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国演义 评书,哪里有啊~在线收听,
中国声音网:http://music.jschina.com.cn/
在线评书,相声.信息量很广
❷ 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听书
1、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在张飞占据的古城外杀蔡阳。 2、故事简介 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围。曹操非常欣赏关羽才华英武,曹操希望招...
❸ 懒人听书三国演义第一章讲的是什么
第一回? 三个大汉结拜,刘备当大哥,关羽是二哥,张飞是小弟。张飞卖身家、拉队伍打黄巾军。
东汉末年,朝纲不振,天下大乱,张角带领黄巾军起义造反。幽州发榜招军,刘备因看榜文与张飞结识,又在客店中认识了关羽,三人志同道合,于桃园中结义。三人打造兵器,训练乡勇,投幽州太守刘焉,并大败黄巾军于涿郡。后救青州,刘备出奇兵设埋伏,二败黄巾军。刘备又去助卢植,得其命前往颖川打探消息。颖川守将皇甫嵩、朱俊采用火攻,黄巾军慌乱逃败之时,又被曹操截杀一阵。刘备复回途中,却遇卢植遭奸佞陷害,被押解京城问罪。刘备遂回涿郡,途遇黄巾军追杀董卓败军。三人杀退黄巾军,救了董卓,却得董卓傲慢相待。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❹ 刘备的相貌长得怎么样
刘备的相貌到底如何刘备的相貌到底如何
刘备的相貌
三国中说的很清楚,刘备此人:双耳垂肩,目能自视其耳,双手过膝。这大概就是因为刘备这么大一个人物出生的时候居然没有“天降祥瑞”,所以后来的说书人只好凭想象加上的,果然让人印象深刻,后来不但各派的说书人写书人(不仅仅是毛本的《演义》这样)即使是写《三国志》的陈寿,也接受了这样的一副“福像”。刘备是正宗的河北人,燕赵之地,向来以出豪杰闻名,每多慷慨之士,这是水土的关系,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那种身长体大、不修边幅,目露精光的狂客(正象张飞),刘备不能不说是一个异物---面目和善,彬彬有礼,且能委曲自己,“礼贤下士”,主动结交没有文化的关,张等人,当然令他们感激涕零,引为知己。这样看来古代的燕赵之士是最容易拉拢的了,只要你能做到“折节下交”,老前辈荆卿就便宜了燕丹那小子。我们注意刘备的耳朵---站在一个今人的角度,把之和历史上、传说中的其他人比较,就会吃惊地发现刘备实在是特别特别地特别---居然是和我佛如来差不多!
这实在令人吃惊,别的不说,在三国时期,外来和尚还是踪影皆无,那还要到五代的时候,达摩和尚才遛哒到中原,三国时期的宗教,几乎是清一色的道教,从张鲁一家的五斗米,到搞的天下大乱的张氏三兄弟的太平教,统统是道教。难道刘备的样子仅仅是和佛祖巧合吗?
看过电视连续剧之后,大家都对佛祖有个印象--我佛如来是最平易近人的,他既非玉皇大帝那样稍有不顺就“龙颜大怒”(天上的皇帝和地上的皇帝都是一个样子)也不象孙猴一样乱蹦乱跳,甚至不象观世音一样化身万千来拯救世人,他就那么坐着,说说经,或者不说(不说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究竟是醒着还是睡着了)。他容忍一只老鼠从他脚边偷油(只要别打翻琉璃盏),允许蝎子听他的大道,允许手下干这作那甚至收贿(阿难,伽叶。一旦东窗事发还包庇手下)我佛实在是个老好人也是个好领导(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切实在和刘备真象。更不用说我佛的形象---在收悟空的时候大家看到---正是双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双手也过膝。
相貌是巧合吗?
