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東西晉時期比較有名的人物有哪些
蘭陵王是南北朝的北齊皇族宗室
蘭陵武王高肅(公元?年-573年,生年歷史無記載),南北朝北齊王室,一名孝瓘,字長恭,文襄帝四子也。
下面是二晉南北朝名人
兩晉十六國
王沈 何曾 山濤 王浚 傅玄 賈充 衛瓘 羊祜 羊琇 杜預
裴秀 王渾 李密 荀勖 束晳 向秀 阮咸 劉伶 劉徽 王叔和
禿發樹機能 劉毅 楊駿 司馬亮 華嶠 張華 佛圖澄 陳壽 王戎 魯褒
齊萬年 司馬炎 晉武帝 傅咸 周處 潘岳 李庠 李流 石崇 左思
王愷 郝散 紀瞻 張軌 賈南鳳 賈後 王衍 賈疋 周玘 司馬衷
晉惠帝 陶侃 陸機 賀循 祖逖 王敦 裴頠 何劭 司馬倫 司馬冏
李特 周顗 慕容廆 郗鑒 裴嶷 司馬鄴 晉愍帝 劉琨 段匹磾 劉隗
石勒 李雄 司馬乂 司馬睿 晉元帝 郭璞 桓彝 王導 張昌 石冰
張方 司馬穎 司馬顒 司馬彪 劉伯根 陳敏 汲桑 江統 劉淵 司馬越
王彌 郭象 顧榮 姚弋仲 司馬熾 晉懷帝 葛洪 鮑敬言 王如 杜弢
干寶 拓跋猗盧 范長生 劉聰 刁協 張賓 戴淵 蘇峻 苻洪 溫嶠
劉曜 祖約 庾亮 石虎 庾冰 慕容皝 李壽 禇裒 王羲之 庾翼
張駿 梁犢 冉閔 李勢 慕容恪 桓溫 慕容泓 道安 殷浩 支遁
慕容儁 常璩 拓跋什翼健 謝安 王猛 慕容垂 謝石 袁宏 桓沖 虞喜
姚襄 姚萇 慧遠 法顯 郗超 慕容德 苻融 習鑿齒 呂光 苻堅
謝玄 苻登 王獻之 鳩摩羅什 乞伏國仁 朱序 慕容永 戴逵 王國寶 王恭
楊佺期 殷仲堪 禿發烏孤 刁逵 顧愷之 慕容暐 譙縱 李暠 司馬道子 段業
司馬元顯 劉牢之 孫恩 盧循 陶潛 陶淵明 姚興 沮渠蒙遜 桓玄 張天錫
徐廣 木骨閭 社侖 劉毅 赫連勃勃 馮跋 姚泓
南北朝
范泰(355-428) 南朝宋大臣、學者。字伯倫,順陽人,范曄之父。撰有《古今善言》二十九篇,文集二十卷,皆佚。
劉裕(363-422) 南朝宋建立者,420-422年在位。字德輿,小字寄奴,祖籍彭城,徙居京口。幼年家境貧寒,販履為業。謚武帝。
寇謙之(365-338) 北魏道教徒,字輔真,上谷昌平人。鼓吹儒道合流,被稱為「新天師道」。
何承天(370-447) 南朝宋科學家。東海郯人,精通天算之術,曾推算出圓周率為3.1428;堅持觀察天象四十年,製成《元嘉歷》,廢除平朔,改用定朔。
拓跋跬(371-409) 北魏建立者。字涉圭,鮮卑族拓跋部人。皇始三年定都平城,即帝位。晚年精神失常,為子紹所殺。初謚宣武帝,改謚道武帝。
裴松之(372或360-451) 南朝宋史學家。字世期,河東聞喜人。元嘉間奉詔注《三國志》,注文內容超出原書數倍,開注史新例。
王鎮惡(373-418) 南朝宋將領。北海劇人,前秦王猛之孫。
崔宏(?-418) 北魏大臣,字玄伯,清河東武城人。關東著名士族。明元帝時,拜天部大人,進爵白馬公。
孔靈符 南朝宋官吏。會稽山陰人。歷任南郡太守、郢州刺史、丹楊尹等職。
傅亮(374-426) 南朝宋大臣。字季友,北地靈州人。助劉裕受禪奪權,少帝時升中書監、尚書令、護軍將軍;文帝時任左光祿大夫,身居宰輔。元嘉三年為文帝所殺。原有集三十一卷,已佚,明人輯有《傅光祿集》。
到彥之(?-433) 南朝宋將領。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文帝時曾任護軍將軍。
顏延之(384-456) 南朝宋文學家。字延年,琅琊臨沂人。文詞顯於當世,與謝靈運齊名。原集已散佚,今存《顏光祿集》系明人輯本。
謝靈運(385-433) 南朝宋詩人。陳郡陽夏人。謝玄之孫,襲封康樂公。原集已佚,明人輯有《謝康樂集》。
檀道濟(?-436) 南朝宋將領。高平金鄉人。官至征南大將軍、司空。遭忌被殺。
沈慶之(386-465) 南朝宋將領,字弘先,吳興武康人。官至鎮北大將軍、侍中、太尉。曾公開指斥士族崇尚空談。後為前廢帝劉子業所殺。
王玄謨(388-468) 南朝宋將領,字彥德,太原祁人。官至車騎將軍,南豫州刺史,加都督。卒於官。
謝晦(390-426) 南朝宋大臣。字宣明,陳郡陽夏人。少帝時領中書令,與徐羨之、徐亮共輔朝政。文帝時封建平郡公。後因謀反被殺。著有表檄三篇及《悲人道》、《續世基詩》等。
游雅(?-461) 北魏官吏。字伯度,小名黃頭,廣平任人。不勤著述,為人自負,好議人長短,曾陷害儒者陳奇,致奇遭族誅。
刁雍(390-484) 北魏官吏。字淑和,渤海饒安人。尚文好武,著有詩、賦、論、頌、雜文百餘篇。篤信佛教,著《教誡》二十餘篇。
高允(390-487) 北魏大臣、學者。字伯恭,渤海蓨人。好學,常擔笈負書,千里就學。博通經史天文術數。前後歷五帝,身居要職五十餘年。有《左氏解》、《公羊釋》及《算術》三卷。皆佚,明人輯有《高令公集》。
張偉 北朝官吏。字仲業,太原中都人。通經籍。曾奉命出使酒泉,官至平東將軍,封建安公。
范曄(398-445) 南朝宋史學家。字蔚宗,小字塼,順陽人。博涉經史,善文章,通音律。撰《後漢書》紀傳九十篇,附以「論」、「贊」。梁劉昭補入司馬彪《續漢書》八志三十卷,並為作注,北宋時合刊行世。
劉義慶(403-444) 南朝宋大臣、文學家。京口人。長沙景王劉道憐次子,襲封臨川王。著有《世說新語》八卷。梁劉孝標曾為註解,今本系北宋晏殊整理。
崔浩(?-450) 北魏大臣。字伯淵,清河東武城人。關東著名士族崔宏之子。曾注釋五經,制定《五寅元歷》。以三朝元老受封為東郡公。
鮑照(405-466) 南朝宋詩人。字明遠,東海人。曾為臨海王子頊前軍參軍,在涼州為亂軍所殺。所作樂府詩寫邊塞戰爭和征夫戍卒之情景,七言樂府對後世影響尤大。代表作為《行路難》十八首。有《鮑參軍集》。
柳元景(406-465) 南朝宋大臣、將領。字孝仁,河東解人。官至尚書令。
劉義隆(407-453) 南朝宋皇帝。424-453年在位,史家稱為「元嘉之治」。小字車兒,生於京口,劉裕第三子。後為子劭所殺。謚文帝。
拓跋燾(408-452) 北魏皇帝。423-452年在位。小字佛狸,鮮卑族人。拓跋跬之孫。後來宦官宗愛所殺,謚太武帝。
戴法興(414-465) 南朝宋權臣。會稽山陰人。前廢帝時弄權賣勢,民間有「法興為真天子」之說。後被賜死。
臧緒榮(415-488) 南朝齊史學家。東莞莒人。自號被褐先生。屢征不仕,潛心著述,成《晉書》一百卷,為唐初官修《晉書》之主要依據。
蓋吳(418-446) 北魏關中人民起義首領。北地盧水胡人。太平真君六年起兵反魏,自稱天台王,後改稱秦地王。在作戰中中矢負傷,為部下所殺。
袁粲(420-477) 南朝宋大臣。字景倩,陳郡陽夏人。順帝時任中書監、司徒。後謀誅蕭道成被殺。曾仿嵇康《高士傳》,作《妙德先生傳》以自喻。
蕭道成(427-482) 南朝齊建立者,479-482年在位。字紹伯,南蘭陵人。廢宋順帝准,自立為帝,改國號齊。謚高帝。
唐寓之(?-486) 南朝齊人民起義領袖。富陽人。永明三年聚眾起義,稱帝,國號吳,改元興平。後遭禁軍鎮壓,被殺。
祖沖之(429-500) 南朝宋齊間科學家。字文遠,范陽遒人。博學多才,尤擅歷數,首次把圓周率精確推算到小數點後六位,比歐洲早一千餘年。撰《綴術》六卷,唐朝國學定為數學課本。制定《大明歷》,並製造指南車、千里船等多種機械。精通音樂,涉獵儒道典籍,著《釋論語》、《釋孝經》、《易義》、《老子義》、《莊子義》及小說《述異記》等,均早佚。
禇淵(435-482) 南朝宋齊間大臣。字彥回,河南陽翟人。宋文帝婿。宋時任吏總尚書、尚書右僕射、中書令、護軍將軍等職,與袁粲共輔蒼梧王。後助蕭道成代宋建齊,封南康郡公,任尚書令。時人譏之無節操:「可鄰石頭城,寧為袁粲死,不作彥回生。」
沈約(441-513) 南朝梁大臣、文學家、史學家。字休文,吳興武康人。竟陵八友之一。官至侍中、中書令、尚書令。後以觸怒受譴,憂郁而卒。首創「四聲」之說,與謝朓等人開創「永明體」,講求聲律對仗,推動詩歌走向格律化。撰有《宋書》一百卷。另有《晉書》、《齊紀》、《四聲譜》等,均散佚。明人輯有《沈隱侯集》。
馮太後(442-490) 北魏文成帝皇後。長樂信都人。前後臨政二十五年之久,孝文帝前期改革多由她主持,鞏固了北魏王朝統治。謚文明太皇太後。
韋睿(442-520) 南朝梁將領。字懷文,京兆杜陵人。官至左衛將軍、雍州刺史等職。晚年居家,以經始教授子弟。普通元年遷侍中、車騎將軍,未拜病卒。
李安世(443-493) 北魏大臣。趙郡人。曾於相州刺史任上,設計彈壓廣平豪強李波及子侄三十餘人。後以病免官。
孔稚珪(447-501) 南朝齊官吏、詩人。《南史》作孔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人。官至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博學好詩文,嗜酒,輒飲七八斗。不樂世事,門庭之內,草萊不剪。其文工麗詼諧,詩以《白馬篇》較著名。原有集十卷,已佚,明人輯有《孔詹事集》。
李沖(450-498) 北魏大臣。字思順,隴西狄道人,歷任內秘書令、中書令、尚書僕射等,頗受馮太後、孝文帝倚重。曾主持營建洛陽新都。
