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主角 » 三家巷小说主人公
扩展阅读
小说免费下txt全文下载 2021-09-14 12:13:28
小说重生追美记百度云 2021-09-14 12:11:58

三家巷小说主人公

发布时间: 2021-09-02 21:52:05

Ⅰ 三家巷的介绍

小说《三家巷》 20世纪20年代初,广州三家巷住着互有姻亲关系的三户人家:买办资产阶级的陈家、官僚地主的何家和手工业工人的周家。三家的青年们都怀有救国救民的抱负,立志为祖国富强献身。省港大罢工开始后,周家幼子周炳的表妹 、鞋匠之女区桃在沙基惨案中不幸中弹牺牲。与区桃相爱的周炳痛不欲生,大病一场。后在大哥周金和表姐区苏的劝导下,他重新振作起来,并与陈家四小姐文婷一起参加了支持省港罢工的文艺演出。

Ⅱ 《三家巷》 作者欧阳山的生平

欧阳山 笔 名: 凡鸟、罗西、龙贡公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08.12-2000.9.26
民 族: 汉族
作家。原名杨凤岐,原籍湖北荆州。中共党员。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副厅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分会主席,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4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顾委委员。2000年1月被授予中国文艺界最高荣誉“中国文联荣誉委员”纯金证章。
生平
1926年肄业于中山大学。
1915年起随养父流浪于北京、西安、镇江、上海等地;
1923年开始文学创作,在上海《学生杂志》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那一夜》;
1926年组织广州文学会,主编《广州文学》周刊,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残了》;
1928年到上海后,陆续有《桃君的情人》、《莲蓉月》、《爱之奔流》、《密斯红》等7部中长篇小说和《再会吧黑猫》、《流浪人的笔迹》、《钟手》等5部短篇小说集问世。这些作品大都表现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诉说小资产阶级的苦闷和追求以及感伤的爱情,创作手法比较欧化;
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创作倾向发生变化,作品主要控诉统治者的暴行和揭露社会黑暗,有短篇小说集《鬼巢》、《生底烦忧》、《青年男女》及描写广东水灾的中篇小说《崩决》等;
1941年到延安,随后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其后到农村合作社工作和体验生活;
1946年完成反映边区经济发展和农村新貌的长篇小说《高干大》。这不仅是他遵循工农兵方向的新起点,也是解放区新文艺的重要收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作了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中篇小说《前途似锦》;
1957年开始长篇巨著《一代风流》的创作,全书共5卷(《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圣地》、《万年春》),150万字,1985年全部出齐。作品以150万字的史诗式巨著,展示了一幅中国现代革命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刻画了周炳、区桃等一批从“三家巷”里走出来的典型人物,通过一个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复杂而漫长的革命经历,反映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作品
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三家巷》(5部:《苦斗》、《柳暗花明》、《圣地》、《万年春》等),《战果》、《高干大》,系列杂《广语丝》,中篇小说《玫瑰残了》、《竹尺和铁锤》、《崩决》、《鬼巢》、《英雄三生》、《前途似锦》、《红花冈畔》,短篇小说集《七年忌》、《生的烦扰》,粤语中篇小说《单眼虎》,短篇小说《那一夜》、《水棚里的清道夫》、《心的俘虏》、《三水两农夫》、《好邻居》、《流血纪念章》,文集《欧阳山文集》(7卷),系列文杂《广语丝》、《广语丝二集》等。

Ⅲ 三家巷的作者与作品简介

欧阳山30年代参加过左联,1941年到延安。1947年出版写“解放区”农村生活的长篇《高干大》。50年代以后定居广州,任华南和广东地区文学界的主要领导职务。在五六十年代,欧阳山的小说有中篇《英雄三生》、《前途似锦》和短篇《乡下奇人》、《在软席卧车里》、《金牛与美女》等。发表于60年代初的这些短篇,由于题材的新颖和写法的特别,而受到注意。这个时间他最重要的创作,是总题为“一代风流”的五卷本长篇。作者说,他1942年在延安时,就有了写作长篇,来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的计划。这一设想到1957年才得以实施。第一卷《三家巷》和第二卷《苦斗》分别出版于1959年和1962年。由于“文革”的发生,其他各卷(《柳暗花明》、《圣地》、《万年春》),延至80年代才全部出齐。小说以周炳的生活经历来结构作品,时间贯穿自1919年到1949年的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五卷中,《苦斗》、尤其是《三家巷》写得较为出色,其他各部,由于笔力已衰,也由于出版时时势的变化,未引起读者和评论界更多的注意。