是古代的说书人…当然是以后几个朝代的,在向他们的听众,也向后的读者传递一个意思——刘备就是那乱世中的佛祖,只有刘备才能让大家走上正途,过上无忧无虑的好日子。刘备的早期实在是个大问题,大家可以从前面写的看到,也可以从小说中看到---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能让那么多人心服?尤其是让一个典型的没文化却尤其钱的张飞和同样没文化却有本事的关羽认这么一个既没钱也每本事也没啥特别的人作是同志?还拜作老大?恐怕后期(指有和尚以后的时期)的听书人和读者也会疑惑的。所以,说书人(罗贯中是集说书人的大全)用了很多笔墨来写刘备的不凡之处,正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哦!原来是这样子的!对双手过膝,我不知道是进化还是退化,反正猩猩呀猿呀猴子呀什么的都是这个样子--双手过膝,而现代的人都知道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反正古人是不知道的,而且他们还很羡慕猴子类能灵活地在一棵棵树间蹿来跳去,也因为这种羡慕,所以后来又出了不朽的巨作)。而且不管怎么说,双臂一长,手腕自然更厉害,同时“长袖善舞”的袖子也可以比一般人的做的更长。 长耳朵被古人视作是福像,古人崇拜那种长相特别的人,想起一个故事,也是一位很有名的古人,说是越是聪明的人,他的人中就一定越长,人中就是人脸部在鼻子和上嘴唇之间的那一部分,他的一个朋友就说啦:那这样看来,驴子一定非常聪明了。自古的民间倒有另一种说法:耳朵长大的人耳根软。这倒是有点道理,从刘备以后一生的行为来看,刘备的确(不管他内心怎么样)表现的是一个比较“软”的人。
❺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怎么讲的
刘备打听到诸葛亮的住地后,便率关羽、张飞等人去拜访,众人来到了一处风景宜人的茅舍前,里面出来一位小书童。刘备便很完整的说出自己的官名和名字以求见,没想到小童却说:"我记不住这么长的名字。"刘备只得说:"你说刘备求见便是。"小童这才回答:"先生一早出去了。"刘备问:"什么时候能回来?"书童说:"那可说不定,也许是三五日,也许是十几天,没准。"刘备一请诸葛亮就这样落了空。
第二次,刘备等人又专程拜见诸葛亮,竟又未见到。关羽、张飞等人颇为不满,刘备却对他们说:"此次未见,下次再来。"关、张二人更不高兴,嘴里嘟哝不停。
到了诸葛亮的茅庐,刘备下马,虔诚地轻叩柴门。那位书童出来说:"诸葛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呢。"
刘备非常高兴地进去拜见,只见那位少年英俊年轻,也不过二十来岁。刘备恭敬地行个礼说:"我已久仰先生大名,这次终于见到您,实在万幸。"那位少年慌忙还礼说:"将军是刘豫州吧。听书童说过,您曾经来找过我二哥。"刘备非常惊讶地问:"您不是卧龙先生吗?"那少年说:"我是诸葛均。大哥诸葛谨在东吴做官,我和二哥孔明在这儿躬耕。"
这时刘备二请孔明又扑了空,他只好给诸葛先生留下一封信,信中表达敬仰之意,并且说改日再来拜访。就这样过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确实在家,刘备就让关羽、张飞做陪,三赴隆中。第三次,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真意所折服,立刻同意效力,刘备终于请出了孔明出山。这就是历史上"三顾茅庐"的故事。
❻ 刘备长什么样子啊。
刘备的相貌到底如何刘备的相貌到底如何
刘备的相貌
三国中说的很清楚,刘备此人:双耳垂肩,目能自视其耳,双手过膝。这大概就是因为刘备这么大一个人物出生的时候居然没有“天降祥瑞”,所以后来的说书人只好凭想象加上的,果然让人印象深刻,后来不但各派的说书人写书人(不仅仅是毛本的《演义》这样)即使是写《三国志》的陈寿,也接受了这样的一副“福像”。刘备是正宗的河北人,燕赵之地,向来以出豪杰闻名,每多慷慨之士,这是水土的关系,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那种身长体大、不修边幅,目露精光的狂客(正象张飞),刘备不能不说是一个异物---面目和善,彬彬有礼,且能委曲自己,“礼贤下士”,主动结交没有文化的关,张等人,当然令他们感激涕零,引为知己。这样看来古代的燕赵之士是最容易拉拢的了,只要你能做到“折节下交”,老前辈荆卿就便宜了燕丹那小子。我们注意刘备的耳朵---站在一个今人的角度,把之和历史上、传说中的其他人比较,就会吃惊地发现刘备实在是特别特别地特别---居然是和我佛如来差不多!
这实在令人吃惊,别的不说,在三国时期,外来和尚还是踪影皆无,那还要到五代的时候,达摩和尚才遛哒到中原,三国时期的宗教,几乎是清一色的道教,从张鲁一家的五斗米,到搞的天下大乱的张氏三兄弟的太平教,统统是道教。难道刘备的样子仅仅是和佛祖巧合吗?
看过电视连续剧之后,大家都对佛祖有个印象--我佛如来是最平易近人的,他既非玉皇大帝那样稍有不顺就“龙颜大怒”(天上的皇帝和地上的皇帝都是一个样子)也不象孙猴一样乱蹦乱跳,甚至不象观世音一样化身万千来拯救世人,他就那么坐着,说说经,或者不说(不说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究竟是醒着还是睡着了)。他容忍一只老鼠从他脚边偷油(只要别打翻琉璃盏),允许蝎子听他的大道,允许手下干这作那甚至收贿(阿难,伽叶。一旦东窗事发还包庇手下)我佛实在是个老好人也是个好领导(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切实在和刘备真象。更不用说我佛的形象---在收悟空的时候大家看到---正是双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双手也过膝。
相貌是巧合吗?