范縝(約450-約510) 南朝齊梁間思想家。字子真,南鄉舞陰人。曾任宜都太守、晉安太守、尚書左丞等職。發展漢魏以來樸素唯物論觀點,於天監六年發表著名的《神滅論》,否定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等迷信說教。後坐徙廣州,起為中書郎、國子博士,卒於官。
范雲(451-503) 南朝梁詩人。字彥龍,南鄉舞陰人。范縝從弟。八歲能詩,兼善屬文,為「竟陵八友」之一。官至尚書右僕射,封霄城縣侯。卒於任,詔贈侍中、衛將軍。原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詩四十餘首,以《巫山高》、《別詩》較為有名。
江斅(xiào 452-495) 南朝宋齊間士族貴戚。字叔文,濟陽考城人。宋文帝外孫,孝武帝女婿。歷宋、齊兩朝。
陶弘景(452或456-536) 南朝齊梁間道教徒、醫葯學家。字通明,丹楊秣陵人。蕭梁時進獻圖讖,為梁武帝所重,時有「山中宰相」之稱。撰有《真誥》二十卷,被目為道教經典。兼通陰陽五行、天文地理、風角星算、文學書法。撰《本草經集注》,錄葯物七百多種。另有《肘後百一方》等,多散佚。
曹景宗(457-508) 南朝梁將領。字子震,新野人。天監五年班師回朝,武帝設宴,即席分韻賦試。因武夫不得韻,固求之。武帝予「競」、「病」二韻,立就一首:「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後遷侍中、中衛將軍、江州刺史,赴任途中卒。
蕭子良(460-494) 南朝齊宗室大臣。字雲英,南蘭陵人。齊武帝第二子,封竟陵王。曾於建康廣集才學之士,抄五經百家,編成《四部要略》。後為太孫蕭昭業所忌,憂懼病死。有《南齊竟陵王集》。
任昉(460-508) 南朝梁大臣、學者。字彥升,樂安博昌人。歷仕宋、齊、梁三朝。以善作表、奏、書、記著稱,當世王公表奏、朝廷文誥多出其手。與沈約並稱「沈詩任筆」。藏書萬余卷,與沈約、王僧儒為三大藏書家。著有文集三十四卷並《地記》、《雜傳》近四百卷,均佚。明人輯有《任彥升集》。
謝朓(464-499) 南朝齊詩人。字玄暉,陳郡陽夏人。世稱「小謝」,以別於謝靈運。竟陵八友之一。為徐曾任宣城太守、南海太守、尚書禮部郎,後為徐孝嗣構陷,下獄死。所著詩文甚多,其詩平仄協調,音韻鏗鏘,詞采華麗,對仗工整。原有集二十卷,已佚。明人輯有《謝宣城集》。
王肅(464-501) 北魏大臣。字恭懿,琅邪臨沂人。王導後裔。卒於揚州刺史任。
丘遲(464-508) 南朝梁官吏、文學家。字希范,吳興烏程人。八歲能文。原有集十卷,已佚。明人輯有《丘司空集》,《與陳伯之書》為其代表作。
蕭衍(464-549) 南朝梁建立者。502-549年在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人。蕭道成族弟,竟陵八友之一。中興元年自立為帝,建立梁朝。提倡尊儒崇佛,多次捨身同泰寺。侯景作亂,智窮力竭,困餓而死。生前曾招納文士,辨論佛、儒義蘊,議定「五禮」,合著《通史》。善音樂詩賦,均早散佚。明人輯有《梁武帝御制集》。謚武帝。
王僧儒(465-522) 南朝梁官吏、學者。以字行。東海郯人。少好學,六歲能文。曾任尚書左丞、御史中丞。遍覽群書,學識淵博,兼擅書法。與沈約、任昉為當時三大藏書家。有文集三十卷,已佚,明人輯有《王左丞集》。
昌義之(?-523) 南朝梁將領。歷陽烏江人。蕭衍稱帝後封永豐侯。曾任軍功將軍、南兗州刺史、左衛將軍、北徐州刺史等職。平生不愛讀書,所識不過十字。
劉勰(約465-約532或約470-約539) 南朝梁文學批評家。字彥和,東莞莒人。曾任太末令、東宮通事舍人、步兵校尉等。晚年出家,改名慧地,尋卒。所撰《文心雕龍》五十篇,為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文學批評著作。主張文學作品既應有「風骨」,也要有「文采」。並提出文學批評的六個標准(「六觀」)及其必須具備的修養,系統闡述了先秦以來的文學批評理論,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酈道元(466或472-527) 北魏水文地理學家。字善長,范陽人。少好學,博覽奇書。歷任東荊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等職。孝昌三年為雍州刺史蕭寶夤殺害。所撰《水經注》四十卷,詳記水道千餘條,旁及城郭、風俗、土產、人物等,對歷史地理學有重要貢獻。另有《本志》、《七聘》等著述,均早佚。
王融(467-493) 南朝齊文學家。字元長,琅邪臨沂人,竟陵八友之一。曾任太子舍人、秘書丞、寧朔將軍等,奉武帝命作《曲水詩序》,文藻富麗,為當世稱誦。精通聲律,與沈約共創「永明體」。後因宮廷斗爭死於獄中。原有集十卷,已佚。明人集有《王寧朔集》。
元宏(467-499) 北魏皇帝、鮮卑族政治家。471-499年在位。政事初由祖母馮太後主持。太和十四年親政後,整飭吏治,加速北魏政權封建化。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漢服代鮮卑服、以漢語代鮮卑語、改鮮卑姓為漢姓等。並嚴厲鎮壓圖謀抗拒的守舊貴族,處死太子恂。經改革,加強了鮮卑拓跋部的封建化,促進了民族融合。謚孝文帝。
茹法亮 南朝齊權臣。吳興武康人。曾出家為道士。宋齊間攬權自重,勢傾內外。
元禧(?-501) 北魏宗室大臣。字永壽,孝文帝之弟。任太尉,封咸陽王。宣武帝時陰謀舉兵反叛被殺。
楊大眼 北魏將領。武都人。以勇武著稱。明帝時為荊州刺史,卒於任。
鍾嶸(469-518) 南朝齊梁間文學批評家。字仲偉,穎川長社人。所撰《詩品》,品評漢魏以來一百二十多位詩人的作品,為五言古詩作了總結。書中頗多獨到見解,如反對堆砌典故、推敲聲律、單純追求形式的傾向,對詩歌創作有積極意義。
陸厥(472-499) 南朝齊詩人。字韓卿,吳郡吳人。好屬詩文,五言詩體裁尤為新奇。因父被殺悲慟而死。其文以《與沈約書》較有名。原有集十卷,已佚。今存詩十餘首,散見於《文選》及《樂府詩集》。
蕭宏(473-526) 南朝梁宗室王。字宣達,南蘭陵人。梁武帝弟。封臨川王。
崔鴻 北魏史學家,字彥鸞,東清河鄃人。曾修孝文、宣武兩朝起居注,所撰《十六國春秋》一百卷,附序例、年表二卷,頗具史料價值。北宋時散佚,清人有《十六國春秋輯補》。
賈思勰 北魏農學家。撰《齊民要術》十卷九十二篇,綜合整理農藝科學文獻和漢以來北方農業生產實際經驗,分農藝(包括精耕、輪作、育種、綠肥、土壤改良等)、園藝、畜牧、漁業及農副產品加工製造等,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完整的農學著作。《雜說》部分系後人所補。
莫折大提(?-524) 北魏末關隴人民起義領袖,一作莫折太提。秦州羌族人。正光五年舉兵起義,稱秦王。不久病死,部屬由四子莫折念生統領。
破六韓拔陵(?-525) 北魏末六鎮起義首領。又作破六汗拔陵,匈奴族。正光四年聚眾起義,改元真王。後遭北魏軍夾擊,下落不明,一說為亂兵所殺。
鮮於修禮(?-526) 北魏末河北人民起義領袖。丁零族,懷朔鎮鎮兵出身。泰昌二年舉兵起義,建元魯興。後為混入義軍的北魏宗室元洪業殺害。
胡琛(?-526) 北魏末關隴人民起義領袖。敕勒族酋長。正光五年舉兵起義,被推為高平王。後為破六韓拔陵部屬費律誘殺。
元琛 北魏宗室。字曇寶,孝文帝族弟。襲封河間王。貪暴聚斂,曾於高陽王元雍鬥富。遠求波斯名馬,以銀為槽,金為環鎖,奢華甚於石崇、王愷。
莫折念生(?-527) 北魏末關隴人民起義首領。羌族。莫折大提四子。正光五年,大提病死,他統領部眾,自稱天子,國號秦。後為叛徒杜粲暗殺,全家遇害。
元雍(?-528) 北魏宗室大臣。字思穆,孝文帝之弟。初封穎川王,後改封高陽王。生性奢侈豪華,一食至數萬錢。後為爾朱榮所殺。
杜洛周(?-528) 北魏末河北人民起義首領。又稱吐斤落周。柔玄鎮鎮兵出身。孝昌元年率民起義,沿用真王年號,後被葛榮所殺
葛榮(?-528) 北魏末河北人民起義領袖。鮮卑族。參加鮮於修禮起義。孝昌二年殺叛將元洪業,繼領起義部眾,自稱天子,國號齊。後為爾朱榮契胡武裝所殺。
邢杲(?-529) 北魏末青州流民起義首領。河間人。建義元年於北海起義,自稱漢王,年號天統。後兵敗投降,被殺。
萬俟丑奴(?-530) 北魏末關隴人民起義領袖。匈奴族人。初為胡琛部屬。琛死,代統其部眾。建義元年自稱天子,建元神獸。後兵敗被殺。
阮孝緒(479-536) 南朝梁目錄學家。字士宗,陳留尉氏人。所撰《七錄》,仿《七略》分類法,將當時所見圖書六千二百八十八種,四萬四千五百二十卷,分為經典、紀傳、子兵、文集、術技、佛法、仙道七錄。已佚。《廣弘明集》尚保存五十五部序目。
王筠(481-549) 南朝梁文學家。字元禮,一字德柔,琅邪臨沂人。七歲能文,十六歲作《芍葯賦》。官至太子詹事。以博學善文名重當世。沈約譽之為「當今王粲」。原有集一百卷,已佚。明人輯有《王詹事集》。
蕭寶卷(483-501) 南朝齊皇帝。498-501年在位。字智藏,南蘭陵人,明帝次子。自幼耽於玩樂,不愛讀書。蕭衍兵圍建康時被殺。和帝立,追謚東昏侯。
