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月亮是別在鄉村上的……的閱讀答案
1、作者為什麼說「月亮是別在鄉村的一枚徽章」? 2、從全文結構看,文章為什麼從「城裡人看到的月亮」寫起? 3、結合全文,請簡要概括「城裡月亮」和「鄉村月亮」的特點。 4、試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回答下面的問題。 (1)本文採用了哪兩種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 (2)文中擬聲詞「叮叮當當」「 嘩啦嘩啦」用得是否恰當?為什麼? 5、文章第四自然段寫作者在鄉村月夜中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感悟。你能具體說說作者的感悟是什麼? 6、如果將文章的最後一自然段刪去,好不好?為什麼?請簡要賞析。 【文本解讀】 作為「根土文學」的代表作家,韓少功在《月亮是別在鄉村的一枚徽章》一文中,將城裡月亮與鄉村月亮進行多方面比較,突出表達了作家對鄉村月夜的喜愛之情。進而具體描繪了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感悟,表達了作家對城市文明遠離大自然的遺憾之情。本文中作家所尋「文化之根」,應該是傳統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從中可以明顯看出作家深受道家的影響。 【答案精講】 1、參考答案:月光是鄉下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城裡人是沒有月光的人,月亮是鄉村區別於城市的標志之一。 解題提示:本題考查對重要語句的理解。應從「徽章」的含義——「某事物的標志」入手,然後結合文意,進行歸納整合,便可得出答案。 聯系作家:作為根土作家對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月亮的深刻理解。 2、參考答案:(1)為下文寫鄉村月亮作鋪墊;(2)與下文寫鄉村月亮形成對比。 解題提示:本題考查對文章結構的分析,思路的把握。要注意題干中「從全文結構看」的角度,並聯系內容進行思考。 3、參考答案:「城裡月亮」的特點是灰白、暗淡,沒有生氣,不能給人以感悟;「鄉村月亮」的月光飄搖、跳動,富有生氣,能給人以感悟。 解題提示:本題考查歸納內容,概括中心的能力;一方面需篩選並整合信息,另一方面要注意題干中「結合全文」,把握全文。 聯系作家:作為根土作家對遠離大自然的城市文明流露出的遺憾情緒,對接近大自然的鄉村有深厚的感情。 4、參考答案:(1)比喻、擬人。既形象生動,又充滿感情。(2)恰當。能突出地表達作者的主觀感受。 解題提示: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比喻」與「擬人」是高考考查最多的修辭方法。另外,注意富有特色的語言表達是如何傳情達意的。 聯系作家:比喻、擬人是韓少功最常用的修辭方法。 5、參考答案:人類在自然界面前永遠顯得極其渺小,孤單,無知,人類應該謙遜地對待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大意對即可) 解題提示: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先從理解題干入手,確定「人與自然」;然後緊扣作品中的「一口完全吞下」(渺小),「無依無靠」(孤單),「無知」,「誠實」來分析概括。 聯系作家:作為根土作家對傳統文化有深厚的感情,這里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 6、參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不刪好。最後一自然段再次點題,以形象結束全文,含蓄深沉,耐人尋味,給讀者留下較大的想像空間,富有詩意。 (2)刪掉好。在結構上,既不能照應開頭,又與上段聯系不緊密,給人突兀的感覺;在內容上,不能突出或點明主旨。
題目是這樣的嗎?
㈡ 求一篇小說閱讀試題的答案
現代文閱讀訓練——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㈢ 免費小說閱讀網山村春情
死定了
㈣ 找一本小說,內容開始是,女主被拐賣到山村(或山裡),給男主當老婆的,不過男主最後還是放了女主
虐文《泥》女主被賣到大山裡,男主把她買下來,女主懷了男主的孩子,但女主為了逃出去把孩子弄掉了,後來男主可憐她就把她放走了,倆人在城市裡相遇,結局是be
㈤ 一個男人來到女人非常多的山村的小說qq閱讀里的
《山村風流》《山村獵艷》
㈥ 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㈦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
小方靦腆的向我鞠了一個深深的躬 : 農村小姑娘的形象
-------------------------------------------------------
文中為了加強矛盾沖突,充分塑造人物形象,多處使用了對比的手法,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對比的表達效果:
下面是
小說以「落價」為題,但主要內容卻是寫小方的事情,這樣的安排是否合理 ?