是古代的说书人…当然是以后几个朝代的,在向他们的听众,也向后的读者传递一个意思——刘备就是那乱世中的佛祖,只有刘备才能让大家走上正途,过上无忧无虑的好日子。刘备的早期实在是个大问题,大家可以从前面写的看到,也可以从小说中看到---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能让那么多人心服?尤其是让一个典型的没文化却尤其钱的张飞和同样没文化却有本事的关羽认这么一个既没钱也每本事也没啥特别的人作是同志?还拜作老大?恐怕后期(指有和尚以后的时期)的听书人和读者也会疑惑的。所以,说书人(罗贯中是集说书人的大全)用了很多笔墨来写刘备的不凡之处,正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哦!原来是这样子的!对双手过膝,我不知道是进化还是退化,反正猩猩呀猿呀猴子呀什么的都是这个样子--双手过膝,而现代的人都知道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反正古人是不知道的,而且他们还很羡慕猴子类能灵活地在一棵棵树间蹿来跳去,也因为这种羡慕,所以后来又出了不朽的巨作)。而且不管怎么说,双臂一长,手腕自然更厉害,同时“长袖善舞”的袖子也可以比一般人的做的更长。 长耳朵被古人视作是福像,古人崇拜那种长相特别的人,想起一个故事,也是一位很有名的古人,说是越是聪明的人,他的人中就一定越长,人中就是人脸部在鼻子和上嘴唇之间的那一部分,他的一个朋友就说啦:那这样看来,驴子一定非常聪明了。自古的民间倒有另一种说法:耳朵长大的人耳根软。这倒是有点道理,从刘备以后一生的行为来看,刘备的确(不管他内心怎么样)表现的是一个比较“软”的人。
❼ 关羽败走麦城时,马超距离关羽不过10公里,他为何置若罔闻
大家都看过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不仅是小说好看,而且以小说为背景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是非常好看的,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十分精彩的,比如刘备的三顾茅庐,赵云的七进七出等等,这些故事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往往得到了很多人饭后的谈资,很多人都喜欢听书,听书的讲这些故事都是很动人的。
从正史上看,投奔刘备之前,关羽和马超没见过,但是大家又说了,就算没见过,他们俩同时为刘备效力,马超也不应该不救关羽啊。但是,据正史记载,公元215年马超投降刘备的时候,刘备封马超为征西将军,马超也就是在公元215年开始管临沮的,而关羽败走麦城之后被杀是公元219年,马超管临沮是公元215-217年,所以关羽被杀之后,马超已经离开了临沮,所以说他当时就不在临沮,就不谈没救关羽了。所以关羽的死就和他没有关系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备并没有给马超实权,马超可以说是调不动大军的,所以刘备在关羽死后也没有怪罪马超。
❽ 刘备的一生是怎么样的
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公元221—223年在位。字玄德,琢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远支皇族。小时候家里贫穷,与母贩鞋织席为业。东汉末起兵,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在军阀混战中,曾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采用诸葛亮联孙权拒曹操之策,于建安13年(208年)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占领荆州,力量逐渐壮大。不久又夺取益州和汉中。公元221年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建元章武,次年在吴蜀“彝陵之战”中大败不久病灭。
刘备能从一个卖草鞋的汉王朝皇室远亲,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最后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是与他的用人策略分不开的。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出现的人才是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刘备既无曹操一代枭雄的政治家谋略,也无孙权割据江东的根据地,但却能从一介布衣而三分天下,所依靠的,就是他用人的得当。
起兵初创业
刘备跟东西两汉的皇室,都颇有些渊源,他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后来因为汉武帝“推恩令”的实施和刘氏皇族枝叶的不断繁茂,到刘备的时候,已经是家境贫寒,平日只得以贩鞋织席维持生计。不过刘备从小就怀有大志,他曾在家乡的大桑树底下玩乐时说:“我将来一定要乘上有真正篷盖的天子之车。”
如果不是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大起义,也许刘备只能编一辈子的草鞋,这个起义给了刘备一个机遇。当时,东汉朝廷派大军镇压起义军,各地的军阀豪强也纷纷拉起人马,以镇压义军为名,抢占地盘,扩充实力。刘备也趁机拉起一支乡勇,加入镇压起义军的行列,正是这次起兵,使得刘备有幸与关羽、张飞二人结识,并成为兄弟,留下了一段“桃园三结义”的佳话。