陳慶之(484-539) 南朝梁將領。字子雲,義興國山人。屢建戰功。封永興侯,任豫州刺史等職,卒於任。
蕭子雲(487-549) 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字景喬,南蘭陵人,齊高帝孫,蕭子范弟,十二歲封新浦縣侯。官至侍中、國子監祭酒,領南徐州大中正。侯景之亂時餓死於顯雲寺。兼通文史,擅長書法。有《晉書》一百一十卷,《東宮新記》二十卷,另有文集十九卷,皆佚。《晉書》存輯本一卷,詩文散見於《文苑英華》和《廣弘明集》。
蕭子顯(489-537) 南朝齊宗室,史學家。字景陽,南蘭陵人。蕭道成之孫。歷任建康令、中書郎、臨川內史、吏部尚書、侍中等。後卒於吳興太守任。致力史籍撰著,有《後漢書》一百卷,《齊書》(今稱《南齊書》)六十卷,《普通北代記》五卷等。唯《齊書》尚存,為二十四史之一。
楊炫之 東魏官吏、文學家。或作陽炫之、羊炫之,北平人。曾任撫軍府司馬、秘書監等職。博學能文,兼通佛教經典。所撰《洛陽伽藍記》五卷,記載北魏時洛陽佛寺園林興衰梗概,旁及當地人物、風俗、地理及傳聞掌故。
爾朱榮(493-530) 北魏末執政大臣。字天寶,秀容川契胡人。曾溺太後、少主,多次鎮壓牧奴起義。永安三年為孝庄帝所殺。
高歡(496-547) 東魏大臣。一名賀六渾,渤海蓨人。普泰二年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逼走孝武帝,另立孝靜帝,遷都鄴城。專擅東魏朝政十六年。
蘇綽(498-546) 西魏大臣。字令綽,武功人。博覽群書,尤擅算術。官至大行台度支尚書,兼司農卿。為宇文泰草擬《六條詔書》,命百官誦習。草成《大誥》,痛遣西晉以來浮華文風。晚年,奉命改定官制,未成而卒。
蕭統(501-531) 南朝梁文學家。字德施,小字維摩,南蘭陵人。梁武帝之子。天監元年立為皇太子。善詩賦,曾招才學之士,廣集古今書籍三萬多卷,輯《文選》三十卷,上自周代,下迄梁朝,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文章總集。後病死,謚昭明太子。原集佚,後人輯有《昭明太子集》。
祖暅之 南朝齊梁間數學家。一作祖暅,字景爍。范陽遒人。祖沖之之子。少傳家學,精治《大明歷》,並於天監九年正式頒行。首次得出計算球體積的正確公式,先於歐洲約一千年。製成銅日圭、漏壺等精密觀測儀器。子祖皓亦傳家學,長於歷算。
賀拔岳(?-534) 北魏將領。字阿斗泥,神武尖山鮮卑族人。後被侯莫陳悅受高歡唆使所殺。
阿那瓌(guī ?-552) 柔然可汗,可汗丑奴之弟。後被突厥擊敗自殺。
土門(?-552) 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初為突厥部落首領,受柔然統治。後擊殺阿那瓌,建立突厥汗國,自稱伊利可汗。
燕都(?-572) 突厥可汗。553-572年為汗。伊利可汗子。繼位後稱木桿可汗。在位期間為突厥最盛時期。
室點密(?-576) 西突厥可汗。562-576年為汗。土門之弟。西魏廢帝元年自立為可汗,號「十姓部落」。
蕭綱(503-551) 南朝梁皇帝。549-551年在位。字世纘,小字六通。南蘭陵人。武帝第三子。癖愛詩文,提倡淫艷「宮體詩」,風靡一時。大寶二年為侯景所殺。原集已佚,明人輯有《梁簡文帝集》。
侯景(503-552) 北朝東魏將領。字萬景,鮮卑化羯人。後自立為帝,改國號漢。被王僧辯、陳霸先擊敗,為部屬誘殺。
陳霸先(503-559) 南朝陳建立者。557-559年在位。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人。太平二年封陳王,繼廢蕭方智自立,建立陳朝,謚武帝。
魏收(506或505-572) 北齊史學家。字伯起,小字佛助,鉅鹿下曲陽人。天保二年奉敕編撰《魏書》,至五年,成一百三十卷。修撰中曾有酬恩報怨及受賄行為,致有「穢史」之稱。宋初殘缺,現存本經宋人補校。
宇文泰(507-556) 西魏大臣。字黑獺,代郡武川鮮卑人。後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寶矩為帝,專擅朝政。執政中大占改革,國力日強,為建立北周王朝打下基礎。
蕭繹(508-554) 南朝梁帝。字世誠,小字七符,南蘭陵人。梁武帝第七子,封湘東王。後於江陵即位。承聖三年兵敗被殺,死前將公私典籍七萬余卷付之一炬。謚元帝。後人輯有《梁元帝集》。
王僧辯(?-555) 南朝梁建立。字君才,太原祁人。本烏丸氏,屬鮮卑族。與陳霸先討平侯景之亂,擁立蕭繹稱帝。後為陳霸先襲殺。
庾信(513-581) 北周詩人。字子山,南陽新野人。與父肩吾及徐摛、徐陵父子出入宮廷,擅寫綺麗詩人,世稱「徐庾體」。詩文代表作有《哀江南賦》、《枯樹賦》、《詠懷廿七首》等,形成蒼勁悲涼的獨特風格。原集已佚,後人輯有《庾子山集》。
宇文護(515-572) 北周宗室。字薩保,代郡武川人。宇文泰之侄。恭帝三年廢魏帝,立泰子宇文覺為帝,建立北周。後殺覺立宇文毓,又殺毓立宇文邕,為邕所殺。
斛律光(515-572) 北齊大臣。字明月,朔州人。高車族。能射飛雕,每射必中,時稱「落雕都督」。後以功升太尉,右丞相、並州刺史,又徙左丞相,封清河郡主。因遭後主所忌被殺,滅其族。
蕭詧(519-562) 南朝後梁皇帝。字理孫,南蘭陵人。蕭統第三子,封岳陽王。大定元年殺元帝,代立稱帝,史稱後梁。
顧野王(519-581) 南朝梁陳時訓詁學家、史學家。字希馮,吳郡吳人。七歲能讀《五經》,九歲能文,十二歲隨父至建安,撰《建安地記》二篇。及長,遍讀經史,於天文地理、蓍龜占候、蟲篆奇字無所不通。陳文帝時主修梁史。有《玉篇》三十卷,為我國文字訓詁學重要著作。另有《輿地誌》、《符瑞圖》、《通史要略》、《國史紀傳》(《陳史》)等,均佚。
江總(519-594) 南朝陳大臣、詩人。字總持,濟陽考城人。歷仕梁、陳、隋三朝。陳後主時任尚書令,世稱「江令」。為官不理政務,日與後主游宴後庭,互作淫艷之作,時人稱之「狎客」。入隋,為上開府。能屬文,尤擅五、七言詩,多為色情之作,部分七言初具格律。原有集三十二卷,已佚。明人輯有《江令君集》。
高洋(529-559) 北齊建立者,550-559年在位。字子進,渤海蓨人。高歡第二子。武定五年廢孝靜帝自立,建立北齊。謚文宣帝。
綦毋懷文 北齊冶煉家。又作綦母懷文。官至信州刺史。講求道術。總結北方冶煉經驗,以生熟鐵相澆,用牲畜溺脂浴淬,製成「宿鐵刀」,鋒利無比。這種「灌鋼」技術,隋唐之際仍沿用。
顏之推(531-?) 北齊文學家。字介,琅琊臨沂人。撰有《顏氏家訓》二十篇,以儒學教訓弟子。書中所記,堪為正史之補。
宇文覺(542-557) 北周皇帝。字陀羅尼,代郡武川人。宇文泰第三子。恭帝三年受封周公,受叔父宇文護操縱,廢魏帝自立,建立北周。因不甘受制,被護所殺。謚孝閔帝。
宇文邕(543-578) 北周皇帝。字禰羅突,代郡武川人。宇文泰第四子。武成二年,被宇文護立為帝。後殺護親政。在位時,曾禁斷佛、道二教,強令僧尼道士還俗,多次下詔放免奴婢雜戶,制定懲治貪污條例並統一權衡度量,國力大為增強。後卒於北討突厥軍中。謚武帝。
施文慶(?-589) 南朝陳官吏。歷任中書舍人、都督、湘州刺史等職。隋軍攻入建康時被殺。
沈客卿(?-589) 南朝陳官吏。吳興武康人。因功授散騎常侍、左衛將軍。隋軍攻入建康時被殺。
陳叔寶(553-604) 南朝陳末代皇帝。582-589年在位。字元秀,小字黃奴,吳興長城人。陳宣帝長子。隋軍破城,與張麗華、孔嬪妃匿井中被俘,死於洛陽。明人輯有《陳後主集》。
陳後主 即陳叔寶
Ⅱ 如何提高寫作水平(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呀)
寫作,在語文中佔有突出的地位,它既是人們表情達意、交流信息的需要,又是一個人語文能力的綜合反映。目前,語文教學改革正朝著加強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方向發展,這從考試增加主觀題和作文的份量反映出來。我認為,這種改革方向非常正確,可謂抓住了語文教學的關鍵。
可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乃當務之急。那麼,學生怎樣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呢?說到底,還是那句老話:多讀多寫。下面,我就根據學生的實際,結合自己的理解體會,簡要談一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一、多閱讀。
閱讀是基礎,寫作是運用,閱讀對於寫作非常重要。學生讀什麼好呢?當然是好文章,尤其是名篇。首先是課文,它們經專家們精心挑選,能代表各類文體特點,且十分適宜學生們學習,必須首先把這些文章學好。在此基礎上,再適當開辟第二課堂,向課外閱讀陣地延伸,得益於課外。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語言的學習積累,要記下書里的好詞佳句。最好是備一小本子,隨身攜帶,隨時隨地摘錄和學習語言。同時,還要貴在一個「積」字,持之以恆。正所謂「涓涓清泉,匯成江河」。只有天天學語文,日積月累,你的語言才會越來越豐富,為寫出好的文章奠定基礎。遺憾的是學生們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須知,文章是以語言為第一要素的,語言功底若不過關,寫好文章就成了空中樓閣了,所以,學習語言始終應是讀語文的一項重要任務。古人讀語文,就十分重視語言的學習和積累,現當代的很多文人作家也是如此,他們特別重視名篇佳句。這種學習方法確實很值得我們借鑒。