答案:
從主旨上看,小說以小見大,通過小方的言談舉止的變化體現了 對輕視知識重視金錢的思想 , 突出知識「落價」了
從人物形象上看,小方重視金錢輕視知識的青年形象恰好闡釋了題目「落價」的現實問題。
----------------------------
標點符號:
小方打斷了我,說:「您不知道,『破爛』才不值錢呢!現在人人都在說,一切東西都在天天漲價,只有兩樣東西落價,一樣是『破爛』,一樣是知識……」小方忽然不往下說了。
理由自己寫寫吧.
標點符號:
我的心猛然往下一沉,心說:和破爛一樣,我們是落價了,這我早就知道!
理由自己寫寫吧.
-------------------------------
㈧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答案】
【小題1】B、E
【小題2】①為研究制訂經典畫作而不顧個人安危;②愛惜畫作勝於自己的身體;③面對夢寐以求的創作素材而不能如願作畫的悲傷。
【小題3】①熱愛繪畫藝術,視藝術為生命。②一生都在不斷探索創新,從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③淡泊名利,不計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把畢生心血奉獻給社會。④工作有激情,始終保持著高漲的工作熱情和旺盛的鬥志。
【小題4】含義:真正的藝術來自於真正有感而發的藝術創作的樸素心靈,是通過內心對藝術的苦苦追求才得到的,(1分)這種樸素的思想和藝術的靈感不是用錢能買到的,(1分)這樣的藝術品是無價的,任何金錢都買不來,也不可能出賣的,(1分)藝術家不應該如其他一些職業那樣可以將自己的產品用金錢去衡量。(1分)
感想示例:現實中的許多人,表面看是對藝術的執著,標榜自己的才華,而真實的目的卻是藝術的附屬品――名和利。吳冠中稱之為「匠人」,而不是「大家」。如果藝術與利益相連,那麼藝術的價值就發生了改變,完全是為利益而創作的藝術不可能成為經典而永恆。真正的為藝術而生的人,心裡只有藝術,他的創作都是內心激情的表現,而不像許多人那樣是為了最大化的利益而苦思冥想。因此當今的社會需要有這樣思想的藝術家來引領藝術的發展,而不是被喧囂的世風所污。只有超然物外,心靈純凈,恬然淡泊的人,才能成為一代宗師,後世楷模。(4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
A中的「沒有繪畫,就不會有吳冠中這個人了」理解有誤,應為「沒有繪畫就不會有畫家吳冠中了」;C中的「囊括了他為藝術辛勤一生的所有作品」不對,是「囊括了他為藝術辛勤一生的所有重要作品」,范圍擴大了;D中的「他捐出的畫作不會帶來任何利益」不符合事實,為賑災助殘的捐贈要獲得相應的金錢來幫助他們。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2】
試題分析:「一是抗戰時期在昆明……讓他將自己反鎖在館內,臨摹古人畫冊。二是上世紀60年代,……慶幸作品們終於平安到家了。三是上世紀70年代,……怎麼努力也畫不成了,極度失望之下,吳冠中競哭了起來!
」以上信息很明確地指出了三件事。
考點: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3】
試題分析:
由「他和繪畫的關系,可說是生命里的基因,前生投緣的關系——繪畫不是他的專業、職業、事業,而是他的呼吸、他的身家性命、他的存世意義」可得出第一點。由「吳冠中一輩子不停地追求創新,這是他血液中固有的基因」可得出第二點。由「吳冠中把他一輩子的耕耘成果,悉數奉獻給了社會」可得出第三點。由「他當了一輩子美術教師,從第一天做助教開始,直到耄耋之年的最後一次登台,其特色始終沒有變,這就是,一上講台就激動,越講越興奮,就像陷在戀愛中,不能自拔」可得出第四點。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4】
試題分析:
「藝術發自心靈與靈感,心靈與靈感無處買賣,藝術家本無職業。」這句話要分三個層次來理解,「藝術發自心靈與靈感」一句應結合「畫廊濟濟,展覽密集,與其說這是文化繁榮,實質是為爭飯碗而標新立異,嘩眾唬人,與有感而發的藝術創作之樸素心靈不可同日而語」來理解,「有感而發的藝術創作」是出自於「樸素的心靈」。「心靈與靈感無處買賣」實際是指出自心靈和靈感的作品是無處買賣的。既然作品無處買賣,那麼藝術家也就無所謂職業了,他不同於以畫謀生的畫匠。感想還是要結合本段理解,以畫謀生與以畫為生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考點: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