后来,刘备因镇压义军“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安喜县尉。但随后,刘备就因鞭笞前来巡视各县督察官吏并收受贿赂的督邮,挂印而去。他走投无路,便去投奔早年的同窗好友,幽州军阀公孙瓒,被任命为平原县令。在此,刘备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赢得世人民心,使得附近民众及各方人士纷纷来投奔依附他。
这时,群雄逐鹿中原,各地军阀混战不已。曹操进攻徐州牧陶谦,陶谦派人向公孙瓒告急,刘备就领命前往徐州(今苏北鲁东南一带)援救,后来,陶谦见刘备兵力不多,就给了他四千人马,封他为豫州刺史,让他屯驻小沛。陶谦病死后,刘备趁机接管徐州,开始跻身于大军阀之列。但随后就遭到寿春的袁术进攻,并勾结吕布,袭击刘备的后方下邳。刘备腹背受敌。只得投奔曹操。曹操举荐刘备为豫州牧,随后与刘备共同出兵对付吕布,将吕布擒住。吕布向曹操告饶说:“曹公所怕的不过是吕布,现在我已归顺,天下不必忧虑。您统帅步军,我帮您统率骑兵。何愁天下不平定?”说得曹操也有些心动。刘备说:“曹公难道忘了丁原和董卓的事吗?”曹操点头称是,于是将吕布杀掉。这时,刘备又被曹操上表推举为左将军。
煮酒论英雄
这时的刘备,虽依附于曹操之下,但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曹操似乎对刘备很好,出入都要刘备相陪。刘备见曹操这样尊重他,心里反倒不安,因为他有自己的雄心大志,生怕遭到曹操的猜疑。有时,刘备还在院子里刨地种菜,浇水捉虫,乐此不倦,一副悠然自得,胸无大志的样子,其实他是以此来掩盖自己。
曹操表面上看重刘备,暗地里也在防备他。
这时候,朝廷里出了一件事。因为曹操权倾朝野,汉献帝嫌他太专横,要外戚董承设法除掉曹操。于是他写了一道密诏缝在衣带里,又把这条衣带送给董承。
董承接到衣带中的密诏,就约了他的几个亲信,商量怎样除掉曹操。他们觉得自己力量不够,认为刘备是皇室的后代,一定会帮助他们,就秘密找刘备商量,叫刘备一起干。刘备同意了。
没多久,曹操邀请刘备去喝酒。两个人一面喝酒,一面有说有笑,谈得很融洽。他们谈着谈着,很自然地谈到天下大事上来了。曹操拿起酒杯,说:“您看现在那么多人在争夺天下,有几个算得上英雄呢?”刘备说:“袁绍久在冀州经营,号称拥兵百万,有良将数十人,又曾诛杀宦官,平定宦官之祸,可称得上英雄。”曹操笑言:“袁绍刚愎自用,有雄心而无进取之心,称不上英雄。”刘备又说:“公孙瓒固守辽东;刘表坐拥荆州,雄踞一方,应该算得上英雄。”曹操又说:“此二人虽有根据地,但胸无大志,更不能称作英雄。”刘备又说:“孙策、孙权偏安东吴之地,又有传国玉玺,能称得上英雄了吧?”曹操摇摇头说:“偏安东吴,不在中原地区,只能称得上一方豪杰,算不上英雄。”
刘备谦虚地说:“那么我说不上来。”
曹操面露笑容,从容地对刘备说:“依我看,当代的天下英雄,只有将军和我曹操两个人。像袁绍这号人,算不上什么。”
刘备为了跟董承同谋的事,心里正在七上八下,听到曹操这句话,大吃一惊,身子打了一个寒战,连手里的筷子也掉了下来。
就在这节骨眼上,天边闪过一道电光,接着就豁喇喇响起一声响雷。刘备一面低下身子拾筷子,一面说:“这个响雷真厉害,把人吓成这个样子。”
就这样,他总算把惊慌的神情掩饰过去,没让曹操看出破绽。
喝完酒出来,刘备再三捉摸曹操的话,觉得曹操把他看作惟一的敌手,将来不会轻易放过他。打这以后,他一面和董承他们联络,共同设法除掉曹操;一面找机会离开许都。
正巧,袁术因被曹军打败,想经徐州北上投奔其兄袁绍。曹操不愿他俩联合,准备派兵截击。刘备趁机请求前往。曹操未加考虑,随口答应,刘备立即将兵脱离曹操而去。郭嘉等人听说此事,连忙来见曹操,大声说道:“主公不可放刘备出去!刘备出去后必然叛变作乱!”曹操一听,不觉后悔起来,马上派人追赶刘备,但刘备已走得无影无踪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有人向曹操告发了董承和刘备在许都合谋反对曹操的事。曹操把董承和他的三个心腹都杀了,并且决心亲自发兵征讨刘备。那时候,袁绍已经兼并了幽州(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分)拥有几十万人马,扬言要进攻许都。曹操就决定把一部分精兵守住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防备袁绍进攻。他亲自带领大军进攻徐州。刘备派人向袁绍求救,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劝袁绍乘许都兵力空虚的时候偷袭曹操,袁绍没有同意。曹操大军进攻徐州。刘备兵少,抵挡不住曹操的进攻,只好放弃徐州往冀州投奔袁绍。
袁绍听说刘备被曹操打败来投奔自己,十分高兴,以为又添了一个对抗曹操的帮手,马上派军前去迎接。一个多月后,刘备散失的部众渐来会集,力量渐渐恢复。
三顾茅庐
这时,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大战,结果全军溃败,刘备知道后,遂南下投奔荆州太守刘表。刘表让刘备屯驻新野(今河南新野)防备曹军南下。
长期以来,刘备本人,虽然宽厚待人,很得民心,却不能在军事、政治方面作出很好的决策,当然就不容易占领基地,占领了也不能够守住。主要原因是刘备实力不足,无法与势力雄厚的大军阀曹操等人抗衡,再者,刘备知道自己虽有关羽、张飞等几员猛将,但缺乏才能出众的军师谋主。因此,刘备渴慕贤才奇士辅佐自己。