二、勤思考。
在閱讀過程中,還應肯動腦筋,勤思考。每讀一篇文章,要理解、領會作者如何立意、謀篇、行文,如何開頭結尾,如何組織語言文字,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等等。要推敲好詞佳句的妙處。同時,要有學以致用的意識,掌握了某些知識,就要思考在什麼情況下能派上用場。總之,閱讀時要勤思考,只有把學思結合起來,才能盡快提高寫作水平。
三、常練筆。
正像知道了游泳知識並不一定會游泳一樣,懂得寫作方法也不一定能寫出好文章。作文要寫得好,還必須常練筆。只有勤練筆,才能把從老師、書本那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寫作中去,實現知識向技能的遷移。常練筆,首先是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結合課文的作文,可以提倡模仿性寫作,這是必要的。不過,隨著訓練的深入,就要逐漸增加創作性的因素,力求一個「活」字,要插上想像的翅膀,寫出真情實感來,使文章更富有魅力。僅此還不夠,學生還要堅持做讀書筆記、記日記。有時記下身邊發生的人和事,有時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有時闡述一下對某個問題的見解等,在這方面,大可以隨便一點,從免束手束腳的。這既可以提高遣詞造句的能力,也可以積累資料,陶冶情操,鍛煉提高思維能力。另外,學生還要積極參加學校舉行的各種文學活動。如參加徵文比賽、影評活動等等。特別還要強調的是,要重視培養閱讀寫作的興趣。郭沫若同志說:「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事實上,讀名篇佳作,可以享受其意境、情趣和藝術美,寫文章,可以抒情達意,這實在是樂在其中,其樂無窮的!
總之,只要做到上述這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們學生的寫作功底就會漸漸扎實起來,思維也會隨之活躍,能力也就提高了。
Ⅲ 作為二十四正史之一,為什麼《魏書》卻號為"穢史"
原因有二:
一、《魏書》中有太多內容是瞎編的,不符合事實的《魏書》的創建,是由多個屬於不同派系的人共同編纂而成的,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負責人。一個國家只有一個皇帝,否則就是一山二虎之勢。然而《魏書》的編纂卻有了太多的人來參與,這就使得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勢力背後,為不同的勢力說話。在這種環境下編纂的書,各方都在為自己的勢力說話,而抹黑其他勢力。於是就成了“要黑大家一起黑”,結果最後所記錄的事情已經與事實偏離了太遠。甚至有人說:“寫小說也沒有這么寫的。”由此可見《魏書》之中有太多的內容,是過於荒謬不屬實的東西。
還有太多不符合人倫常情的記載,其中的真實性雖然已經無法考證,但是這種記載卻實實在在的存在《魏書》里,也就使得它從側面成為了一本記錄“淫穢”行為的史書。所以綜合起來,人們就乾脆稱《魏書》為“穢史”了。
Ⅳ 老爺往東宮干什麼去了
在秦可卿的喪事辦完了以後,賈元春選中鳳藻宮尚書,加賢德妃。描寫這一段文字是這樣的: 一日正是賈政的生辰,寧榮二處人丁都齊集慶賀,鬧熱非常。忽有門吏忙忙進來, 至席前報說: "有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來降旨。"唬的賈赦賈政等一幹人不知是何消息, 忙止了戲文,撤去酒席,擺了香案,啟中門跪接。早見六宮都太監夏守忠乘馬而至,前後左右又有許多內監跟從。那夏守忠也並不曾負詔捧敕,至檐前下馬,滿面笑容,走至廳上,南面而立,口內說:"特旨:立刻宣賈政入朝,在臨敬殿陛見。"說畢,也不及吃茶,便乘馬去了。賈赦等不知是何兆頭。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賈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 不住的使人飛馬來往報信。有兩個時辰工夫, 忽見賴大等三四個管家喘吁吁跑進儀門報喜,又說"奉老爺命,速請老太太帶領太太等進朝謝恩" 等語。那時賈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佇立,那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紈,鳳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媽等皆在一處,聽如此信至,賈母便喚進賴大來細問端的。賴大稟道:"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里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後來還是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後來老爺出來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著太太們去謝恩。" 大家的解釋有: 1、這是影射雍正暴斃,乾隆繼位。賈元春靠出賣秦可卿的身世秘密被乾隆選為貴妃。賈政是去朝賀乾隆去了。(劉心武先生) 2、這是影射福王在南京監國,來了一位福王死活不認,她本人卻振振有詞的董氏元妃(土默熱先生) 是耶,非耶,孰對,孰錯?恐怕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這里有這么幾個思考的細節。 1、東宮,是指代太子,這不管是劉先生的朝乾隆也好,還是土先生的福王監國也罷,都是認為東宮指太子(或是以太子、皇太弟的身份監國)。 (注意這個人物:太子) 2、鳳藻宮,這個名字很奇怪,故宮沒有,三山五園沒有,歷朝的宮殿里都沒有。那它在哪呢,會不會又是紅樓里的百年之謎呢。不會的!請大家細想一下,"鳳藻"與什麼詞,什麼事物有關聯,相近或是相對。首先,有一個詞是"鳳閣","鳳閣鸞台"、"鳳池"。這些都是一個意思,是古代中書省(或是宰相)的雅稱。難道說在這里是說賈元春或是賈政要當宰相,風馬牛不相及也。其二,是"龍藻"。說明一下,這個詞是我自創的,大家眼生,我來解釋一下,故宮的太和殿大家都知道,它的天花板是藻井裝飾,當中有一條很大的龍,口中還銜著一顆很大的珠子,那叫軒轅鏡。這里邊有龍又有藻了,這就是我"龍藻"的出處。那這跟《紅樓夢》里的賈元春中選"鳳藻宮"貴妃又有什麼關系呢?關系是有的,那個有"龍藻"的太和殿是皇帝的正堂,那麼有"鳳藻"的宮殿呢,會不會是皇後的住所呢。這里要注意的是,小說中用了"鳳藻"的字眼,它是在提醒讀者注意,這是與太和殿的"龍藻"相對應的,與皇帝相對應的,是皇後(的代稱)!賈元春選為皇後(或是相當皇後級別)了! 還是不明白,我再往上搗鼓。 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在故事(是歷史)當中,唐明皇是公公,楊貴妃是兒媳婦,還有個楊貴妃的原配丈夫壽王李瑁。公公強占兒媳婦的故事有了,那跟東宮太子有什麼關系呢。細看史書,你會發現,壽王的母親叫武惠妃,生前很得明皇寵愛,愛屋及烏,壽王也很見寵,有可能立為太子(實際上,把太子直接理解為皇帝的兒子更容易)。後來唐明皇納了楊貴妃,三千寵愛在一身,就和皇後差不多(這時候唐明皇沒有立皇後)。後來安祿山造反,唐明皇、楊貴妃、太子李亨(注意,是太子了)奔往四川。在途中,李亨策動士兵兵變,殺死楊國忠,逼死楊貴妃(這也就是賈元春題畫的謎底)。 這里還要注意:賈元春中選在秦可卿淫喪之後,目的就是將李、楊穢史拆分隱寫。秦可卿是賈元春的結局,賈元春只是個不幸的開始。 另外,回應土默熱先生的洪升說,洪升創作了《紅樓夢》在這里是看不出來的,因為李、楊故事唐已有之,甚至更遠的楚平王父納子媳的故事也是有的,談不上關聯。至於,小說中出現的《長生殿》的戲碼,因涉及到小說的幾次創作過程,在以後的分析中給予回答。
Ⅳ 【二十四史】
01.史記 (漢·司馬遷) 02.漢書 (漢·班固) 03.後漢書 (范曄、司馬彪)
04.裴注三國志 (晉·陳壽) 05.晉書 (唐·房玄齡等) 06.宋書 (南朝梁·沈約)
07.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08.梁書 (唐·姚思廉) 09.陳書 (唐·姚思廉)