Ⅳ 《三家巷》作者

是欧阳山。

欧阳山(1908一2000),现代作家。原名杨凤岐,笔名凡鸟、罗西等。1908年12月出生在湖北荆州一个城市贫民欧阳山家庭里,因家境贫寒几个月时被卖给姓杨的人家,从小便随养父四处奔波,在外流浪,接触过很多下层社会的穷苦人。16岁那年第一篇短篇小说《那一夜》在上海《学生杂志》上发表,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著有作品《玫瑰花残了》、《英雄三生》、《前程似锦》、《一代风流》、《三家巷》等。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Ⅳ 三家巷的作者是谁

欧阳山(1908一2000),现代作家。原名杨凤岐,笔名凡鸟、罗西等。1908年12月出生在湖北荆州一个城市贫民欧阳山家庭里,因家境贫寒几个月时被卖给姓杨的人家,从小便随养父四处奔波,在外流浪,接触过很多下层社会的穷苦人。16岁那年第一篇短篇小说《那一夜》在上海《学生杂志》上发表,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著有作品《玫瑰花残了》、《英雄三生》、《前程似锦》、《一代风流》、《三家巷》等。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Ⅵ 三家巷的故事梗概

小说《三家巷》20世纪20年代初,广州三家巷住着互有姻亲关系的三户人家:买办资产阶级的陈家、官僚地主的何家和手工业工人的周家。三家的青年们都怀有救国救民的抱负,立志为祖国富强献身。省港大罢工开始后,周家幼子周炳的表妹 、鞋匠之女区桃在沙基惨案中不幸中弹牺牲。与区桃相爱的周炳痛不欲生,大病一场。后在大哥周金和表姐区苏的劝导下,他重新振作起来,并与陈家四小姐文婷一起参加了支持省港罢工的文艺演出。不久,廖仲恺遇刺的消息传来,陈家大少爷文雄丧失革命信心,哄骗周家三姑娘周泉与他结了婚,后又退出罢工委员会,到德昌洋行当了经理。周炳二哥周榕与陈家二小姐文娣私奔上海作新婚旅行,归来后,陈文娣的革命意志也开始动摇 。在一次聚会上,三家巷青年发生激烈争辩,终致彻底决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仇人。周榕与文娣从此分手。只有周炳认为文婷是陈家的例外,并接受了她的爱情。四一二大屠杀开始后 ,周家三兄弟到乡下避难。其间,文娣嫁给了何家少爷守仁。后何守仁在周炳给文婷的信封邮戳上发现了周家兄弟的藏身之地,遂予告发。周榕、周炳逃脱敌人追捕,周金却不幸牺牲 。南昌起义后,革命形势有所好转。 周炳满怀革命热情约文婷相见。不料,此时的文婷只热衷于建立舒适的小家庭。不久,她嫁给了财政厅官员宋以廉。残酷的现实使周炳幡然猛醒。 他怀着对区桃的怀念和对革命的信念 ,投入了广州起义的革命洪流。

Ⅶ 《三家巷》中

周炳是《三家巷》中的主人公,是五六十年代文学人物长廊里一个非常特殊的艺术形象。作者是将他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物来处理的。他是一个“打铁出身的知识分子”,出身于无产阶级,但在哥哥姐姐的爱护下本能地接受了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这也就注定了他在参加严酷的阶级斗争过程时必将接受严峻,甚至痛苦的考验。作者既写了周炳的美貌和对异性的吸引力,也更多的揭示出他的心灵。他憨直,软弱,幼稚,温情而不切实际,富于幻想,但也在一次次的实际革命斗争过程中得到锻炼,得以成长和转变。

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Ⅷ 欧阳山写的《三家巷》 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根源