于是刘备便在新野寻访,先是找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但此人并不想踏入军阀混战、群雄争霸的这块是非之地,不过他给刘备提供了寻找“卧龙、凤雏”的线索。果乎其然,正在他渴望着人才的时候,人才来了,这就是化名单福的襄阳名士徐庶,此人气节高尚,思想深沉,是个才华横溢的决策人物。他一来就替刘备三败曹操,并且乘虚夺取了樊城,这对刘备来说那当然是雪中送炭。但好景不长,曹操假造徐庶母亲的“亲笔信”,骗走了徐庶。刘备在送徐庶时流着眼泪说:“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也。”徐庶为之所感动,本已分手了,他又打马回来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本来徐庶以其卓越的才能,就此取得了刘备的充分信任,而当他把诸葛亮和自己比谁高谁低时,他却说:“跟他相比,犹如是驽马并麒麟、一只乌鸦配一只凤凰。他可以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恐怕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当他介绍完这位卧龙先生的姓氏、家世及当时的生活状况后,而后又补充一句:“卧龙先生乃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啊。”他的介绍,使刘备在绝望之中又看到了希望,竟至踊跃而言:“今日方知‘卧龙、凤雏’之语。哪知道大贤只在目前!不是先生言,刘备有眼就像瞎子了!”于是下定了非把诸葛亮请出来不可的决心。
刘备打听到诸葛亮的住地后,便率关羽、张飞等随从前去拜访,众人来到了一处风景宜人的茅舍前,里面出来一位小书童。刘备便很完整的说出自己的官名和名字以求见,没想到小童却说:“我记不住这么长的名字。”刘备只得说:‘你说刘备求见便是。”小童这才回答:“先生一早出去了。”刘备问:“什么时候能回来?’书童说:“那可说不定,也许是三五日,也许是十几天,没准。”刘备一请诸葛亮就这样落了空。
第二次,到了诸葛亮的茅庐,刘备下马,虔诚地轻叩柴门。那位书童出来说:“诸葛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呢。”
刘备非常高兴地进去拜见,只见那位少年英俊年轻,也不过二十来岁。刘备恭敬地行个礼说:“我已久仰先生大名,这次终于见到您,实在万幸。”那位少年慌忙还礼说:“将军是刘豫州吧。听书童说过,您曾经来找过我二哥。”刘备非常惊讶地问:“您不是卧龙先生吗?”那少年说:“我是诸葛均。大哥诸葛谨在东吴作官,我和二哥孔明在这儿躬耕。”
刘备等人又专程拜见诸葛亮竟又未见到。关羽、张飞等人颇为不满,刘备却对他们说:“此次未见,下次再来。”关、张二人更不高兴,嘴里嘟哝不停。刘备只好给诸葛先生留下一封信,信中表达敬仰之意,并且说改日再来拜访。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确实在家,刘备就让关羽、张飞作陪,三赴隆中。这次,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真意所折服,立刻同意效力,刘备终于请出了孔明出山。这就是历史上“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精诚所至,使诸葛亮大为感动。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刘备虚心请教天下之事,诸葛亮便将自己对时局的精辟见解毫无保留地对刘备倾说。诸葛亮分析了曹、孙、刘当时各自占有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因素,提出了占荆襄、夺益州三分天下的战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
在当时,隆中对策对苦苦求佐助而四处碰壁的刘备来说,勾画出开创大业的仙境。他在屡遭挫折失败、寄人篱下的困境中,犹如得到一副灵丹妙药,使刘备振聋发聩,茅塞顿开,不禁连连叫好。于是,刘备便请诸葛亮一同出山,辅佐他成就大业。诸葛亮一来久闻刘备英名,早知刘备乃成大事之人,二来为刘备的诚恳心意所感动,遂同意出山。
隆中对后,刘备又遭到曹操的大军进攻,于是离开新野南逃,在当阳长级坡被曹操团团包围。刘备抛弃妻子部属民众,只带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突围而走。赵云孤身怀抱刘备弱子刘禅,杀出重围、张飞在当阳桥头喝退曹操大军,都是三国之中的传奇故事。后来刘备与孙权联合,在赤壁火烧曹操水军,击溃曹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智取益州建蜀汉
赤壁之战后,刘备总算是喘了一口气,随后又将武陵(今湖南常德)、长沙(今长沙)、桂阳(今湖南郴县)和零陵(今湖南零陵)等四郡收复,开始有了三分天下的雏形。但其实力和地盘与曹、孙相比,仍难抗衡。因此,如何进一步增强势力,扩张地盘,便成了当务之急。
当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提出占有荆益二州以成帝王之业,刘备占有荆州后,便着手进取益州。
当时的益州是汉朝宗室刘璋的领地,他懦弱无能,因此内部危机四伏,全州上下都盼望贤德之人入主益州。当初曹操打下荆州,刘琮归降,刘璋也极害怕,就想归附曹操,便派张松去荆州拜见曹操,谁知曹操对张松十分冷淡,张松极为恼火,便辞别曹操,去见刘备。刘备对张松诚恳热情,使张松十分感动,于是将益州地图献给刘备,并与法正等人一同密谋,想将益州献给刘备。