10.魏書 (北齊·魏收) 11.北齊書 (唐·李百葯) 12.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13.隋書 (唐·魏徵等) 14.南史 (唐·李延壽) 15.北史 (唐·李延壽)
16.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 17.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 18.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20.宋史 (元·脫脫等) 21.遼史 (元·脫脫等)
22.金史 (史記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作者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大約卒於漢武帝征和三年。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漢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負責管理皇家圖書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歷法。司馬談打算編寫一部通史,願望沒有實現就死去了。臨死的時侯,囑咐司馬遷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司馬遷幼年時就很刻苦,十歲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後來跟著董仲舒、孔安國學過《公羊春秋》、《古文尚書》。漢武帝元朔三年,司馬遷二十歲,滿懷求知的慾望,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到處考察古跡,採集傳說。通過對歷史遺跡和西漢建國前後的史實的實地調查,司馬遷開闊了胸襟,增長了知識,為後來編寫《史記》作了很好的准備。司馬談死後,司馬遷承襲父職,做了太史令,有條件看到大量的圖書文獻和國家檔案,這對司馬遷編寫《史記》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
漢武帝太初元年,司馬遷開始編寫《史記》。天漢二年,李陵率兵隨李廣利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向司馬遷詢問對李陵的看法,於是,司馬遷說,李陵投降,是因為眾寡不敵,又沒有救兵,責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有意替李陵回護開脫,貶責漢武帝的愛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於是,把司馬遷投進監獄,處以腐刑。三年後他被赦出獄,更加發奮寫作《史記》。大約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編撰工作。司馬遷死後許多年,他的外孫楊惲才把這部五十二萬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諸於世。
《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數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是確鑿無疑的。今本《史記》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史記》取材相當廣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國策》、《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做了認真地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漢書
繼司馬遷撰寫《史記》之後,班固撰寫了《漢書》。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父親班彪是一個史學家,曾作《後傳》六十五篇來續補《史記》。《漢書》就是在《後傳》的基礎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隨從車騎將軍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那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絕無僅有的女作者。
《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它的記事始於漢高帝劉邦元年,終於王莽地皇四年。
《漢書》的體例與《史記》相比,已經發生了變化。《史記》是一部通史,《漢書》則是一部斷代史。《漢書》把《史記》的「本紀」省稱「紀「,「列傳」省稱「傳」,「書」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漢代勛臣世家一律編入傳。這些變化,被後來的一些史書沿襲下來。
《漢書》記載的時代與《史記》有交叉,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兩書都有記述。這一部分,《漢書》常常移用《史記》。但由於作者思想境界的差異和材料取捨標准不盡相同,移用時也有增刪改易。
《漢書》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統地敘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體的律令規定。《地理志》記錄了當時的郡國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和戶口數字,有關各地物產、經濟發展狀況、民情風俗的記載更加引人注目。《藝文志》考證了各種學術別派的源流,記錄了存世的書籍,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食貨志》是由《平準書》演變來的,但內容更加豐富了。它有上下兩卷,上卷談「食」,即農業經濟狀況;下卷論「貨」,即商業和貨幣的情況,是當時的經濟專篇。
《漢書》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從太昊帝記到吳廣,有「古」而無「今」,因此引起了後人的譏責。後人非常推崇《漢書》的《百官公卿表》,這篇表首先講述了秦漢分官設職的情況,各種官職的許可權和俸祿的數量,然後用分為十四級、三十四官格的簡表,記錄漢代公卿大臣的升降遷免。它篇幅不多,卻把當時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變遷清清楚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從思想內容來看,《漢書》不如《史記》。班固曾批評司馬遷「論是非頗謬於聖人「。這集中反映了兩人的思想分歧。所謂「聖人」,就是孔子。司馬遷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為判斷是非的標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見識卻不及司馬遷。從司馬遷到班固的這一變化,反映了東漢時期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已在史學領域立穩了腳根。
《漢書》喜用古字古詞,比較難讀。
後漢書
《後漢書》九十卷,南朝宋范曄撰。范曄字蔚宗,順陽人。出身於一個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寧曾任晉豫章太守,著《穀梁集解》一書。《十三經註疏》中的《穀梁傳註疏》就是以《穀梁集解》為基礎寫成的。他的父親范泰官拜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是宋武帝劉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覽群書、潛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曄有很深的家學淵源,一直以名門之後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節,仕宦不甘居人後,著述也不甘居人後。以此成名,也以此喪身。
