之法,層次分明,語言通俗,從內容到形式都富於平民色彩,在當時市民中傳唱極盛。《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雨霖鈴》(「寒蟬凄切」)等詞借景寓情,俗而能雅,是他的精心之作,尤傳誦於後世。蘇軾作為詞的革新家,又不滿於柳永詞沉吟於風花雪月之中,肆力打破詩詞界限,把藝術的筆觸伸向了廣闊的現實生活和個人極其豐富的內心世界,擴大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使詞成為獨立的抒情詩體。這就是所謂「以詩為詞」。蘇軾的詞達到了「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境界。他用詞來寫景、抒情、懷古.感舊、記游,甚至說理談禪風格多樣。《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詞筆細膩、風情婉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高歌入雲、逸懷浩氣,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給宋詞帶來了新氣象,啟迪了南宋豪放詞派的誕生。這時的秦觀、趙令峙,賀鑄、黃庭堅等人也各有自己的成就,他們共同創造了北宋詞壇多種風格相互競爭的繁榮局面。
集北宋婉約詞之大成的是周邦彥。周邦彥基本承襲了柳永詞的余風,仍表現男女戀情和羈愁行役等傳統內容,但由於他妙解音律,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在使詞藝趨於精美化方面功不可沒。讀他的詞,可以感受到他在章法結構變化的多樣性、表現技巧的豐富性、音律語言的諧暢精工。南宋的格律派詞人,無不在藝術上受到他的熏染。
在南北宋之交,還出現了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女詞人李清照。她的詞意境深厚,感情宛曲,造語清新,尤其是南渡以後的作品如《聲聲慢》(尋尋覓覓)等,將國破家亡的悲憤與身世漂泊的傷痛融合一氣,纏綿抑鬱,感人心魄,其審美價值大大超過了早期主要抒寫閨情的篇什。
宋室南渡以後,宋詞跨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感時傷亂,抒發愛國情懷,成為詞的一大主題。南宋初詞人大多親歷靖康之變,故其詞作突破了北宋末年的平庸浮靡,表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著名的有張元干、張孝祥、陳與義,向子謹、朱敦儒等,他們上承蘇軾一脈,下啟辛派詞風,是兩者之間的重要過渡。南宋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詞人當推辛棄疾。辛棄疾生當南宋衰世,有出將入相之才,滿懷抗金報國的凌雲之志,但受朝廷妥協苟安政策的羈縛,壯志難酬,郁憤深積,只得將一腔愛國情懷寄之於詞,使宋詞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達到了光輝的高度。他繼承東坡詞的豪放風格而加以發展,尤其是他駕馭語言的功力極深,能將經史子集之語熔鑄入詞而一如己出,前人稱其「以文為詞」,辛詞又深於寄託,融傳統的婉約和豪放於一體,人稱他的詞作是「色笑如花,肝腸如火」。把詞的藝術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名篇如《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打破傳統的章法結構;《永遇樂》(千古江山)壯懷激烈,豪氣逼人;而《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纏綿哀怨之中有「裂帛之聲」;《清平樂》(茅檐低小)清新活潑,都各具特色。同時的陳亮、劉過等,風格似辛卻有點劍拔弩張。後世屬於辛派詞人還有劉克庄、劉辰翁。
南宋詞人姜夔繼承周邦彥,走上了尚風雅、主格律的創作道路。他的詞作以紀游、詠物、懷人為主要內容,意境清空,格調騷雅,音律嚴整,在藝術上冠絕一時。史達祖、高觀國等人是他的羽翼。在詞風偏於疏宕的南宋,吳文英詞卻傾向於密麗的風格,人稱「七寶樓台」,可謂一枝獨秀。由宋入元的重要詞家尚有張炎、周密,王沂孫等,隨著南宋王朝的覆滅,他們哀怨衰颯的詞作成了宋詞的尾聲余韻。
宋詩總的成就不如唐詩,但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方面也有其自己的特色。宋初詩人楊億、錢惟演等,學晚唐李商隱,但多講究聲律辭藻,注意華麗典雅,缺少社會內容,號西昆體。王禹偁起而與之抗衡,作品面對現實,走平易流暢的一途。繼之而起的梅堯臣,蘇舜欽,都針對西昆體流弊而有所革新,歐陽修作為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獎掖後進,倡導平易流暢、注重氣骨、長於思理的詩風,形成宋詩的自身特點。北宋詩壇上影響最大的兩位詩人是蘇軾和黃庭堅。蘇軾詩說理抒情,自由奔放,更進一步發展了宋詩好議論、散文化的傾向,由於他豐富的生活閱歷和深厚的藝術修養,故能避免許多詩人所犯的淺率無味或生硬晦澀的弊病,他的作品代表了北宋詩歌革新運動的最高成就。黃庭堅和他的江西詩派的詩歌最具宋詩的特色。其詩宗尚杜甫,自立門戶,大率瘦硬生新。屬於江西詩派的詩人有陳師道、陳與義、韓駒等。陸游、楊萬里和范成大,他們都出於江西詩派,最終卻分別自成一家。陸游是宋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留下來的詩共九千三百餘首,他的詩篇最感人的是表現了他老而不衰,死而不渝的抗敵復國的愛國壯志。在《關山月》一詩中,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詩人憂心如焚的情懷。楊萬里的詩清新活潑,范成大的詩善寫田園風光,頗有生活情趣。他們在創立獨特的詩歌風格上都各自作出了努力。南宋後期還出現了「永嘉四靈」和江湖詩派,但作品現實感不強,詩格比較浮弱。到宋末,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的愛國詩篇,浩氣磅礴,為這期詩壇增添了最後一抹光彩。