这时,占据汉中的张鲁进攻益州,刘璋便派法正去见刘备,想请刘备出兵攻打张鲁。没想到法正见了刘备,就直接请刘备去当益州的主人。刘备没有立即答应,法正说:“以将军的才华,正可利用刘州牧的懦弱,以张松为内应,夺取益州。然后依靠益州的丰富资源,凭借蜀道天险的地理位置建立帝王的基业。”刘备心动了,可嘴里还是说:“我和刘璋都是汉室宗亲,打他可就大逆不道了!”庞统听说益州的法正又来了,刘备还有些犹豫是否入川,于是大力劝说刘备夺取益州,刘备假惺惺地推辞一番后,终于答应了。
刘备让法正先回成都禀报,诸葛亮带关羽、张飞、赵云留守荆州,自己由庞统辅佐,带黄忠、魏延、刘封、关平西进入川。随后在张松、法正等人的支持下,与刘璋大战,进占涪城、绵竹,包围雒城(今四川广汉)后,攻了足足一年,方把雒城攻下,军师庞统也在攻城中中箭身亡。攻下雒城后,刘备即率军包围了成都,十几天后,刘璋终于出城投降。刘备攻下成都后,自称益州牧。
曹操见刘备夺得益州,便率兵来攻。刘备手下大将黄忠在定军山杀掉夏侯渊,随后逼得曹操无粮而退兵。刘备遂乘胜占领汉中,又派刘封、孟达等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今湖北房县)、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等地,扩展了疆域。此后,在部下的拥戴下,刘备自称汉中王。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不久,就得到曹操的儿子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的消息,刘备痛哭失声,并下令文武百官披麻挂孝,遥望北方设祭,追加汉献帝的谥号为“孝愍皇帝”,可心里想的是自己荣登帝位的时机临近了。
为了达到其目的,刘备煽动亲信四处制造所谓西南方向多现帝王之象的瑞气。时过不久,各地果然都纷纷报告出现了吉祥的黄凤气、彩云和丹凤,还说在汉水中发现了汉高祖的玉玺。刘备手下的文武大臣,都很想刘备早日称帝,他们纷纷向刘备上书劝进。刘备还假惺惺地加以拒绝,但是以诸葛亮为首的文武大臣再次面请刘备称帝。但刘备此时还是不敢轻易答应。
诸葛亮见刘备还下不了决心,就装病不出。刘备知此消息后,亲自到家中问候,问他得的什么病?诸葛亮说:“忧心如焚,命不久矣!”刘备问有何忧事,诸葛亮不回答刘备的问话,刘备再三询问,诸葛亮才有气无力地说道:“我自被您请出茅庐,相随到今,您每次都是言听计从。现在您的时机已成熟,文武百官想奉您为皇帝,一来是因为这样做是顺从天意,并可同您一起灭魏兴刘。二来您应该明白,现在天下分崩,英雄齐出,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之生而事其上者,都是想攀龙附凤、建立功名啊!没想到您至今不肯,文武大臣都有怨恨之心,他们不久肯定会远走他乡的。如果都离您而去,吴和魏来进攻,您的江山会保不住的,我作为您的臣子能不为此而忧吗?”刘备听完此话说道:“不是我推辞,我是怕天下人心还不服哇!”诸葛亮紧接着说:“圣人讲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而今您是名正言顺,别人有什么话可说呢?你没有听说‘上天给与的不取,那反倒要遭受灾祸了’?”
刘备见诸葛亮如此说,就顺口应道:“等军师病好之后,再行登基大礼也不迟。”诸葛亮一见刘备答应了此事,一跃而起,用手一击屏风,躲在屏风后面的众大臣一齐拥出来,齐刷刷地跪拜在地,口称:“主公既已答应,就择定吉日良辰,举行登基仪式。”刘备见是诸葛亮与众大臣设的圈套,是催自己早日表态,装作无所谓地说道:“陷我于不义者,是你们这班大臣啊。”没过多久,就在成都武当山之南举行了即位仪式。祭文读完,文武百官一起高呼“万岁”,歌舞礼毕,刘备定国号为汉。
这时,在荆州那边传来关羽被东吴杀害的消息。原来关羽在荆州与曹操作战,从荆州出兵,进攻襄阳和樊城,并利用水势,水淹七军,逮捕了于禁,斩杀了庞德,打败曹仁,势不可挡。一时间,关羽威振华夏。但随后,曹操便与孙权结盟,共同袭杀了关羽。这一来,荆州就全部落入孙权手中,孙刘联盟彻底破裂。
荆州对于刘备来说,至关重要。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刘备以讨伐曹魏、扶兴汉室的名义,两路进攻中原。一路出汉中,一路出荆州,互相呼应配合。失去荆州之后,北伐曹魏只剩汉中一路,况且山路多险,粮草难继,取胜希望不大。如不夺回荆州,刘备便被封闭在三峡之内,极难发展。因此,刘备决计进攻东吴,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
刘备对东吴占领荆州,关羽被杀这件事,一直是十分痛心的。他即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攻东吴,报仇雪耻。
大将赵云说,篡夺皇位的是曹丕,不是孙权。如果能灭掉曹魏,东吴自然就会屈服,不该放了曹魏去打东吴。
别的大臣劝谏的也不少,但是刘备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他把诸葛亮留在成都辅佐太子刘禅,亲自率领大军去征伐东吴。刘备一面准备出兵,一面通知张飞到江州(今四川重庆)会师。还没有等刘备出兵,张飞的部将叛变,杀了张飞投奔东吴。刘备一连丧失两员猛将,力量大大削弱,但他急于报仇,已经没有冷静考虑的余地了。
警报到了东吴,孙权听说刘备这次出兵声势很大,也有些害怕,派人向刘备求和,但是遭到刘备的拒绝。
没过几天,蜀汉人马已经攻下巫县,一直打到秭归。孙权知道讲和已经没有希望,就派陆逊为大都督,带领五万人马前去抵抗。