元嘉九年,范曄在為彭城太妃治喪期間,行為失檢得罪了司徒劉義康,被貶為宣城太守,范曄鬱郁不得志,就藉助修史來寄託他的志向,開始寫作《後漢書》。元嘉二十二年,當他完成了本紀、列傳的寫作,同時又和謝儼共同完成《禮樂志》、《輿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時侯,有人告發他參與了劉義康的篡位陰謀,因此下獄而死。謝儼怕受牽連,毀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後漢書》只有紀傳部分流傳了下來。
在范曄《後漢書》之前,已問世的有關東漢歷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曄以《東觀漢記》為基本史料依據,以華嶠書為主要藍本,吸取其他各家書的長處,刪繁補缺,整齊故事,超越眾家,後來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曄《後漢書》取代《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稱「三史「,盛行於世。而諸家《後漢書》,除袁宏《後漢紀》外,都相繼散亡。於是范曄《後漢書》成為我們現在研究東漢歷史的最基本的依據。
范曄《後漢書》的記述,起於劉秀起兵推翻王莽,終於漢獻帝禪位於曹丕,詳載了東漢一百九十五年的歷史。
三國志
《三國志》,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
作者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生於漢後主劉禪建興十一年,死於晉惠帝元康七年。他在蜀漢做過官,三十歲時,蜀漢政權滅亡,入晉後做過晉平令、著作郎。陳壽寫《三國志》以前,已出現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換)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三國志》中的《魏書》、《吳書》,主要取材於這些史書。蜀政權沒有設置史官,無專人負責搜集材料,編寫蜀史。《蜀書》的材料是由陳壽採集和編次的。陳壽寫書的時代靠近三國,可資利用的他人成果並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沒有條件獲得大量的文獻檔案。我們閱讀《三國志》時,就會發現陳壽有史料不足的困難,內容顯得不夠充實。陳壽沒有編寫志。我們要了解三國時代的典章制度,只好藉助於《晉書》。
《三國志》善於敘事,文筆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贊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志》,認為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毀棄了自己的著作。後人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歷史的史書中,獨有陳書可以同《史記》、《漢書》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志》一直流傳到現在。
晉書
《晉書》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記載了從司馬懿開始到晉恭帝元熙二年為止,包括西晉和東晉的歷史,並用「載記」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國割據政權的興亡。
唐太宗是一位有所作為的君主,他非常重視史書的撰修工作,而在唐太宗以前,有關晉代的史料,沒有一家令人滿意的。唐太宗在修晉書詔中對各家史著逐一進行了批評。撰寫一部系統、完整、旨趣較高的晉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願。貞觀二十年他下詔讓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擔任監修,組織編寫《晉書》。
眾人撰寫《晉書》,從受命到成書,僅歷時兩三年。成書時間之所以較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晉書》由於有政府作後盾,人力、物力、財力和圖書檔案資料都有保證,這些條件,是私人修史無法比擬的。二是有多種晉史著述可供參考。由於有藍本作為依據,成書自然較為容易。
《晉書》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別取捨,喜歡採用小說筆記里的奇聞軼事,《搜神錄》、《幽明錄》中一些荒誕不經之談也加以收錄,有損於它的史料價值。另外,書中有記事前後矛盾和疏漏遺脫的地方。《晉書》的執筆人,大多數擅長詩詞文賦,撰史過程中,有片面追求詞藻華麗的傾向。因此,後人批評它「競為綺艷,不求篤實」。這也是《晉書》的缺點之一。
宋書
《宋書》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記述南朝劉宋王朝自劉裕建基至劉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實,為沈約所撰。全書一百卷,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作者根據何承天、徐愛等所著宋史舊本,旁采注紀,撰續成書。
紀傳部分成於南齊永明六年,諸志當成於隆昌元年之後。全書以資料繁富而著稱於史林,為研究劉宋一代歷史的基本史料。
各志工程巨大,內容詳備,篇幅幾佔全書之半。志前有《志序》,詳述前代修志情況,並上溯各志所記制度源流,可為考補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記三國以來地理沿革並及東晉以來僑州郡縣情況,有補於史事考證。《律歷志》全載景初、元嘉、大明三歷文字,為歷法學的珍貴資料。
《樂志》記敘漢魏及兩晉樂府情況,樂府詩章有分類開錄,並保存有漢魏以來大量樂府詩篇及樂舞文辭,其中「古辭」多為漢代遺篇,是研究樂府及詩史的重要文獻。紀傳敘事詳密,列目入載二百三十餘人。紀傳中收錄的大量詔令、奏疏、書札及文章,雖冗長,但有多方面的史料價值。
《宋書》的作者沈約,是南朝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聲律學家,字休文,吳興武康人。父沈璞,劉宋時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於皇族爭權奪位之亂中被害,沈約時年十三歲。少年時代,沈約橫遭家難,潛竄流寓,家境孤貧。他篤志好學,讀書晝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屬詩文。天監十二年卒,年七十三歲,謚曰「隱」,後世亦稱「隱侯」。
南齊書
《南齊書》記述南朝蕭齊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至齊和帝中興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現存關於南齊最早的紀傳體斷代史。原名《齊書》,至宋代為區別於李百葯所著《北齊書》,改稱為《南齊書》,撰著者為蕭子顯。
蕭子顯,字景陽,南朝歷史學家、文學家。出身皇族,蕭子顯博學多識,長於寫作,又是自齊入梁的貴族人物,對南齊許多史事、王室情況是熟悉的或是親自經歷過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齊,未經重大戰亂,許多圖書文籍得以保存,都為蕭子顯撰著史書提供了有利條件。
《南齊書》現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紀八卷,志十一卷,列傳四十卷。
所缺一卷為《自序》。
《南齊書》文字比較簡潔,文筆流暢,敘事完備。列傳的撰寫,繼承了班固《漢書》的類敘法,又借鑒沈約《宋書》的代敘法,能於一傳中列述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傳不勝其煩的弊病。又書中各志及類傳,除少數外,大都寫有序文,藉以概括全篇內容,提示寫作主旨。
梁書
《梁書》記載自梁武帝蕭衍建國至梁敬帝蕭方智亡國共五十六年間的歷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兩代人辛勤撰寫完成的。