我没看过,但我翻阅一下内容简介。
我觉得,无论写的是哪一个时代的事情,但爱情的追求是一致的,你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悲剧,而我却认为也有喜剧的分量。为什么呢?这就关系到我们如何看待爱情,以及如何对待爱情。
爱情在人类的心中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真正的爱情是没有条件的,是至真至纯的,这是作为人都想追求的。这在有的年轻人的身上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他们可以不理睬任何的条件和人世的约束,只要有感觉,就可以义无反顾地走到一起,这个非常好,虽然到我这样的年龄已经认为不现实了,但我依然不反对,我还很支持这样的做法,年轻人吗,就该奔放一点,纯真一点,体悟他们生命里应该有的经历,最重要的是年轻人有犯错的资本啊,只要不太惊世骇俗、天翻地覆就可以。
但是在这个人世间真正的爱情基本上是没有的,不要不相信,因为,第一,爱情存在于世俗里,而当前这个世俗里的一切都是有条件,有了条件,你仔细想一想,那真的能纯真吗?打个不恰当比方,你与某人相处地非常好,什么都好,这是纯真的爱情,但后来随着了解的深入,发现这个人是个现行犯、在逃犯,或者他(她)有严重的间歇性的歇斯底里症、精神病,或者他(她)是个“二锅头”等等情况,你会如何想啊?你怎么想都可以,但你的家人、朋友、同事会怎么样呢?不言而喻啊,这个世俗不会赞同你与他(她)走到一起的,呵呵,是不是。现在流行这样的说法:你最爱的人不爱你,最爱你的人你不爱,而能与你执手一生的人,既不是最爱你的人,也不是你最爱的人,而只是在正确的时候出现的那个人。呵呵,虽然有点调侃和不羁,但我能赞同80%,其他的20%是奇迹、天命抑或血泪、天杀;第二,这个世界用佛的话说,是个婆娑的世界,就是一个有遗憾的世界,没有一样东西是100%的至纯至真的,你可以用心地去看这个世界,看看能不能找出完美无缺的事物,那是不可能有的,完完全全的任何事物都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出现了,不要说人类了,老天第一个就会灭杀了他,呵呵。所以对于爱情,我们也不能苛求责备,不完美才是真实的,完美的只有在童话和梦中找了。虽然我如此说,但并不表示说这是一个悲观消极的世界,相反这是一个充满精彩、乐观和昂扬进取精神的世界,为什么呢?因为天道如此,整个世界都是如此,我们有什么好悲观的呢,为什么要哀怨连天呢,是不是,易经:“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此言得之啊。第三,人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每一个人的阅览、修养、喜好、环境、心境都是在改变的,爱情也是会变化的,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大意):爱情如流星,虽灿烂却转瞬即逝;感情如恒星,虽微弱但长久不落。当激情过后,爱情需要的是包容和宽厚、理解和豁达,这样爱情才会深深地熔化在相互扶持的感情里,成为长久,成为白头偕老。爱情是人生阶段的需求,而不能代替人一生的整个追求。
剧中主人公的爱情,我认为是喜剧,为什么?“文娣嫁给了何家少爷守仁”以及“文婷嫁给了财政厅官员宋以廉”我认为那也是一种世人的幸福,上面我说了人是会变化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追求,只要不是被逼迫的,都不失为一种满足。不要用自己当前的心态去看待一件事,要试着站的高一点看问题,呵呵。而对于周炳来说,那更是一种较好的结果,因为他与文婷根本就不能符合那个时代执手条件,如果在一起的话,我不敢说就不可以,但他们必将面临伤筋动骨和无法面对,甚至是天崩地裂的痛苦,而文婷的离去,却让周炳能心无挂碍的放下了,义无反顾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也许周炳一生都不能忘记文婷,但那种记起也不会是刻骨铭心的痛苦吧,是不是?
零零碎碎说了这么的一大堆,你所要的“根源”都在上面了,简单一点说:光有纯真的爱情是不够的,爱情是有条件的,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社会的前进、文明的进步只能让那些条件少一点而已,我不去说因为是政治啊、阶级啊什么的,因为阶级、阶层也是条件之一。

Ⅸ 《三家巷》读后感

1、故事简介:1923年,广州三家巷住着官僚地主何家、买办资产阶级陈家和工人阶级周家。受五四运动影响,三家青年自幼交好,都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表示永远互相提携,为祖国富强而献身。陈家大少爷与周家三姑娘热恋、周家二儿子与陈家二小姐是一对、何守仁也在追求陈文娣、陈家四小姐爱上周家小儿子周炳,可周炳爱的是表姐区桃。女工区桃在游行中牺牲,周炳悲痛万分,毅然加入了革命队伍,却与陈四小姐背道而驰、渐行渐远。在残酷现实面前,周炳逐渐认清陈、何两家专制和反动立场,更坚定地参加了广州起义,为推翻这个旧世界而奋斗。(八十年代初曾被改编为电影和雏形的青春偶像剧、粤剧等)
2、原本起点相近的三家岭南人,经历二十年的沉浮,演变为官僚、资本家、工人三个阶级,类似三个大学同学毕业后,因各自经历境遇的不同,阶层也会自然分化成或天或地,并直接左右了他们下一代的各自立场和命运。作品充分解构了人性的叛逆、反叛和背叛。
3、作者试图用言情手法写大时代潮流的波诡云谲,主人公周炳类似民国铁匠版有待成熟的小资知识分子贾宝玉,通过人物的心理历程来反映革命者的逐步成熟,以展示广东地域色彩十分浓郁的生活风俗来表现时代政治风云,别出新裁地塑造了一个远离斗争漩涡、并不具备革命者成长要素的“典型环境”三家巷。文中过于粉饰原本就三观不合的“才子佳人”“俊男靓女”的浪漫故事和文化冲突,极力抒发革命浪漫主义画意与诗情,却降低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批判性。