刘备出兵没几个月,就攻占了东吴的土地五六百里地。他从秭归出发,急于向东继续进军。随军官员黄权拦住他说:“东吴人打仗向来很勇猛,千万别小看他们。我们水军顺流而下,前进容易,要退兵可就难了。还是让我当先锋,在前面开路,陛下在后面接应。这样比较稳妥。”
刘备心急火燎,哪儿肯听黄权的话。他要黄权守住江北,防备魏兵,自己率主力沿着长江南岸一直进军到了猇亭。
东吴将士看到蜀军得寸进尺,步步紧逼,都摩拳擦掌,想和蜀军大战一场。可是大都督陆逊却不同意。
陆逊说:“这次刘备带领大军东征,士气旺盛,战斗力强。再说他们在上游,占领险要地方,我们不容易攻破他。要是跟他们硬拼,万一失利,丢了人马,这是非同小可的事。我们还是积蓄力量,考虑战略。等日子一久,他们疲劳了,我们再找机会出击。”
陆逊部下的将军,有的还是孙策手下的老将,有的是孙氏的贵族,对孙权派年青的书生陆逊当都督,本来已经不大服气。现在听到陆逊不同意他们出战,认为陆逊胆小怕打仗,更不满意,在背地里愤愤不平。
蜀军从巫县到彝陵(今湖北宜昌东)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又用树木编成栅栏,把大营连成一片,前前后后长达七百里地。刘备以为这样好比布下天罗地网,只等东吴人来攻,就能把他们消灭。
但是陆逊一直按兵不动。从这年(公元222年)一月到六月,双方相持了半年。刘备等得急了,派将军吴班带了几千人从山上下来,在平地上扎营,向吴兵挑战。东吴的将军,耐不住性子,要求马上出击。
陆逊笑笑说:“我观察过地形。蜀兵在平地里扎营的兵士虽然少,可是周围山谷一定有伏兵。他们大声嚷嚷引诱我们打,我们可不能上他们的当。”将士们还是不相信。过了几天,刘备看见东吴兵不肯交战,知道陆逊识破他的计策,就把原来埋伏的八千蜀军陆续从山谷中撤出来。
一天,陆逊突然召集将士们,宣布要向蜀军进攻。将士们说:“要打刘备,早该动手了。现在让他进来了五六百里地,还占领了主要的关口要道,我们要是现在打过去,不会有好处。”
陆逊向他们解释说:“刘备刚来的时候,士气旺盛,我们是不能轻易取胜的。现在,他们在这儿呆了这多日子,一直占不到便宜,士兵们已经很疲劳了。我们要打胜仗,是时候了。”
他派了一小部分兵力先去攻击蜀军的一个营,刚刚靠近蜀营的木栅栏,蜀兵从左右两旁冲出来厮杀;接着,附近的几个连营里的兵士也出来增援。东吴兵抵挡不住,赶快后退,已经损失不少人马。
将军们抱怨陆逊,陆逊说:“这是我试探一下他们的虚实。现在我已经有了破蜀营的办法了。”当天晚上,陆逊命令将士每人各带一束茅草和火种,预先埋伏在南岸的密林里,只等三更时候,就直奔江边,火烧连营。
到了三更,东吴四员大将率领几万士兵,冲近蜀营,用茅草点起火把,在蜀营的木栅栏放起火来。那天晚上,风刮得很大,蜀军的营寨都是连在一起的,点着了一个营,附近的营也就一起延烧起来。一下子就攻破了刘备的四十多个大营。等到刘备发现火起,已经无法抵抗。在蜀兵将士的保护下,刘备总算逃上了马鞍山。陆逊命令各路吴军,围住马鞍山发起猛攻,一直战斗到夜里,刘备才带着残兵败将,突围逃走。吴军发现了,紧紧在后面追赶。还亏得沿途的驿站,把丢下的辎重、盔甲堵塞在山口要道上,阻挡住了东吴的追兵,刘备才逃到了白帝城。
这一场大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船只、器械和军用物资,全部被吴军缴获。历史上把这场战争称作“猇亭之战”,也叫“彝陵之战”。
火烧连营之后,对于已进入暮年的刘备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这次失败使他心情郁闷终致一病不起,后来病势加重,他急召诸葛亮到白帝城以托付后事。
在这场白帝托孤的戏里,刘备上演了他最后一场哭戏,并以弱示强,逼得诸葛亮不敢在刘备死后篡位自立,这也算是刘备临死前为蜀汉尽的最后一点功劳吧。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死,享年63岁。
❾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我认为刘备这个人很虚伪,很多人喜欢他是因为他手下大多很有名气很厉害,像赵云,诸葛亮,关羽。但很多对三国演义或三国志有深究的人多他的评价并不好。他自然有他厉害的地方,但为人我很不欣赏。第一他经常哭,“典略曰:备过辞表墓,遂涕泣而去。”——《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的注释,指曹操南下,刘琮投降后,刘备离开荆州经过刘表墓时哭。
同出处的注释还有“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於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是指刘备和刘表坐一起的时候,上厕所,看见大腿肉又长出来,感慨岁月流逝而自己功业不成而哭。
《三国演义》小说里的就比较多了。鲁肃来问刘备要荆州的时候哭得最伤心,第一次哭泣是在桃园结义之时,由此他得了两员愿意替其出生入死的兄弟。
第二次哭泣是在张飞失徐州之时,其道出了“兄弟是手足,妻子如衣服”的感慨。他哭泣原因有二:一为失去了徐州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二为他明白失了徐州现在已无法挽回,还不如趁机再拉近和关张之间的关系。
第三次哭泣是在关云长斩颜良文丑袁绍欲迁怒于其,此为保住小命也。以后还有就是在汉中,夺人城池。
第二是他能装,赵云长坂坡救主,刘备把刘禅扔地下,在那个年代生个孩子还不容易,但找赵云那种猛将就难了,他扔是因为他要装,他装为了换取赵云的鞠躬尽瘁。