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南朝歷史學家。歷經梁、陳、隋三朝,於陳朝任秘書監、領大著作、吏部尚書等職,於隋朝任秘書丞。入隋後於文帝開皇九年又受命編撰梁、陳兩代歷史,未竟而卒。臨終時遺命,囑其子姚思廉繼續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簡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舊稿。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年,歷時七年最終完成了《梁書》與《陳書》的撰寫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雖為史學家,但都有較深厚的文字素養,於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繼承了司馬遷及班固的文風與筆法,在南朝諸史中是難能可貴的。
陳書
《陳書》是南朝陳的紀傳體斷代史著作,記載了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後主陳叔寶被隋文帝滅國首尾三十三年間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兩代人撰寫的。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姚思廉,字簡之,陳亡後,遷家關中,為萬安人。兩人事跡已於本書《梁書》前言中作了介紹,可以參閱。
《陳書》中的帝紀六卷,列傳三十卷,共三十六卷,無表志。
陳朝封建政權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沒有特別的建樹,或許與此有關。《陳書》內容比不上《梁書》那樣充實,本紀和列傳都過於簡略。
魏書
《魏書》,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紀十二卷,列傳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實共一百三十卷。北齊魏收撰。
鮮卑族是我國古代東北大興安嶺東麓一個古老的民族。公元一世紀末,隨著匈奴帝國的解體,鮮卑族逐漸向西遷徒,成為大漠一個強大的民族集團,公元三世紀初,鮮卑拓跋部首領猗盧在塞北建立了代國,公元376年,代政權被氏族建立的前秦消滅。公元386年,拓跋鮮卑各部復擁拓跋為代王,重建政權。拓跋解散了拓跋鮮卑原有的部落組織,定居農耕,遷都平城,於公元398年改稱魏,史稱北魏。由於吸收先進的漢族文化,北魏國力日益強盛,終於在公元439年統一中國北方,結束了十六國時期的動盪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時,北魏達到鼎盛時期,在西邊奪取漢中,進窺巴蜀,在東邊鞏固了洛陽周邊的防禦,並與梁朝爭奪淮南,但不久就由於政治腐敗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潰,分為東魏和西魏兩個對峙的政權。《魏書》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的歷史。
拓跋時就曾命令鄧淵撰《代記》十卷,按年月編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燾神嘉二年,詔撰《國記》,由崔浩定為編年體,成書三十卷。
《魏書》在流傳過程中亡佚甚多,本紀缺二卷,列傳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卷殘缺不全,分別由後人取其它史書補足。
魏收,北齊鉅鹿下曲陽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機警能文,與溫子升、邢子才號稱三才子,但生性輕薄,人稱「驚蛺蝶」。他奉命著《魏書》時曾聲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則使入地。」書成之後,眾口喧嚷,指為「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北齊書
《北齊書》,五十卷,其中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唐李百葯撰。
北魏末年,北方六鎮發生聲勢浩大的反叛浪潮,後出身於懷朔鎮低級武官的高歡獲得了對二十餘萬鮮卑人的領導權,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歡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長安,高歡於是另立孝靜帝元善見,遷都鄴城,史稱東魏。公元550年,高歡之子高洋廢孝靜帝自立,建立北齊。東魏、北齊統治區域南至長江,與梁、陳兩朝先後對峙,西邊在今山西、河南、湖北,與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齊被北周吞並。
《北齊書》本名《齊書》,宋時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雖以記載北齊歷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後約八十年的歷史,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
李百葯(公元565--648年),字重規,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葯從小好學,博覽經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襲父爵為安平公。貞觀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歲。
北齊政權中,皇族內部叔侄、兄弟相互殘殺,使這個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換了六個皇帝。《北齊書》對封建統治者之間的權勢爭奪有較多的敘述。
《北齊書》在流傳過程中殘缺嚴重,現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後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補,這使《北齊書》的價值大大降低。但即便如此,它還是為我們了解東魏、北齊歷史提供了一部斷代史著作。
周書
《周書》,五十三卷,其中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唐令孤德主編,參加編寫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師。
北魏末年,政治動盪,亂事遍起。出身於北魏北方六鎮中武川鎮的宇文泰,率領一批以武川鎮人為主的鮮卑族軍隊,聯合關隴地區的漢人豪族武裝,建立起西魏政權。後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覺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稱北周。西魏、北周這兩個前後相續的政權,統治區域大致包括今天陝西、寧夏、甘肅和四川的大部,山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與東邊的東魏、北齊和江南的梁、陳成鼎足之勢。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中國北方。公元581年,楊堅代周,建立隋朝。
《周書》雖以「周」題名,但實際上記述了從公元534年東、西魏分裂到楊堅代周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歷史。
《周書》由於根據的資料貧乏,再加上它所記載的人物多是本朝顯官的祖先,因而顯得單薄而不盡合事實。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權的建立,建立後三個封建政權之間的戰爭,以及宇文政權上層集團內部斗爭的情況,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歷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書。
南史
《南史》是合南朝宋、齊、梁、陳四代歷史為一編的紀傳體史著,記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陳後主陳叔寶禎明三年(公元589年),記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歷史。《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李大師(公元570--628年),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歷史學家。他認為南北朝時期各朝的斷代史,彼此孤立,記事重復,又缺乏聯系,打算採用編年體,撰寫《南史》與《北史》,使南朝與北國各代的歷史,分別統編於這兩部史著之中。隋末,李大師曾參加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建立的夏政權,任尚書禮部侍郎。因此,在唐初流放到西會州(今甘肅境內),後遇赦放回,死於唐太宗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所撰《南史》與《北史》未能成書。此後,由李延壽繼續撰成,合稱為《南北史》。