散文在唐代古文運動以後漸呈頹勢,這情況到宋初仍未改觀。柳開、石介、尹沫等人提倡恢復韓柳古文傳統,但成績不大。至宋仁宗慶歷年間,在政治革新潮流的鼓盪下,詩文革新運動也隨之興起,在歐陽修等人努力下,宋初浮華的文風得以革除,宋代散文取得了足與唐文媲美的傑出成就。歐陽修極力提倡平實樸素的文風,反對險怪奇澀之文,並在自己的散文創作實踐中身體力行,形成一種富於情韻、平易暢達的藝術風格。他的散文不論寫景狀物,還是敘事懷人,都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量,如《醉翁亭記》、《瀧岡阡表》等;即使是純粹說理的政論性散文,如《五代史伶官傳序》,也是一唱三嘆,情見乎辭,頗有特色。在歐陽修的提攜指引下,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都是一時俊彥。王安石的政論散文觀點鮮明,言辭犀利,如著名的《答司馬諫議書》,充分表現了一個政治改革家堅定的立場和傑出的辯才。三蘇中的蘇軾,其散文多種體裁俱備,自由揮灑,如行雲流水,姿態橫生,代表了詩文革新運動的最高成就。《文與可畫賞雪谷偃竹記》,在卓越的文藝見解的表述中體現出作者幽默灑脫的個性,既是文論名篇,又是散文力作。他的《前赤壁賦》,《後亦壁賦》,兼有辭賦的體格和散文的氣韻,形象性與哲理性緊密結合,水乳交融,是宋代文賦的代表作散文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是先秦時期。《尚書》是第一部散文集。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產生了諸子散文。《左傳》與《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的代表。「至戰國而後世之文體備」章學誠《文史通義。詩教上》。二是兩漢時代,本期散文進一步發展,《史記》乃「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代表了兩漢散文的最高成就。三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本期文章多講求聲律,形成馬並儷文體,《水經注》、《洛陽伽藍記》不同凡響。四是唐宋時期。中唐韓愈、柳宗元領導了古文運動,「文起八代之衰」。北宋時,歐陽修力倡古文,蘇氏父子等人互相應和,古文日漸佔領文壇。五是元明清時期。本期散文基本上繼承發展了唐宋古文運動的精神。明代出現了前後七子的復古派,反對復古的唐宋派,主張性靈的公安派,出現了歸有光等散文大家,清代影響最大的是桐城派。
❼ 「中國古典十大小說」都有哪些
1.紅樓夢(又名《石頭記》) (清) 曹雪芹; 2.水滸傳 (明) 施耐庵; 3.三國演義 (明) 羅貫中; 4.西遊記 (明) 吳承恩; 5.鏡花緣 (清) 李汝珍; 6.儒林外史 (清) 吳敬梓; 7.封神演義 (明) 許仲琳; 8.聊齋志異 (清) 蒲松齡; 9.官場現形記 (清) 李寶嘉; 10.東周列國志 (明) 馮夢龍
❽ 我國第一部小說總集是什麼
《太平廣記》是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宋代人撰寫的一部大書。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及 道經﹑ 釋藏等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宋代 李昉﹑ 扈蒙﹑ 李穆、 徐鉉、 趙鄰幾、 王克貞、 宋白、 呂文仲等14人奉 宋太宗之命編纂。開始於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 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太平廣記》 引書大約四百多種,一般在每篇之末都註明了來源,但偶爾有些錯誤,造成同書異名或異書同名,因而不能根據它作出精確的統計了。書前有一個引用書目,共三百四十三種,可是與書中實際引出數目並不符合,大概是宋代之後的人補加的。《太平廣記》是分類編的,按主題分九十二大類,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類,例如畜獸部下又分牛、 馬、 駱駝、驢、犬、羊、豕等細目,查起來比較方便。從內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故事,實際上可以說是一部宋代之前的故事的總集。其中有不少書已經失傳了,只能在本書里看到它的遺文。許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故事,就靠《太平廣記》而保存了下來。全書按題材分為92類﹐又分150餘細目。神怪故事所佔比重最大,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報應33卷,神25卷,鬼40卷,可見其取材重點所在。此書基本上是一部按類編纂的古代故事總集。許多已失傳的書,僅在本書內存有佚文,有些六朝志怪、 唐代傳奇作品,全賴此書而得以流傳。雜傳記的 9卷,《 李娃傳》、《 柳氏傳》、《 無雙傳》、《 霍小玉傳》、《 鶯鶯傳》等傳奇名篇,多數僅見於本書。還有收入器玩類的《 古鏡記》,收入鬼類的《李章武傳》、收入神魂類的《 離魂記》,收入龍類的《柳毅傳》,收入狐類的《 任氏傳》,收入昆蟲類的《 南柯太守傳》等,也都是現存最早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