在白帝城托孤时她和诸葛亮说如果刘禅不行可以取而代之,他明知道诸葛亮的忠心是不会那样做的,他那么做就是为了诸葛亮继续为自己的下一代鞠躬尽瘁(阴险啊)
总之我很讨厌刘备
(以上为自己的见解,并无其他立场)
❿ 刘备三顾茅庐讲了什么故事
这时,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大战,结果全军溃败,刘备知道后,遂南下投奔荆州太守刘表。刘表让刘备屯驻新野(今河南新野)防备曹军南下。
长期以来,刘备本人,虽然宽厚待人,很得民心,却不能在军事、政治方面作出很好的决策,当然就不容易占领基地,占领了也不能够守住。主要原因是刘备实力不足,无法与势力雄厚的大军阀曹操等人抗衡,再者,刘备知道自己虽有关羽、张飞等几员猛将,但缺乏才能出众的军师谋主。因此,刘备渴慕贤才奇士辅佐自己。
于是刘备便在新野寻访,先是找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但此人并不想踏入军阀混战、群雄争霸的这块是非之地,不过他给刘备提供了寻找“卧龙、凤雏”的线索。果乎其然,正在他渴望着人才的时候,人才来了,这就是化名单福的襄阳名士徐庶,此人气节高尚,思想深沉,是个才华横溢的决策人物。他一来就替刘备三败曹操,并且乘虚夺取了樊城,这对刘备来说那当然是雪中送炭。但好景不长,曹操假造徐庶母亲的“亲笔信”,骗走了徐庶。刘备在送徐庶时流着眼泪说:“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也。”徐庶为之所感动,本已分手了,他又打马回来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本来徐庶以其卓越的才能,就此取得了刘备的充分信任,而当他把诸葛亮和自己比谁高谁低时,他却说:“跟他相比,犹如是驽马并麒麟、一只乌鸦配一只凤凰。他可以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恐怕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当他介绍完这位卧龙先生的姓氏、家世及当时的生活状况后,而后又补充一句:“卧龙先生乃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啊。”他的介绍,使刘备在绝望之中又看到了希望,竟至踊跃而言:“今日方知‘卧龙、凤雏’之语。哪知道大贤只在目前!不是先生言,刘备有眼就像瞎子了!”于是下定了非把诸葛亮请出来不可的决心。
刘备打听到诸葛亮的住地后,便率关羽、张飞等随从前去拜访,众人来到了一处风景宜人的茅舍前,里面出来一位小书童。刘备便很完整的说出自己的官名和名字以求见,没想到小童却说:“我记不住这么长的名字。”刘备只得说:‘你说刘备求见便是。”小童这才回答:“先生一早出去了。”刘备问:“什么时候能回来?’书童说:“那可说不定,也许是三五日,也许是十几天,没准。”刘备一请诸葛亮就这样落了空。
第二次,到了诸葛亮的茅庐,刘备下马,虔诚地轻叩柴门。那位书童出来说:“诸葛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呢。”
刘备非常高兴地进去拜见,只见那位少年英俊年轻,也不过二十来岁。刘备恭敬地行个礼说:“我已久仰先生大名,这次终于见到您,实在万幸。”那位少年慌忙还礼说:“将军是刘豫州吧。听书童说过,您曾经来找过我二哥。”刘备非常惊讶地问:“您不是卧龙先生吗?”那少年说:“我是诸葛均。大哥诸葛谨在东吴作官,我和二哥孔明在这儿躬耕。”
刘备等人又专程拜见诸葛亮竟又未见到。关羽、张飞等人颇为不满,刘备却对他们说:“此次未见,下次再来。”关、张二人更不高兴,嘴里嘟哝不停。刘备只好给诸葛先生留下一封信,信中表达敬仰之意,并且说改日再来拜访。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确实在家,刘备就让关羽、张飞作陪,三赴隆中。这次,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真意所折服,立刻同意效力,刘备终于请出了孔明出山。这就是历史上“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精诚所至,使诸葛亮大为感动。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刘备虚心请教天下之事,诸葛亮便将自己对时局的精辟见解毫无保留地对刘备倾说。诸葛亮分析了曹、孙、刘当时各自占有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因素,提出了占荆襄、夺益州三分天下的战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
在当时,隆中对策对苦苦求佐助而四处碰壁的刘备来说,勾画出开创大业的仙境。他在屡遭挫折失败、寄人篱下的困境中,犹如得到一副灵丹妙药,使刘备振聋发聩,茅塞顿开,不禁连连叫好。于是,刘备便请诸葛亮一同出山,辅佐他成就大业。诸葛亮一来久闻刘备英名,早知刘备乃成大事之人,二来为刘备的诚恳心意所感动,遂同意出山。
隆中对后,刘备又遭到曹操的大军进攻,于是离开新野南逃,在当阳长级坡被曹操团团包围。刘备抛弃妻子部属民众,只带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突围而走。赵云孤身怀抱刘备弱子刘禅,杀出重围、张飞在当阳桥头喝退曹操大军,都是三国之中的传奇故事。后来刘备与孙权联合,在赤壁火烧曹操水军,击溃曹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