李延壽,字遐齡,生卒年代已不可確知,大約卒於唐高宗儀鳳年間(公元676--679年),唐初歷史學家,曾任崇賢館學士,官至符璽郎。唐太宗時,李延壽曾參加《隋書》紀、傳、志和《晉書》的編寫,又參預唐朝國史的編纂工作。但他主要成就在於承接其父未竟的事業,完成《南史》與《北史》的寫作。
《南史》以《宋書》、《南齊書》、《梁書》及《陳書》為本,刪繁就簡,重新編纂,成為史林新著,成書於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南史》有本紀和列傳,無表、志。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共八十卷。其編撰方法按朝代順序、帝王在位先後,排列各朝帝王、宗室、諸王、大臣等紀傳。
本紀中有《宋本紀》三卷,《齊本紀》二卷,《梁本紀》三卷,《陳本紀》二卷。列傳中除專傳外,列「類傳」九種。
《南史》文字簡明,事增文省,在史學上佔有重要地位。其不足處在於作者突出門閥士族地位,過多採用家傳形式。例如將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於一篇中敘述,實際成為大族族譜。《南史》《北史》中,某些傳文亦有重復現象。
北史
《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紀十二卷,列傳八十八卷。記述北朝從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齊(包括東魏)、周(包括西魏)、隋四個封建政權共二百三十三年的歷史。作者李延壽,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陽)人,曾任史官,參與修撰《隋書》、《晉書》,並另外著有《南史》。
《北史》主要在魏、齊、周、隋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但也參考了當時所見各種雜史,增補了不少材料。
總的來看,《北史》雖有內容偶呈蕪雜之弊,但畢竟體例完整、材料充實、文字簡煉,在後代頗受重視,以致魏、齊、周三書唐以後皆殘缺不完,後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補足。作為研究北朝歷史的資料,《北史》與魏、齊、周、隋四書有互相補充的作用,不可偏廢。
隋書
《隋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本書由多人共同編撰,分為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陳、北齊、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議。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編修,但數年過後,仍未成書。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徵「總知其務」,並主編《隋書》。
《隋書》的作者都是飽學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書》是現存最早的隋史專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較高的史籍之一。
首先,它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親歷了滅隋的戰爭,在執政之後,他經常談論隋朝滅亡的教訓,明確提出「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的看法。汲取歷史教訓,以史為鑒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導思想。其次,《隋書》弘揚秉筆直書的優良史學傳統,品評人物較少阿附隱諱。主編魏徵剛正不阿,他主持編寫的紀傳,較少曲筆,不為尊者諱。如隋文帝之「刻薄」專斷,「不悅詩書」,「暗於大道」,隋煬帝矯情飾貌,殺父淫母,「鋤誅骨肉,屠剿忠良」等情況,都照實寫來,了無隱諱。
再次,《隋書》保存了大量政治、經濟以及科技文化資料。其中十志記載梁、陳、北齊、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漢魏。
舊唐書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時期。五代後晉時官修的《舊唐書》,是現存最早的系統記錄唐代歷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書》,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舊唐書》共二百卷,包括本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後晉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當時的宰相趙瑩負責監修。趙瑩立即組成修纂班子,到出帝開運二年(公元945年),全書修成,歷時僅四年多。
《舊唐書》的作者去唐不遠,有條件接觸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時間里修成這樣一部二百卷的大書。
但是,由於肅宗以後的國史尚未編出,宣宗以後的實錄也未修成,所以《舊唐書》的作者在修《舊唐書》時,唐代晚期的史料相當缺乏。雖然作者曾做過不少搜集史料的工作,但由於成書倉促,所以對於唐代晚期史事的記述,仍顯得粗糙,在材料的佔有與剪裁、體例的完整、文字的簡潔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點。
《新唐書》行世後,《舊唐書》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幾乎被人們廢棄。
等到明朝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聞人詮等重新刊印後,才又廣泛流傳開來。《舊唐書》傳布過程中的興衰,既反映了它的缺點,也說明它有自己的長處,非《新唐書》所能取而代之。
新唐書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紀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認為的《唐書》淺陋,下詔重修。前後參預其事的有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人。其中列傳主要由宋祁負責,本紀、志、表主要由歐陽修負責,所以《新唐書》署「歐陽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誥、翰林學士等職。他歷時十餘年完成列傳,於嘉三年(公元1058年)交齊全部列傳的稿子。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擅長古文,他因參加推行「慶歷新政」的活動,被貶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調到朝廷任翰林學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寫定本紀、志、表,已是嘉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列傳與本紀、志、表合在一起時,並沒有經過嚴格的整齊劃一。
《新唐書》比起《舊唐書》來,確有自己的一些特點和優點。首先,《新唐書》的作者對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沒有的《儀衛志》、《兵志》。其他幾個志也各增補了新資料,質量多在《舊唐書》之上。
舊五代史
《舊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稱《梁唐晉漢周書》,後人為區別於歐陽修的《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